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想去UC上班 先冷静分析它为何震惊

UC震惊部这个已演变为网络热词的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简单来讲,起初源于网友在评论中调侃标题多见震惊等词语。随着年轻用户的参与,UC震惊部逐渐成为网友二次创作的一个游戏。尤其是最近虎扑体育那篇双J合体的文章,将这个神秘的民间组织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作为资深网民,看惯了网红段子的更新换代比苹果系统更新还频繁,有人起初对这个震惊梗是无感的。还记得那个嚣张到可以用100种方式让你服气的叶良辰么?还记得因为没能和她一起合影而让多少大牌明星黯然神伤的虹桥一姐么?一言以蔽之,震惊梗本质上和前者并无区别,又是一个网络狂欢的中心点。只是夸张的标题各个平台甚至传统媒体都常见,为什么火的是UC震惊部呢?一个热点的出现和其事件本身有极大关系,撇开热点所处的共性,其所特有的特性更加重要。UC震惊部的热,关键在于有才的网友创造了一个可指向的目标,也就是有了这个部门的存在,给网友的脑洞和情绪一个众矢之的。所以,就像相关部门、朝阳群众、临时工一样,UC震惊部成了一种网络现象的指代,关于标题这个话题才被激活、发酵、爆发。从古至今,人们对标题这种存在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在某种程度讲,好的标题确实能挑起读者的神经;恨它是因为有不少这样的大标题下文不符题。根据以上大家对标题党的观感和情绪,可知UC震惊部有火起来的社会背景,有被广泛讨论的舆论基础,加之如上文提到的实体指代震惊部,这个一直潜藏在微信公众号、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各种新闻平台下面的隐性话题,被突然推到了网友面前,成为了一个街头巷议的显性话题,也就是所谓新一轮的网络热词。此外,一个话题能否持久,在互联网语境下,一般需要三个因素。除开上文提到的社会心理因素,即该热点的可挖掘性,第二点是KOL的参与热情。和其他网络热点一样,震惊梗出火爆背后有众多自媒体借热点的推波助澜,甚至很多官媒(如前文提到的虎扑体育)也加入这一网络狂欢中,在话题逐渐发酵过程中,话题范围扩大到影响力更大的公众人物身上,比如明星、歌手。比如,名人邓超也随手发了一个震惊梗,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第三点,就是话题的可延展性。这一点决定了热门话题的参与门槛,震惊梗出现伊始就延展成去UC上班、你是来自UC震惊部的么等万金油式的回复语,这些句子适合于各种对话场景,且无需网友过多二次演绎,这使得其传播性大大提高。在娱乐至上的年代,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玩。其实,对于网友而言,好玩才是大家愿意跟进的根本原因,当震惊梗出现更多变形、延展的段子出现在朋友圈或聊天场景中时,其实人们更多已经忘记了它原本指代的含义,而是单纯的享受娱乐、好玩的乐趣而已。所以,无论是谁被推上这个风口浪尖,都要懂得享受,因为很大程度上,这是互联网舆论生态的一种常态将一切严肃娱乐化。不过,虽然UC震惊部不过是又一个网络热词,但其中展露出的标题党现象还是值得我们警醒,毕竟一个好的标题仅是帮助内容传播的一种形式,好的内容才是网友需要的,才是有益于网络内容向健康化发展的。网络狂欢只是一时,当震惊梗冷下去后,如何面对网络内容的浮躁和激进,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上一条:佩戴陶瓷版Apple Watch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