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西方直销银行如何将客户变成脑残粉

收益高,操作又快又无需动脑,服务贴心,真是无法抗拒。前几天,一位旅居法国的好友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随附一张已经为他翻译成中文的银行账单。我这位朋友是ING Direct不折不扣的忠实客户。用时髦话说,就是脑残粉。这家ING Direct,是荷兰国际集团在1997年设立的直销银行品牌。作为全球最知名、最成功的直销银行之一,ING Direct有着银行界沃尔玛的称号,在欧洲和北美多个国家都已开设分支机构。所谓直销银行,是指不设立物理网点,而通过电话、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等线上媒介,实现业务中心和客户直接往来的银行。由于摆脱了物理网点,节省了大量的固定投资,同时缩小了人力支出。因此,对于银行来说,直销银行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经营成本。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调查指出,传统银行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是250美元,而直销银行的获客成本只需75美元。相比目前已经普遍存在的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的特点就是更加精细化,更加独立化从产品上,只针对特定群体,提供非常有限的、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从架构上,有些直销银行甚至能脱离母行,成为独立的法人。对比之下,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只是笼统地将银行的线下业务不加以选择地搬到网上,简单粗暴。招商证券曾经对ING Direct的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师们发现,ING Direct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有自知之明。这家银行的高管知道自身资源有限,因此不强求自己能满足所有客户、所有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反,他们明确将客户锁定在不太富有,也不需要太多的金融服务的群体。从规模上看,这类群体数量庞大,有广阔的市场机会。这些客户希望看到的产品和服务业很明确,就是较高收益,以及操作省时、省事正如我的朋友所说,不需要动脑。确定了目标客户后,ING Direct大幅收缩产品线,剔除个性化的产品,推出省时、省事的标准化产品。有多省事?招商证券举例,以ING Direct推出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为例,最高贷款额度200万美元,而申请流程完全可以在网络上自助完成,平均耗时只需要7分钟。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为了尽量保持客户群体的同质性,ING Direct不惜每年清理掉大约3500名喜欢用个性化产品的客户。这家银行的高管曾经任性地说,如果客户不符合ING Direct的标准,那么他们可以去其他能满足他们需要的银行那儿,但ING Direct不能为了满足他们而无节制地扩张和增加成本。当然,ING Direct也并非如他们高管说得一样傲娇。在客户体验上,除了尽量将操作流程做到省时、省事,还会做出各种贴心的举动逢年过节给客户寄点小礼品,为不同国籍的客户寄送翻译好的账单和产品目录。而在线下,尽管ING Direct不设实体经营网点,但却开设了很多家咖啡馆。据招商证券介绍,银行将咖啡馆的店员培训为金融顾问,能够以通俗易懂的交流方式,为客户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建议。同时,客户和潜在客户可以在喝咖啡和上网的过程中,向店员提出开设账户或者任何产品。客户的口耳相传是ING Direct的营销策略之一。招商证券调研发现,ING Direct高达40%的新增客户都是来自于老客户的推荐,因此展业成本大幅降低。回到我国,自从2013年9月北京银行设立了国内首家直销银行起,一年半的时间内,已有近20家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设立了直销银行。然而,包括业内分析师以及我身边的朋友,甚至部分银行人士自己认为,国内大多数直销银行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还在模仿互联网公司,但辨识度不高,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没有太大差别,缺乏增量价值。对于未来国内直销银行的金融产品数量和标准的趋势,招商证券认为,这与直销银行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关。如果直销银行作为传统银行本身的部门存在,传统银行自身有足够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直销银行客户的需求,直销银行更多地将体现为渠道的价值,而直销银行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果直销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存在,则直销银行出于成本控制,会更多地往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会简单化。此外,在当前国内存款利率上限未放开的情况下,直销银行的竞争主要聚焦于如何给活期储蓄提供更多的便利,通过理财产品、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活期存款等方式灵活设计金融产品,为客户资金在闲置期间提供更高的收益回报。(来源:腾讯财经;文/王安安;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上一条:如何调动众筹支持者进行市场营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