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数字游戏”有待终结 “海淘”不那么简单
2017-06-15 212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中国消费者的网购信心越来越足,而受此影响,购物网站应该降低对“价格战”的依赖度。事实上,随着各种成本的日渐增长,“烧钱”已非企业发展长久之计。而当各种网站都打出“全网最低”的旗号时,消费者不得不花费更大的功夫去辨别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实惠,繁琐之下,消费者难免对只会打“价格战”的网站产生“审美疲劳”。在实体经济时代,“价格战”中一些名不副实的营销往往被消费者批评为“数字游戏”。而在网络营销时代,随着各个电商大佬确定市场地位后,老调重弹的“数字游戏”毫无疑问也会被市场淘汰。
记者注意到,普华永道的调查还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网购的新需求。比如,手机购物在中国内地更受欢迎,因为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超过宽带的铺设速度。再比如,类似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内地消费者的网购习惯。数据显示,中国的网上购物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高达90%,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社交媒体对网友们的购物决策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正因为此,支付和营销方式的创新被认为是网络购物吸引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眼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使得很多企业开始了“支付大战”,如何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网络购物在支付方式上再次取得突破,值得各家支付企业思考。二维码、指纹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虽然已拥有不少粉丝,但在安全性、普及性方面还有待提升。而在营销方面,社交媒体虽然人气很旺,但监管部门如何审核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如何应对网友们发布的“负面信息”,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爷爷奶奶”们潜力不小
与实体商店通过提高客单价格、挖掘潜在消费者来实现更大收益一样,网络购物同样可以在这些方面创造更大价值。在淘宝网与国内最大市场研究公司CTR发布的《中国消费风向标报告2012》中,记者发现,一些原先被网络市场认为“不太可能”的消费现象,恰恰成了最新的市场风向。如果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绝对是在后“价格战”时代推动网络购物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消费风向标报告2012》显示,2009年至2011年三年中,前往超市和商场的消费者数量趋于平稳,但网购的消费者数量却在快速增长,像2011年上半年同比就上升了6%。网购用户的人群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重度和中度消费人群增加明显。所谓重度、中度消费人群,是指那些消费能力强劲、敢于在网上花大价钱买东西的消费者。这一结论从淘宝网的数据中也得到印证:2011年,淘宝网年度消费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用户数,同比增长了82.8%,金额在1000元至1万元之间的增长了64.7%。
经常被忽略的老年市场或许是网购的下一片“蓝海”。在人们的印象中,网购消费的主流人群,应该是活跃度和经济基础都处于最佳状态的25岁至45岁的用户。但《中国消费风向标报告2012》统计发现,自2010年来,无论是上了年纪的网购消费者人数还是老年用品的成交金额,每年都以超过200%的幅度高速增长。其中,最受欢迎的老年网购商品是皮衣、休闲裤、高板鞋等看起来一点也不落伍的商品,购买这类产品的人数去年同比增长近5倍。
可见,网络营销在“价格战”之外,也可以根据新的消费对象和消费能力调整营销方式。除了可以增加针对中老年人的商品、服务和广告信息外,也不妨引入更多适合他们的销售模式。前不久,奥迪新A6L首发时首次采用了天猫最新的视频购物技术,用直观的视频展示吸引消费者。从天猫的交易情况看,依托新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了“线上预付订金、线下提车”的购车方式。如果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线上购物互动服务,无疑能更快地开辟出这片“蓝海”。
“海淘”不那么简单
“海淘”是最近一年兴起的网购消费潮流,指用户不依赖代购商家,直接去境外网购淘货。受关税、物流、渠道成本等影响,不少商品在海外的售价要比境内市场便宜,于是很多网友用“海淘”方式购买商品。那些提供“海淘”服务的网站或网店,并不像一些个人买家用逃税等方式低价销售产品,而是在依法缴纳税收后,在采购成本、物流和渠道成本上做文章,为网购者提供价格有优势的商品。于是,一些网站也看中“海淘”的潜力,希望能把“海淘”作为下一个发力点。但从支付宝近期发布的“海淘”用户消费数据看,通过“海淘”吸引消费者也要先摸准消费者的喜好。
支付宝是国内最早支持用户使用人民币“海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覆盖的海外商家超过600家,涉及全球34个国家地区,但从实际消费情况看,“海淘”消费者最喜欢欧美地区和日韩地区的产品。这一数据对网站选择商品来源和种类具有参考价值。支付宝还发现,“海淘”在年龄构成方面与国内网购有着明显的区别:近七成为“80后”,比境内网购的“80后”用户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90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人群占比也很高,达到12%;相比之下,40岁以上的“海淘”用户就少得多,不到5%。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海淘”可以淘到很多超值商品,但它同时是一个复杂的网购过程,相比境内网购,不仅要求用户有丰富的网购经验,还要具备较完备的关税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能力等。对网站来说,如果想与海外网站进行“海淘”合作,或者直接引入“海淘”模式,如何简化流程、增加服务的便捷性,将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法宝。
还需要关注的是,“海淘”未必能带来明显的收益。据了解,“海淘”的产品普遍比国内售价便宜1/3,但“海淘”用户很少盲目血拼。支付宝统计显示,超过八成“海淘”用户的单笔消费不超过500元人民币,只有5%左右的“海淘”用户,单笔消费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这表明“海淘”用户普遍理性,加上“海淘”消费存在退换货困难等风险,所以许多用户对大额“海淘”表现得非常谨慎。业内人士认为,“海淘”确实能吸引消费者,但未必能带来诱人的回报。如何平衡境外购和境内购的关系,如何在高人气和高利润中做出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有关网站的未来命运。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