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跨境电商迎风而来,部分商品关税下调
2017-09-07 163
税收政策是进口跨境电商焦点。由于不同的税收政策,各渠道在产品定价方面差异显著。分析师指出,此次关税降低,将促进上述产品的一般贸易进口。可以预期,未来税收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进口跨境电商将成为电商领域的风口。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以及上市公司相继入局,进口跨境电商间的竞争生态已发生改变,要求企业各环节资源把控能力不断提升。
税收政策
此次共计14类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调。其中,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
加上此前几年为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已经实施低关税的产品,我国已经累计降低了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分析师介绍,2014年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达1060亿美元,占全球消费的46%,但76%消费发生在境外。因此,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将是扩内需的重要方向,也是此次税收调节方案的出发点之一。
进口关税下降,不少人认为将带动终端零售价格调整。但事实上,在整个商品进口征税环节中,关税比重并不大。根据我国海关部门规定,货物通关进口过程中,除了关税外,还需要以商品的不同类别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涉及此次关税下调的商品中,护肤品除关税外,还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和30%的消费税;纸尿裤则只需要缴纳关税和17%的增值税。
“价格是影响渠道竞争优势的核心,由于不同的税收政策,各渠道在产品定价方面差异显著。对于目前的海外商品消费,税收仍然是博弈的焦点。”分析师如此评价。
不同于一般进口贸易按进口关税+消费者+增值税交税,税收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如考拉网、洋码头、京东全球购等主要采取海外直邮与保税进口两种模式,仅交纳行邮税。根据进口物品种类,海关分别征收10%、20%、30%、50%的行邮税。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都在10%这一档。
而对于走灰色通关的海淘代购来说,税收成本基本为0。保税店(保税延展店)作为保税模式下的线下消费店,一般享受行邮税价格优惠。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关税下调将促进部分产品的一般贸易进口,而目前仍采取行邮税的跨境电商进口在税率上的优势则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不过,由于一般贸易进口高达17%的增值税并没有变动,所以事实上跨境进口电商优势仍在,只是相对下降。
抢占电商风口
进口跨境电商将成为电商领域的风口。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税收政策还会有所变化,或将进一步扩大关税优惠门类,并降低税率,进而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引导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
目前各电商巨头纷纷入局跨境电商业务。区别于传统意义的海淘代购,目前国内跨境电商正规军在经营模式、平台运作及货物配送方面更加规范化。具体按照运营模式划分,可划分为跨境C2C、第三方B2C、自营B2C、自营B2C+第三方B2C以及垂直自营五类。
如阿里旗下的天猫国际就是第三方B2C,通过海外直邮+保税进口模式开展业务。其卖家淘宝全球购的大卖家,一部分来自支付宝国际签约的海外商户,未来会继续签约海外品牌商;另外还新生了很多垂直自营店,如蜜芽宝贝等。
除众多电商巨头入局外,多家A股上市公司也已将跨境电商作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以步步高(002251,股吧)为例,其云猴全球购跨境电商平台,依托自身多年积累的口碑、品牌商资源以及线下门店优势,以O2O为突破口,在区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这使得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呈现迅速扩大态势,2014年达到5320亿元,同比增长45.4%,占进口贸易规模比例的4.4%。就市场渗透率而言,其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艾瑞咨询预测,2017年进口跨境电商规模将达到1.3万亿,未来3年复合年均增速为35%。
差距或逐渐拉大
“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仍处于培育期。”业内人士介绍,很多进口电商平台对海外货源的把控力相对较弱,假货、仿货现象普遍;由于税收因素,同类商品价格参差不齐,竞争程度激烈;货物流转与清关,很多依靠转运公司的物流环节,影响货物流转速度,清关能力不足,消费者体验下降。这意味着,对各渠道资源把控能力越强的平台越受益。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货源,多由个人买手或专业进口团队通过海外零售商或经销商采购,品牌商授权资源相对匮乏。由于品牌商不仅要避免大规模“窜货”,也要顾及国内线下利益体系,造成进口采购环节难度大幅增加,尤其对于非标品类,分散采购难以争取上游话语权,正品保障机制也难以确立。为解决货源难题,各跨境电商进口商都在加大海外商品资源布局,力争获得品牌商或大型国际零售商的授权,各个品牌当家人也在以“第一买手”身份在全球范围寻找货源。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规模领先的平台如阿里、京东等,更容易与海外品牌商直接对接,获得品牌商入驻,商品资源分化将逐步显现。
了解,阿里B2B进口业务,正准备组建团队为上游的品牌商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便将国外更多的品牌引入国内。此外,由阿里巴巴、京东、敦煌网、兰亭集势等30余家电商平台企业和跨境电商服务商等组成的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产业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需求及提供决策信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交流及联盟内部成员间的横向合作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间的纵向合作。
物流也是阻碍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业内人士介绍,直邮方式下,跨境物流成本大致占到总成本的20%到30%,产品性价比大打折扣。因此,目前跨境电商进口平台已围绕物流体系展开布局。阿里菜鸟网络去年起开始搭建跨境物流体系,目前已可满足天猫国际的海外直邮需求。京东通过与国际第三方大型物流公司合作,物流能力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配送成本及效率大幅优化。另外,保税区模式也已成为跨境电商平台解决物流凭借的突破口之一。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