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十张图看懂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现状

自2014年下半年海关总署发布“56号文”“57号文”以来,众多企业借着政策的东风涌入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行业逐渐壮大。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5年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到1184.3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111.9%,在进口电商中的占比达13.2%。未来几年,在政策保持利好的情况下,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一、外贸疲软,进口电商成新增长点,政策以优惠税收助推行业发展1、经济:外贸形势整体疲软,进口电商是外贸经济的新增长点受国际经济和国内转型影响,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下行,出口贸易下降1.7%,进口贸易下降13.2%。在疲软的大背景中,进口电商多年保持高于30%的增长率,2015年同比2014年增长38.5%,成为中国外贸经济的新增长点。2、政策:下调税率推动行业发展,“三单对接”加强税收和质量监管自2014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56号文”“57号文”肯定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以来,政府接连发布政策支持新兴业态,包括开放试点城市与综合试验区、给予税收优惠、提高通关效率等。尤其是保税进口税率按行邮税收取,使其税率明显低于一般贸易进口,对进口零售电商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在遏制税收逃逸、把控商品质量方面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以“三单对接”信息化监管订单、支付、物流信息,严打刷单逃税;提高对进口食品、化妆品的监管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二、传统跨境网购方式存在诸多痛点,资本看好垂直标品、平台非标品类企业1、市场痛点:海淘过程繁琐、代购欠缺规范化,为进口零售电商发展留出机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中产阶级崛起、消费观念改变、出境人数攀升等因素,中国消费者的跨境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然而传统的跨境购物方式存在诸多痛点,难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海淘方面,用户到国外网站购物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功课、海外网站的语言和设计也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并且物流过程繁琐且漫长,售后服务无法保障。个人代购方面,价格优势有限、质量无保证,还面临供给不稳定、法律风险高、物流无法监测甚至丢货、货损等问题。这些痛点为进口零售电商行业发展留出机会。2、创业:资本看好垂直标品、平台非标品领域的创业企业从2015年进口零售电商行业获投融资企业的模式来看,资本看好垂直标品、平台非标品领域的创业企业。在垂直标品领域,除目前较为集中的母婴、美妆、保健品等品类外,仍有众多未被发掘的领域。此外,垂直领域因为需要精细而深入的运作方式,对于大型电商来说并非优势,这会给创业公司窗口期。在平台类非标品领域,由于全球商品的SKU量较国内市场是十分巨大的,自营类能够覆盖的品种有限,这给该类企业留下大量有待挖掘的空间。三、行业规模爆发性增长,平台类电商商品丰富度和灵活度较高、自营类服务较好1、行业规模结构:2015年市场规模爆发性增长,C2C平台份额较大、B2C增速较高受政策影响,2015年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同比2014年增长111.9%,市场规模达到1184.3亿元,在进口电商中的占比达13.2%,在网购市场的渗透率达到3.1%。艾瑞分析,未来几年,在政策基本面保持利好的情况下,进口电商零售市场仍将平稳增长。从B2C和C2C结构来看,目前C2C模式占比较高,B2C模式增速更快。在2014年以前,进口零售电商以淘宝全球购等C2C网站为主。随着政策的放开,大量B2C网站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2015年市场规模达544.2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份额占比达到46%。艾瑞分析,进口零售电商中的B2C模式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平台和自营的结构来看,目前市场以平台类为主,自营类占比逐渐增大。由于平台类企业起步较早,且更容易形成规模,目前份额占比达74.5%。艾瑞分析,未来随着自营类企业数量增加,并逐渐扩大规模,自营类占比将有所增加。2、模式:平台类优势在于SKU丰富、选品灵活,自营类优势在于货源稳定、服务到位从运营模式来看,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可划分为垂直自营类、综合平台类和综合自营类、垂直平台类四种类型。其中,部分自营类电商逐渐由垂直向综合发展,平台类以综合类为主。平台模式的运作模式较轻,重点在于售前的引流、招商、平台管理,售后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物流和服务,以补充商家不足。其优势集中在SKU丰富,能够解决用户多元化、长尾的需求,且选品灵活。劣势则是根据卖家不同,在商品质量、价格、物流、服务方面参差不齐。自营模式更类似于传统零售商,需要介入售前的选品、供应商管理、运营,并深入管理物流与服务。优势在于商品质量有一定保障、服务到位、用户体验较好;劣势是SKU有限,且品类、品种拓展难度较大。 1 2

上一条:海淘代购当心了!6月1日海关又出两条新政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