澳洲零售业起码领先中国十年?
2017-06-09 189
不久前,中国IGA组织了一帮本土零售业高管到澳洲进行为期数日的深度考察。考察团回国后,《第三只眼看零售》在第一时间对其中一位高管进行专访。“澳洲零售业起码领先中国十年”。这位高管表示。
澳洲零售企业在新技术的应用、生鲜和食品品类的强化、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以及供应链的提升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而这些领域也正是一些领先的本土零售企业正在尝试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澳洲零售业的今天就是中国零售业的明天?
近些年,中国零售企业学习日本的居多。这是由于,一方面,中日消费者在很多生活习惯上比较接近;另一方面,如伊藤洋华堂、7-11、优衣库等日本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不错,两国零售业的交流比较频繁。但事实上,澳洲零售业也可以作为本土企业学习的榜样。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无论是日本零售业还是澳洲零售抑或是欧美零售业,发达国家的零售业技术都可成为本土企业参照的模板。这是因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平的,全球消费者的消费趋势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对健康的追求、对效率和便利的追求、对生活美学的追求等),而上述发达国家零售业正在发生的,或将是中国零售业未来要发生的。
用新技术、先进设备代替人工,降低用工成本
由于澳大利亚人力成本极高,导致卖场的服务人员比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洲的零售企业多引进一些如自助收银机、自助打包机、电子价签等高科技的设备来取代人工。
接受采访的这位零售高管走访澳洲第二大超市Coles的一家门店发现。这家卖场人工收银机有12台,而自助收银机居然有18台。参观当日12台人工收银机只有一半是开的,由此可见,澳大利亚自助收银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一些中国超市也设有自主收银机,比如永辉的金标店和步步高的一些门店,但实际上使用率不是很高。这说明,无论是中国的零售企业,还是中国的消费者,在自主收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把外租区做大,卖场面积缩小
澳洲零售业的一个特点在于,超市外租区域非常火爆,以特色小吃和餐饮为主打,形成美食一条街。超市外租区域面积也很大,几乎与超市自身的面积相当。举例来说,澳大利亚一家IGA的超市面积大约是2000多平方米,而它的外租区域面积却要到达1500平方米左右。
“澳洲超市的外租区域与超市部分自然连接,形成很平滑的过度。超市外租区域以餐饮业态为主,预计要占到70%-80%,此外还配套一些书店、药店等社区服务功能。这与国内的大卖场外租区域形成鲜明对比,国内外租区域多是一些服装、小百货等业态,餐饮部分很少。”上述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笔者认为,澳洲超市的外租区域真正体验了我们所说的“社区邻里中心”的概念,餐饮业态让外租区“活”起来,这对中国零售业有很大的借鉴之处。事实上,已经有一些零售企业在做相关的尝试了。比如,家乐福在成都的门店就尝试减少传统的服装业态,增加餐饮比例。
生鲜+食品占比80%,生鲜加强型业态成主流
澳大利亚第一大和第二大零售企业,其共同特点就是生鲜面积和食品经营面积加起来差不多要占到整个卖场面积的80%,而一些家居、家电以及床上用品等几乎没有,食品超市几乎是澳大利亚的主流业态。
这一现象也再一次印证了我们此前的论点:澳洲零售业的今天就是中国零售业的明天。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的中国零售业,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加强生鲜和食品的部分,减少百货品类。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电商的冲击——百货、家电、服装品类是电商冲击最大的品类。
“澳洲零售业的情况是,传统大卖场这种模式逐渐在消亡,这种趋势是否也会在未来的中国零售业蔓延?我们还有待观察”。上述高管表示。
小卖场、大格局,澳洲超市的布局秘诀
“澳大利亚一间2000多平方米的卖场,给人的感觉仿佛有5000平方米以上。”这位参加考察的高管研究了澳洲超市之后,发现了其中卖场布局的秘密。
第一、把门头做得很大,把陈列饱满、色彩靓丽的生鲜作为引流工具放在卖场入口处;
第二、每节货架高度均为1.8米,没有设置加高层,呈现一种商品陈列而非仓储的感觉(国内大多数超市货架会加高到2.2米,货架顶部成为存货空间),并且使得整个卖场显得空间很大;
第三、每一排货架很长,最长的可达33节,增强消费者购物时“逛街”的感觉,同时显得整个卖场“修长”;
第四、舍得留白,即便是2000平方米的面积,也要留出两米宽的过道,给顾客宽松、舒适的购物体验;
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到底
参观过日本零售企业之后,很多人对日企的精益化管理津津乐道。事实上,澳大利亚零售业在精细化管理上也做的非常到位。举例来说,所有的蔬菜都是经过打包处理,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损耗。
“就拿打包蔬菜上贴的标签为例,标签贴在什么位置、贴好标签之后的蔬菜如何摆放,标签一定要朝着一致的方向。仅仅从生鲜的打理和陈列,就可以看出澳洲卖场的精细化管理之道。再举个例子,在散装食品的货架,塑料打包袋就陈列在货架很明显的位置,消费者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另外,在散装食品的货架旁还设立了自助称重的磅秤”。上述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门店与物流配送有效结合,降低门店后仓面积
澳洲零售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供应链非常发达,门店可以做到日均一配甚至多次配送。高效的配送体系使得门店仓储面积进一步减小,降低房租成本、提高坪效,并且进一步提升了门店效率。
一家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并非指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而是整个社会的供应链体系是否健全。对比日本、澳洲零售业与本土的零售企业供应链,其中的差距在于,日本、澳洲零售业整个社会的供应链发达,上下游环节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举例来说,日本生鲜在供应商层面就已经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分级明确、包装完美,这使得超市不必担心上游商品的品质和规格,而是专心于零售店该做的售卖技巧的研究。这是中国零售业,乃至正个中国食品产业需要逐步完善的。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