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传统纸媒在移动互联网下的突破口在哪?

18 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纸媒依然没有熬过”寒冬“,当下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杂志《壹读》近日已确认停刊,传统纸媒的生存话题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来。纸媒市场出现衰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如今,传统纸媒的突破口究竟在哪?在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收缩的情况下,杂志行业显然是在节节败退。但《壹读》停刊现象的背后则更是源自人的需求的变化,其与新传播形态的媒体相互交织,冲击并倒逼着传统媒体要想在新市场运作空间和盈利必须有新的生存逻辑。作家刘瑜曾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一个关于“观念水位”的概念:“政治制度的变革缘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根植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起来,船自然浮起来。”用在媒体上,笔者的观察心得也在于——这些年,受众对于媒体变革观念的“水位”在日益升高。而对于大多数保守派传统媒体而言,常规的操作手段无非是,迅速抢占微博、微信或开发新闻APP等所谓的“凌博微步”式手段。这不是数字化转型,只能算是数字化转场。在笔者看来,这只是最肤浅的为适应传播介质所作的表现形式方面的改变。在笔者看来,是一种裱糊匠式的修修补补之举,如果仅仅依赖这样的自救方式无疑仍然不具竞争力,其不过是“寒号鸟”式的得过且过之举,无法走长久。默多克2011年推出了iPad的报纸,2012年宣布关闭便深刻证明了这一点。转型一定是受众需求、内容理念、组织结构、生产和发行体系等基因的重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或局部的创新。下一步关键是,纸媒必须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与新媒体须携手相爱,发挥自己的专长来为自己赢得下一张新船票,关于纸媒在完整的逻辑、高质量的专业操作和克制的文本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已不想多言,笔者就此还想另外补充几点建言:1、“立体化”生产流程。传统的纸媒采编可以称为“平行式”采编流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应打造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立体化”流程。传统流程中原本互相平行的三个采编流程会全都汇集到一个“资源融合平台”,然后重新打散分流,各自编辑、发布,而非现在的报、网呈现内容同质化,只是内容间的互相搬运而已。2、媒介与读者间的关系。按照报纸通常将受众称之为“读者”的逻辑,意味着媒体与受众之间只仅有信息消费的一层利益关系,这无疑是一种俯视姿态。而更准确的表述或许应该是消费者,如此才能更贴近互联网的“服务性”思维。从而变俯视为仰视,连接、互动、扩展社群,形成新媒体平台的忠实粉丝圈子。3、关于交互的技术花样。《洛杉矶时报》近年来的几次“变革”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其一,开始发表电脑生成的新闻报道;其二,网站“变脸”,编辑替读者写好分享至朋友圈的140字Twitter文字,彻底地做到用技术手段解决编辑及受众的“懒人思维”。

上一条:黄页涉足O2O行业:上演一场互联网式借尸还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