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这一年:扩张的商业版图VS腰斩的股价
2017-07-20 191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成为纽交所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首个交易日,代号为BABA的股票大涨38.1%。全球媒体为之惊呼。马云兴奋地表示:“今天,我们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人们的信任。”
不久之前,作为“中国梦”的代表,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
在阿里庞大的生态圈内,有800万名网商、2.5亿名活跃买家、90万名快递从业人员、5万名淘宝模特……而自在美成功上市起,阿里巴巴已不止于一个互联网贸易平台,而是走上了国际化、多元化的道路。上市一年间,阿里“帝国”的版图扩展到了新的领域。
同时,IPO就像一把双刃剑,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每一个毛孔,都被置于放大镜之下。
股价:连续10个月下跌,股价破发
一年前的今天,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成为史上最大IPO。首个交易日大涨38.1%,市值高达2314.3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此后两个月,阿里巴巴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在2014年11月10日达到119.15美元每股的最高价,累计涨幅高达75%。
但世事无常,不久,阿里巴巴股价的大涨势头戛然而止,陷入了长达10个月的震荡下行之路,市值缩水达1407亿美元。2015年8月24日,阿里巴巴首度跌破发行价,之后仍难掩颓势。9月8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已经从最高峰时的119.15美元跌到60.91美元,市值跌至1530亿美元,不敌腾讯。在过去的10个月里,阿里巴巴的市值与顶峰时相比,已蒸发了相当于4个京东的市值。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阿里股价跌破发行价的短短几天之后,阿里股价差强人意的表现也引来外媒的“毒舌”报道,指出阿里的股价被高估,未来还会下跌。
“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约1600亿美元,基于分析师对该公司未来一年业绩的平均预期,阿里巴巴股价的前瞻市盈率约为25倍,但这一数字应当更接近于eBay的15倍。是时候正视现实了,阿里巴巴的公司及其股票配不上当前的市值,阿里巴巴股价很可能下跌50%。”美国老牌财经杂志《巴伦周刊》刊登的一篇题为《阿里巴巴股价为何还能再腰斩》的封面文章,文中评价犀利。
《巴伦周刊》观点立刻受到了阿里的回应。阿里巴巴在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公告中表示,《巴伦周刊》的报道基于错误的计算,包含事实性错误,并存在断章取义。
记者注意到,虽然巴伦唱空阿里,其他的媒体和分析机构却并不认同。
据彭博社此前报道,52家证券公司中的45家对阿里股票给出了“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格为95.5美元,高出目前价格一半。而美国SunTrust银行的分析师佩克(Bob Peck)将阿里到2016年底的目标价定为100美元。9月14日,他回应指出,《巴伦周刊》的报道有几处还算中肯,包括阿里增速放缓和业内竞争激烈;但是在其他几个问题上,有“过分夸大和误导”之嫌。
北京时间9月16日,美股市场上,阿里巴巴股价反弹3.59%至64.85美元,涨幅超大盘,收复周一失地,在中概股中涨幅较大,算是以股价上涨“回应”了《巴伦周刊》的言论。
业绩:无线领域发力,全球化发展
今年8月,阿里发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其总营收202.45亿元中的157.12亿元来自中国零售平台的收入,约占总营收的77.61%,尽管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依然表明阿里巴巴业绩增长过度依赖中国的经济形势,而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大家对阿里增长前景的担忧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毕竟国内电商市场趋于饱和,阿里的国际业务又比较单薄。”有金融分析师分析,“阿里此前布局太多,投资和控股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目前的业绩并不理想,对其财报数据也有拖累。”
不过,天猫和淘宝的业绩依旧良好——阿里巴巴最新公布2015年第2季度业绩显示,当季度,活跃买家数量增长推动中国零售平台的商品成交额 (GMV)达人民币6730亿元;淘宝及天猫的季度成交额分别达人民币4270亿及2460亿元。同时,阿里巴巴在线上线下融合、国际化、农村战略、云计算等发面都取得优异成绩。
这一年中,阿里不甘于现状,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纵横捭阖,力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艾瑞数据,截至2015年6月,手机淘宝APP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商应用,由于手淘界面的高效转化,过去12个月,阿里平台的年度活跃用户达到了3.67亿,同比增长32%,而每个活跃买家平均下单超过50单。月度移动活跃用户达到了3.07亿,同比增长了63%。
目前,以成交额计算,阿里巴巴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移动消费平台,以此建立并保持了在移动电商领域难以撼动的领先优势。
同时,阿里巴巴在多个战略性方向上也有新进展:在物流服务上,菜鸟网络发展提速,已经形成中国最大的物流网络;在与苏宁云商达成战略合作以后,阿里的大家电和消费电子物流网络,将拥有海尔日日顺和苏宁物流网络的“两翼齐飞”;作为阿里未来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业务,全球化发展进展也是迅猛,继Nike、Uniqlo、Tommy Hilfiger等众多全球品牌后,自年初以来,联合利华、施华洛世奇、喜力、新秀丽及享氏等也纷纷加盟阿里平台,Zara、Timberland、Stradivarius等20个品牌达成中国独家合作,进一步奠定天猫作为高品质商品进中国首选的消费门户地位。
据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阿里巴巴目前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人民币1152.71亿元,本季度由业务运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达95.48亿元人民币。
本周,摩根士丹利发布分析报告称,从核心业务统治力、新业务潜力、现金流生产能力和相对估值四大指标来看,阿里巴巴是BAT中最有价值的平台。华尔街也继续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根据MoneyFlow统计,在24位分析师中,19位给予“强烈买入”的评级,2位给出“买入”评级,3位给出“持有”评级。
投资:建造庞大的商业帝国
无论上市前还是上市后,马云一直不忘打造“百年阿里”的愿景,不仅深耕于中国经济土壤,触角伸向全球的阿里,已经变得无比庞大。
阿里巴巴上市一年来投资项目(部分)
据报道,在过去一年里,马云和阿里主要做了三件事情:打假、结盟和扩张。
过去两年,阿里投入了10亿元打假,自上市后,马云的“神盾局”也在探索打假新战略,目前以福建莆田作为首个试点,准备和地方政府一起帮扶当地制假产业升级迭代,争取把那些喜欢仿制大品牌的生产者转变为自有品牌生产商。
另一方面,马云也在“买买买”。据公开资料统计,仅过去这一年,阿里就披露投资了25家公司,其中10家为海外公司。
近年来,马云和他的阿里入股了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美团、最大的视频网优酷土豆、最大的打车巨头快的、最大的家电零售商苏宁、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最大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最早的P2P公司拍拍贷、最早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还入股了传媒巨头第一财经传媒、华数传媒和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魅族科技,知名足球俱乐部恒大足球,大型连锁百货银泰百货,收购了地图巨头高德地图和浏览器巨头UC等,其投资触角还伸向美国、印度、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地。
早在阿里上市前,马云就表达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心声。这一年来,马云在全球股价低迷的时候,招募来了熟悉全球市场的前高盛主席Michael Evans出任总裁,早些时候还任命了前通用电气高管Eric Pelletier出任副总裁兼国际政府事务部负责人。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在上市前已成了俄罗斯的头号购物网站,今年马云又分别投资了两家美国电商和零售商、两家印度电商和支付公司,并且还追投了新加坡邮政。
在阿里集团内部,马云把在线医药业务整合至阿里健康,推出旅行平台“去啊”,成立阿里体育集团、音乐集团和汽车事业部,企图渗透进更多的产业链里,以稳固自己的城市电商帝国。
这一年,马云终于圆了23年的银行梦。他一边向大众倒着创业之初借贷难的苦水,一边拉着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等江浙企业家成立网商银行。
他还将最具想象空间的业务板块蚂蚁金服独立了出来,以让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再像阿里那样受到外资介入、控制权纷争的干扰。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