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大数据告诉你2015"舌尖上的迁徙":美味在"漂流"

原标题:美味也在漂流大数据告诉你2015舌尖上的迁徙新华社北京1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罗争光)刚刚过去的2015年,美食也在迁徙,而舌尖上的迁徙的背后,反映的是国民人口的流动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那么,中国吃货们的喜好到底有何变化?吃上的生活变迁有何特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联合百度糯米,依托百度糯米和百度搜索等对线上饮食消费进行全网数据挖掘、分析,用覆盖全国40余个主要城市、近百万家门店、上亿用户的2015年全年的大数据,为你描述2015舌尖上的迁徙。消费方式的迁徙:线上消费成为未来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线上饮食消费增长迅猛,比去年增长153%。从消费实力的角度看,全国消费呈现北强南弱、东热西冷的趋势,全国线上饮食消费占比显示,华北占比40.18%、华东占比34.24%、华南占比19.41%、华西占比6.17%。当然,这也与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有一定关系。就大城市的单客消费能力而言,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其中,北京单客消费最高,是海口的2倍;上海排在第二位,厦门第三,太原的消费量居然与广州相当。菜系的迁徙:外地菜系在多地逆袭在舌尖上的中国,各种菜系的纷繁复杂令全世界吃货艳羡。那么,不同的菜系,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到底如何?全国线上饮食消费数据显示,以菜品区分,全国最受欢迎的菜品是火锅,占比23%,其次是小吃快餐(15%)、自助餐(14%)、蛋糕(12%)、烧烤/烤肉(10%)。哪儿的人最爱吃海鲜?数据显示,是厦门(16%)、上海(15%)和北京(12%)。在海鲜消费量榜单上,三亚居然被挤出了前十(2%)。数据分析人员表示,会不会是因为海鲜价格欺诈被投诉太多,游客们都怕了?在中国大都市,外国菜系常常逆袭。比如韩国料理,在中国随处可见,数据显示,在全国市场中,韩国料理消费最多的是北京(24%)、上海(18%)、广州(13%)。东南亚菜也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消费最多的是上海(30%)、广州(22%)、南京(17%)。本地人首选都是本地菜吗?显然不是。比如在山东济南,鲁菜消费量排第五;在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菜消费量也排在第五。这么看,最牛的还要属川菜。在全国市场上,川菜消费量最大的是上海(25%),其次是北京(23%),然后才是成都(17%)。数据还显示,在天津、福州等地,川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本地菜系。小资的成长: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尽管北上广大城市多以忙碌、节奏快著称,但全网线上饮食消费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人们也善于忙里偷闲,各城市茶室消费量的占比中,北京最高(28%),其次是上海(25%)、深圳(9%)、厦门(9%)、南京(7%)。如果说喝茶、喝咖啡、去酒吧算是一种善于享受生活的表现,那么在各大城市中,太原人似乎是最不爱享受的,数据显示,太原在茶室、酒吧、咖啡厅等线上消费都排在后几位。相比之下,喜欢二人转的沈阳人,咖啡、酒吧的消费都排在了第二位。如果说喜欢蛋糕等甜品是小资生活的一种象征,那么你可能想不到,北京居民算是小资指数爆棚,因为他们吃掉了全国最大的一块蛋糕!数据显示,全国蛋糕线上消费中,北京占比86%,是重庆消费量的1036倍、三亚消费量的3454倍。最霸气的迁徙:火锅帝国逐渐形成如果说有一种食物的迁徙呈现四面出击、渐成帝国之势,那么非火锅莫属。在全国各菜品线上消费量中,火锅占比最高(23%)。具体在各个城市,数据显示,北京(24%)、上海(24%)、成都(15%)、广州(7%)、南京(7%)都是火锅消费大户,相比之下,重庆的火锅消费量竟然排在了倒数第五。或许,重庆人吃火锅,都是走到哪吃到哪,不通过线上消费吧。有意思的是,火锅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百度搜索上,吃货们常搜的火锅品种竟然多达75种,其中最热门的是四川火锅和涮羊肉火锅,比较奇葩的水果火锅、菊花火锅,也成为热搜词。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火锅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0%,月流水则是去年同期的3倍。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成了火锅上的中国。

上一条:CES 2016火热来袭 乐视网科技频道将直击现场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