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减税大战即将开打,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2017-07-12 207
最近每天被特朗普刷屏。
一方面是这家伙太爱刷Twitter了,连推特创始人兼CEO杰克·多西也表示很无奈,感到“心情很复杂”。
另外一方面这家伙抛出的话和观点实在太火爆了,动不动就把人从床上炸下来。
但真正让我有点睡不着觉的是这六条。
这六条推特的大意是这样的:
美国将对企业实施大幅减税和政策松绑,但与此同时将对那些把工厂搬迁到其他国家、雇佣其他国家员工、却想把产品售回美国的企业征收高达35%的关税。
猛一看,似乎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但如果结合特朗普之前的竞选主张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危机。
特普里竞选时,经济政策核心之一便是大规模减税。他主张启动上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以来的最大规模税改。
其中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项:
第一项,将联邦个人收入所得税率由目前的七档简化为12%、25%和33%三档。这意味着美国最高联邦个人收入所得税率将由目前的39.6%降至33%。
第二项,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特朗普准备将最高联邦企业所得税率由目前的35%降至15%,并提议对美国企业海外利润一次性征税10%,所得用于投资经济困难的州。
第三项,特朗普还准备废除使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税收条款,35%的企业所得税在全球都是比较高的,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税率降为8.75%,此举将促使大量海外资金回流美国,并鼓励投资者扩大在美国本土的投资。
看完这三项,我们来看看80年代里根总统大规模减税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搞了一个大幅度的减税决定,财政赤字增加了很多,但减税以后,美国在90年代,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信息技术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美国的科技创新在90年代出现了IT的创新。那时候美国还和前苏联在搞星球大战竞争,还于当时经济如日中天的日本竞争。但在减税以后,在信息技术的进步下,很快前苏联跟美国就散失了竞争力了,日本跟美国比也变成了二流。
我们再看看各个国家对此的反应。
特朗普的言论一出,令整个欧洲震惊。
首先,德、法无法接受。
德、法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此举将对本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德法无法接受特朗普这么大规模的减税。一些高税收高福利的北欧国家也担忧,此举会令他们的企业丧失竞争力。
英国,则仿效美国。
继英国宣布减税到17%后,首相特雷莎·梅又宣布,将确保英国在G20集团中保持最低的企业税率。因为川普的减税目标是15%,因此预计,如果美国减到这个水准,英国的减税目标至少也是15%,从而接近爱尔兰12.5%这一世界最低水平。在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爱尔兰在2015年实现了26%的增长。
加拿大,非常紧张。
因为这意味着加拿大失去竞争力优势。加拿大《国家邮报》说,加拿大税收和债务负担在1960年代同美国差不多,到2012年加拿大税负曾有下降,企业税曾降到26%。但是最近几年税负又大幅攀升。但是,美国不仅要降企业税,还要改变奥巴马时代的碳稅。所以,加拿大面临着选择:要么,为了经济竞争力跟上这一波减税潮;要么,像法国一样漠视税率问题承受经济代价。
看来,特朗普上台后,必将在全球挑起一场减税大战。
我们再来看看商界释放了哪些信号。
毕竟减税对企业是利好的信息。
开利空调制造工厂继续留在美国.
12月初,特朗普成功说服开利空调,不把工厂转移到墨西哥,而是把大约1000个工作机会留在美国中西部州。按BBC的报道,开利公司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承诺,作为交换,该公司才决定把原本准备移到墨西哥的800个工人岗位和300个总部研发岗位留在美国。
软银答应向美国投资500亿美元。
周二,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跟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见了个面,他答应特朗普将投资美国500亿美元,并给美国创造5万个新的工作岗位。目前,软银拥有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 80%的股权。
富士康可能把生产线搬到美国。
据彭博社报道,富士康正在商谈赴美投资事宜,计划扩大在美国的投资。此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鼓励美国企业回归美国生产制造,甚至表示对他来说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苹果回归美国建厂”。作为苹果的制造伙伴,富士康也在研究将iPhone生产线转移到美国的可能性。而一旦iPhone的生产线成功落地美国,iPhone可能就会变成“美国制造”,而不是在中国组装并从中国出口了。
看来,特朗普上台后,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将回流美国。
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将会带来三个显而易见的影响。大规模资本回流,高端制造业回流,信息技术突破。
大规模资本回流。
一旦美国企业所得税率降为15%, 同时将海外利润的税率降为8.75%,一定会吸收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向美国。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国自身在海外的资本,包括在欧洲的,在日本的,在其他发达国家的,也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也包括中国的。另一方面也会吸引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包括欧洲的,日本的,中国的,等等。资本都是逐利的,资本也最喜欢前往税收洼地,之前各种避税天堂的繁荣也早已说明了这一点。
高端制造业回流。
低赋税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大规模的资本回流也必然更有利于企业融资和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一方面是生产成本降低,一方面是融资成本降低,两方面的优势会让越来越多的美国本土制造企业停止外迁,从而在美国建厂或扩大生产,增加就业。而这一点同样对海外的美国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留在国外生产和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同时还要面临被征收高达35%的税,相比之下,不如选择回到美国。
信息技术的突破。
我们很难预料大规模的资本回到美国,进入高科技领域后会发生什么,会带来什么巨大的技术表格。会不会和80年代里根时期一样,产生某一个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比如物联网,比如虚拟现实,比如生物领域等等。
一切都无法预料。
但是技术和资本的高效结合,再配上美国鼓励创新的制度,一切都有可能。
那么,全球减税大战将会对中国的制造业有哪些影响呢。
全球竞争力下降,技术引进和升级变难,融资更加困难。
如果不减税,中国企业根本无法与跨国企业竞争。
众所周知,中国税负痛苦指数早己位居世界前列。按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的话,中国宏观税负高达44%!根据中金公司201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2014中国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37%,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在30~35%之间)。
而按现在的趋势,一旦特朗普减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势必跟进降低赋税,提升本国企业出口出口竞争力。
再加上生产力成本的提高,原材料成本的提高,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减少。
技术引进和升级将更加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成功发展起了属于自己的制造业,并且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虽然已有非常不错的基础,但在很多领域还是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远没有掌握高端制造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继续引进和转换。
而这样的机会将会随着全球减税、制造业回流这样的变化而变得愈加困难。
资金外流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过去一年,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富豪,都在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纷纷向海外转移资产,官方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39932亿美元的峰值后,便一路延续下跌趋势,截止到今年11月,官方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缩减到30516亿美元,相较于2014年高点,减少9416亿美元,降幅达23.58%。仅在11月,就下降了691亿美元,创近十个月来最大单月降幅。
2017,摆在中国制造面前的道路将愈加艰险!
2017,摆在中国出口面前的道路将愈加艰险!
2017,摆在中国外贸面前的道路将愈加艰险!
面对变化,何去何从!
Ps.一边是贸易保护,一边是成本上涨,2017来了。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