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和马云之间还隔着几条亚马逊?
2017-07-14 181
今天,我想给马化腾先生一些忠告,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刘强东同学根本没有可能承载您的电商崛起大梦。
同时,借此机会我也特别想给部分媒体一些忠告,千言万语也就一句话:任何一篇试图拿刘强东和马云相提并论的报道都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这就像几年前有人拿雷军和乔布斯相提并论一样的滑稽可笑。
企鹅帝国为何一直胸怀电商大梦?
呵呵,这个问题好白痴。白痴到正如有些记者同学屁颠屁颠采访马云:阿里巴巴为何对社交网络一直耿耿于怀?
放眼互联网江湖,美国四十多年、中国二十多年,到目前为止也就挖出了三大露天矿:搜索、社交与电商。
于是乎,我们看到:美国有了谷歌、非死不可、亚马逊;中国有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谷歌最新市值4825亿美金,非死不可最新市值2976亿美金,亚马逊最新市值2519亿美金。
如果对标美国互联网的高手排行榜,中国互联网排名前三的座次应该是李彦宏、马化腾、马云才对。
但是,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
我的答案很简单:进入排行榜前三和你最初选择的垂直领域有关,但是,排行榜前三的座次和你赖以成名的垂直领域无关。
既然如此,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排行榜前三的座次呢?
我的答案更简单:格局+野心!
所以,谷歌是美国互联网当之无愧的王者。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看看谷歌每天上天入地在折腾什么事儿你就明白了。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互联网的座次没有完全对标美国互联网了,换句话说,对标的维度发生了变化,不是按照垂直领域对标,而是根据“格局+野心”对标。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可以称得上对标谷歌的只有阿里巴巴,因为,只有马云的“格局+野心”可以对标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其实这也很正常,假如你长期追踪这三位的言行举止,你会发现,这三位基本上都属于不太正常的地球外来物种。。。
好吧,铺垫了这么多,重新回到开头的那个白痴级问题:
企鹅帝国为何一直胸怀电商大梦?
这正是马化腾的聪明之处,他发现了问题所在:如果只沉迷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交网络,企鹅帝国永远不可能称霸中国互联网江湖。
更何况,去年伊始,百度就已从“搜索为王”梦中彻底觉醒,所以,马化腾没理由不感到前有马云后有李彦宏的生化危机。
所以,对于马化腾来说,布局电商不是营收问题而是战略问题,换句话说,这也是倒逼“格局+野心”的问题。
问题是,正如阿里巴巴在社交战场的惨痛遭遇一样,腾讯在电商这个大坑里被蹂躏的也是惨不忍睹,其血泪史完全可以写一本几十万字的《腾讯电商大败局》。
痛定思痛,马化腾决定赌上一把大的。
没错,这一把大的,马化腾押到了刘强东头上,此处略去一万字,来龙去脉请各位亲自行百度“马化腾 投资 刘强东”。
问题是,在我看来,这一把显然又押错了。
何出此言?
我的答案依然很简单:格局+野心!
刘强东同学,怎么说呢?
no young,but too simple。
一脸敦厚的刘强东同学,不缺野心,但是,格局终究不够啊,所以万万不可能撑起企鹅帝国的电商崛起大梦哦。。。
何出此言?
太久远的故事就不说了,只说说最近刷屏的刘氏亚布力发言吧。
据说,这是刘强东同学第一次出席被誉为“中国达沃斯”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那么,被马化腾先生寄予厚望的刘强东同学说了点儿啥?
“很多传统品牌不断朝电子商务转型,今天回过头来看,3年前我发出过忠告,品牌商还是要把时间精力放在品牌上,做好你的研发、设计,销售应该交给零售商、代理商,交给你的经销商,交给你的零售商,自己没必要成立电商部门,弄了庞大的团队,弄了这么多的高薪的人做网上营销。今天大家可以看看,所有的传统品牌,只要是自营电商,如果建立了电商部门,那绝对是一个灾难。”
同志们,你们是不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彻底坏了?
问题是,刘强东同学的的确确就是这么说的。也许,他也意识到在场的企业家们心存疑虑,所以,接下来他还举了一个例证:
“去年在中国所有鞋的品牌里,电子商务转型最充分的,1/3来自线上销售,线上做了22亿。这22亿是来自电商部门,并不是给京东供货的,净利润1000万。老板很高兴,说你看“我比你刘强东做得好”,我做了22亿,结果净赚1000万。但是,好好看你的财务报表,22亿如果供给客户,让你自己客户卖,而不是自己卖,你的净利润应该是3.8亿才对,剩下2/3的利润,净利超过10%。
最后,刘强东同学抛出了“刘氏宇宙真理”:
“其实,电商是技术很强的,你需要掌握积累的知识太多,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非要建立自己的电商部门去做电商,你可以和电商公司合作。全世界做电商最好的是少数几个品牌,一半以上的销售也不是通过所谓的直销,也是通过全世界各个零售商的渠道销售出去的。所以,在此我再次呼吁,作为传统品牌企业家,忘记电商吧,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电商部门撤掉,多简单呀!”
各位传统企业的朋友们,你们听完这番“真理”之后,有没有一点儿想抽丫的冲动?
我常说,所谓“格局”都是比出来的。不信,接着看下去。
“刘氏宇宙真理”发表次日,马云先生登台,在问答环节回应了“传统企业电商自营灾难论”。
“还有什么比砍部门更容易的事情?如果做企业永远挑最容易的事情,这个企业怎么做得好?今天客户不是不愿意去超市,不愿意去百货,是百货和超市没有把客户的体验做到淋漓尽致。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不是因为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做得多好,而是原来的商业基础设施实在太差,原来的百货行业没有去思考,因为那时候纯粹是粗放式发展,需求旺盛,所以很容易张三可以,李四可以,只要稍微聪明一点都可以干,但是今天在考量客户体验感受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今天所有的企业请记住,电商不是一个零售的渠道,不是一个销售的方式,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进步,就像电发明的时候,你原来是用火柴烧的,你是烧煤的,突然用电的时候你把原来的供应火柴,供应煤的供应商要改掉,企业内部的人才要改掉,很复杂,但是请问你愿意坚持原来用煤烧,还是会用电的,你愿意用电,一开始成本要高一点,你要有这样的设备,但是改革的控制在于你是不是相信这是未来。如果相信这是未来,那必须得改。所以我自己觉得,不是把电商部门关掉,而是思考如何把电商部门做得更加强大,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主要导向。 我们知道企业大了,很多人考虑到外包,我在公司里面有几个部门是不外包的,服务不外包,销售不外包,投诉绝对不能外包。如果你都不知道客户投诉什么,喜欢什么,就等于一个人穿了十件衣服都不知道是冬天还是夏天。现在再仔细看一下,当年把服务外包的公司有几家活得好,因为他们远离了客户的哭喊,远离了客户喜欢什么,恨什么。第二,销售不能外包,销售是一线跟客户接触的地方,知道客户需要什么,需要市场上竞争什么,如果这两件事情都外包你还做什么企业,粗放式地搞一点产品坐在房间里面自己设计?以后如果是供给侧改革,以后的C2B没有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消费者的痛苦,没有消费者的眼泪和欢乐,你怎么去改革自己?凭什么改革自己?为了老板的喜好还是为了成本?所以我自己觉得要想明白,什么是一定要的,什么是可以不要的。 对我们所有人来讲,销售是真正的服务,因为销售部门是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不是要卖一个机器,销售是卖公司的理念和相信,卖公司的价值体系,卖你们公司的使命感。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拿回来不是钱,而是客户的感受、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改变,这才是销售最大的收入。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有一支铁军叫中国供应商,我们所有人传递的不是中国供应商的产品,传递的是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我们对互联网使命价值的体系,我们收回来的收入不是每个产品3万块,而是每一个产品出去以后,客户怎么看我们的产品,怎么看我们的服务,这些才是最大的收入。阿里巴巴前三年是没有收入的,我们没有利润,因为根本没有收入,前三年我们最大的收入是什么?就是成千上万的感谢信和投诉信,有了这些才可能完善自己的服务。所以为什么给客户免费?免费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我们只能免费,我们免费让客户参与,客户用你这样产品,他也要冒风险的,我们共担风险,共同创造未来。 你可以尽量外包技术,甚至可以外包品牌,外包很多东西,但是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这两样东西是不能外包的,因为外包就等于把自己的核心客户交给别人了。”
各位传统企业的朋友们,你们听完马云先生这番回应之后,有没有一点儿想献出自己膝盖的冲动?
看且看到这里,各位亲想必对“格局高下”已有定论了吧。
其实,如果不是碍于主持人蒋昌建教授的面子,马云先生也许压根儿就不会回应刘强东同学的 “传统企业电商自营灾难论”,所以也就无暇顾及刘氏亚布力发言更多的荒谬之处。
没关系,本人斗胆替马云先生再补上几枪:
首先,刘强东同学,轮得到你来教训人家传统企业什么叫“净利润”吗?假如你真要教训人家传统企业什么叫“净利润”,建议先回去翻翻你家的报表吧,也许你应该先把京东的净利润弄成正数再来教训人家吧。
其次,刘强东同学,不要忘记,一个不以“用户”为中心而把“净利润”当成最重要追求指标的企业家就不配称之为互联网企业家。当然,也许,你认为出席亚布力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大多数都是“土老帽”,所以有此一说。但是,请记住,价值观的输出标准是不以场合为转移的,除非,你自己压根都不信。
再次,刘强东同学,听说过大数据吗?知道未来任何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吗?传统企业不自营电商,请问如何数字化?没有数字化,请问如何数据化?没有数据化,请问如何大数据?没有大数据,请问如何拥有最重要的资产?
最后,刘强东同学,在国家税收问题上,你貌似还没什么资格提什么建议,什么时候京东像阿里巴巴一样每个工作日上缴税收八千万人民币的时候再提也不迟吧。
坦白讲,我个人对于刘强东同学的一些荒谬言论关注已久,比如去年他在201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表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刘强东同学已经暴露了他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理解的矮化。
“我想,最后的推动力一定还是来自于生产效率提升的变革,包括零售模式从过去的小商品市场到超市到连锁店到今天的电商,所有背后的推动力都是来自于供应链成本的下降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这才是互联网+的本质。”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生产效率的提升显然只是“+互联网”层面,“互联网+”的核心与本质则是通过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需求,当然,供给侧改革也会带来新的需求,比如说UBER。
好吧,既然说到了供给侧改革,最后再给刘强东同学补一枪:谁告诉你“供给侧改革说白了就是减少产能”?吹牛不交税我知道,但是如今闭着眼睛胡说八道也不用交税了?
哎呀,洋洋洒洒三千多字了,严重超标,不如就此打住吧。
马化腾先生,如果您觉得以上所言还有几分道理,那么,在企鹅帝国的电商崛起蓝图上,请重新押宝吧。。。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