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电商败走,新平台哄抢!东南亚市场还能继续掘金吗?
2017-09-02 181
海外业务拖累整体的利益增长
日本乐天传出关闭三个东南亚站点的消息是2月12日,就在当天,乐天公布了2015年度的全期结算,出现了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营业减益。尽管销售额达到7135亿日元(同比增长19.2%),但是营业收益却仅为946亿日元(同比减少11%)。
世界超市网从日媒的报道中了解到,乐天在日本国内发展虽然平稳,但是来自亚马逊和雅虎的竞争愈发强势,而乐天的海外业务更是严重拖了后腿。从2005年开始,乐天加速收购国外企业以实现全球化战略,尽管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是在2010年收购法国电商网站PriceMinister ,以及2011年收购加拿大电子书企业Kobo,两大项目投入超过200亿日元,占了减损额的6成以上,收益却不如预期而出现了亏损。
对此,乐天缩减一部分海外业务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海外业务中,乐天将关闭东南亚的B2C模式平台,转向发展C2C模式的APP“Rakuma”;巴西市场的B2C平台也将不在;在美国,乐天不再做直营,集中发展返利网站Ebates和B2C模式购物平台。
乐天在东南亚的销售额低迷
对于乐天来说,PriceMinister虽然收益不如预期,但它在欧洲市场的开拓上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之下东南亚的市场体量会小一些。根据世界超市网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乐天2015年的销售额中,日本地区占了80%,美国15%,欧洲4%,其他地区仅有1%。
东南亚等其他地区的销售额不高,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店铺数量和产品数量不够多。据日媒分析,与在日本的知名度不同,乐天在东南亚纯属新鲜的外来企业,所以卖家想要寻找经营的平台,肯定不会立刻想到乐天。尽管乐天也曾做过各种宣传招揽客人,但是用户在平台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不会再光顾。另一方面,商品数量少,如果SEO还不够好,就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用户有需求,平台又能满足需求,最终还是很难达成交易。此外,又有消息称乐天的新加坡站点年费高昂,其成本结构难以适应当地市场,综合以上多个内因,造成了乐天在当地销售额的低迷。
灵活的初创公司不能单一
但是乐天在B2C模式告吹的同时,并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市场,而是转向发展C2C以二手交易为主的APP运营,可见东南亚的前景并不悲观。
只是东南亚市场在近期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许多初创企业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到该市场的竞争中。壹零客副总裁彭巍告诉世界超市网:“东南亚的市场空间很大,经济增长快,当地的消费观念也强,人均消费高。目前的竞争状况很激烈,任何消费品市场的竞争都在加剧,因此能否生存下去关键在于是否能快速抓住客户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及不断创新的模式。”
比起大型企业,初创公司在模式创新和战略决策上能够更加灵活,同时对于某一个市场也可以做到更加专注。乐天的海外运营模式不可能做到与本国完全不同,而日本的零售市场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是不匹配的,因此在招商准入等方面或许表现得不如初创公司那样灵活,为客户(卖家)考虑。
“当前单一的平台和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市场的发展,对于市场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初创公司如何掘金东南亚市场,彭巍有自己的观点,“一个复合、多元的平台要确保交付快、服务好,所以如果能提供包括物流在内的完整售后服务体系,让入驻商家和消费者都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双方都拥有良好的交易体验,那么这个综合性的平台就能在东南亚市场有立足之地。”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