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海淘上线 三流一体跨境生态圈悄然成型
2017-07-16 159
2014年,顺丰便推出了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商家的“全球顺”业务。至今顺丰已推出了4款分别针对进出口电商不同类型的跨境物流产品。
显然,如同2014年接连发力的物流普运、嘿客、顺银金融、顺丰冷运一样,顺丰海淘的看似跨界,他们却无一不牢牢扎根并依附于顺丰强大的物流基因。也正因如此,将2015最火的一个词“创客”,用在顺丰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敏锐的业内观察人士已经洞悉,正是顺丰2014年系列的跨界玩法,完成了顺丰“快递+冷链+电商直供+跨境物流+顺银金融+嘿客门店+嘿客电商的线上线下O2O闭环布局”。
而或许你还不能轻易察觉到的是,2015以“顺丰海淘”上线为冲锋号的顺丰王国,通过内部集结出海,所精心打造的另一个区别于国内成熟版图——集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三流一体”的顺丰跨境生态圈,也已悄然成型。
顺丰海淘上线
“或许在未来,你与你想要的‘国际范’只差一个顺丰的距离。”
传言甚久的顺丰“亚历山大”项目,随着今年1月初“顺丰海淘”的正式上线,终于浮出水面。而顺丰喊出的这句潜台词,也再次充分说明:在跨境这片蓝海里,顺丰绝不甘心只做一个物流商。
笔者登录“顺丰海淘”看到,目前上线的商品锁定在母婴、食品、生活用品等品类,涉及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海淘热门国家。
而之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顺丰海淘会避开母婴、鞋服等海淘热门品类,去寻找能够最大化发挥其物流优势的进口食品、保健品、日化等。
虽然乍看与其他早先涉足海淘的电商平台并无特别之处,但据顺丰相关人士介绍,“顺丰海淘”专门招聘了全新电商背景团队,集中打造一个同时提供商品详情汉化、人民币支付、中文客服团队支持等服务的全新B2C电商网站。
“对于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语言、支付、正品、时效是阻碍其涉足海淘的四大体验痛点。”上述顺丰人士说,而“顺丰海淘”结合顺丰的跨境供应链效能优势,能够全面消除海淘痛点,提供一键下单等流畅体验,这也正是顺丰区别其他海淘平台最大的后发优势之一。
同时,顺丰海淘也一次跨足供销跨境购物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应用场景,包含顺丰嘿客在内的线下零售大众消费者,也可享受顺丰海淘跨境购物供应的各国特色商品。
笔者还注意到,在品类方面,“顺丰海淘”以自营品类为主,依靠顺丰的全球供应链能力在海外直接采购。据称,预计将有超过上百个国际品牌同时在线,强化产品供给,突出品牌优势。
而在最让国内消费者诟病的物流环节上,“顺丰海淘”在依托顺丰物流底盘的基础上,也能让消费者享受优于其他跨境电商直邮的时效。据悉,顺丰将采购后的商品存放在海外包含香港的多个仓库,以及杭州、广州、宁波等地的保税仓库中,压缩中间环节。在其他平台上需要至少15个工作日才能收到的货物,在“顺丰海淘”5个工作日左右即可完成。
顺丰人士表示,用自己的规范化操作建立行业标准,这是顺丰在国际电商服务领域的一个目标。为此,顺丰推出了自身品牌和产品,并对时效和服务都作出承诺,同时引入了保险、理赔以及退货的机制。这些,在行业内并不多见,却也是顺丰海淘最大的后发优势。
“三流合一”跨境生态圈悄然成型
顺丰的“国际范”绝不是心血来潮。但凡洞悉顺丰近两年来的缜密布局,你已经很难再将顺丰简单定义为一家纯粹的物流公司了。
一方面,随着2014年阿里巴巴的美国上市,2014“双十一”阿里巴巴第一次把每年最大的购物狂欢节扩展到全球。在这背后,以电商平台、菜鸟物流平台、云计算、大数据能力等为核心的全球化生态系统得以初步建立。也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包括顺丰在内的中国快递大军从2014伊始就加紧了出海步伐。
2014年7月1日,顺丰内部正式成立了国际电商服务事业部。2014全年,顺丰首先在进口方面,针对国内买家推出了“海购丰运”;针对海外商家推出了“全球顺”。此后,短短半年时间,顺丰又持续推出了更多跨境电商出口产品,如欧洲小包、俄罗斯小包。
2015年,顺丰还将接收第一架客改完成的波音767货机。该架具备跨洲际航程能力的767货机的加入,也让顺丰向国际航空货运领域迈进更加成为可能。
顺丰的“国际范”绝不仅限于此。随着年初顺丰海淘的上线,与跨境物流并进、又互为补充的跨境信息流正式到位,更强补位此前优选国际的角色,帮助国内消费者更好地找到国外商品。
2014年5月与顺丰转运平台“海购丰运”同时低调上线的,还有顺丰速运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顺手付”,消费者已经可通过该支付平台支付运费。同年,顺丰低调成立的顺银金融,也正在成为底盘型的事业部,围绕快递生命全周期提供增值服务。如此,一个集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一体的顺丰跨境生态圈,悄然成型。
业内人士评价,现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合一是王卫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跨境蓝海里,除了跨境物流本业之外,顺丰意在给予国际商务合作伙伴一个包含跨境物流、全渠道销售、运营推广、本地客服等的全球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