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温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6-06-21 451
操作说明:
耳温计使用时一定要尽量深入到耳道,让测温器能够看到耳膜,测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这样的误差是很小的,对于幼儿尝试稍微将耳廓后拉,再插入测温器;如果每次深入的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会大大影响精度,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不熟练,往往测试的是耳廓的温度,不是耳膜的温度,因此每次测试的结果感觉误差很大,其实是方法不正确。
操作步骤:
1、将温度计从盒中取出,并装上一个耳套。
2、按VO键启动机器,把探头轻柔缓慢地伸入耳道,确保探头方向在正确测量的位置上。
3、按下,然后松开“start”按钮。Start按钮上方的绿色Exactemp灯开始闪烁,显示正确的探头就位。等待听见提示音以及绿色Exactemp灯信号固定不动,表示已经以正确的方式结束测量,可以拿下体温计,读数。
4、按住“VO”按钮,直到显示“1MEW”,可以依次显示最近八次测量的温度。
5、耳温计关闭时,按住“VO”按钮约5秒钟(会出现OFF)提示或者不进行操作机器会自动关机。
注意事项:
·请不要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只耳朵频繁测量,因为摩擦以及手温会导致结果有误差。左右耳测量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按照固定时间测量同一只耳朵。
·此物有工作温度,如果开机出现“ERR”,说明它冷,捂暖了再用。
·侧卧的时候被压住的耳朵耳温会比较高,需要测量另一只耳朵。
·避免运动后或能使体温上升的活动之后测量。
请被测量的大小童鞋保持耳道清洁....
-
如何选择宝宝睡袋?几款知名婴儿睡袋推荐
睡袋,说白了就是从包布(襁褓)到被子的过渡。由于婴儿在各个时期的活动能力不同,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睡袋款式。但是,真心不是每个宝宝都接受同一款睡袋。根据娃的个性、月龄等,睡袋的选择会有所差别。 0-3个月 身体特点:抓脸、吐奶、喜欢被包裹 推荐:美国aden+anais经典多功能襁褓包巾 参考价格:355元/4条 包巾采用的是100%muslin棉,没有任何化纤成分,保暖透气,纯净温软。这种材质的最大好处是,你洗的越多,包巾会越柔软,因为在晾晒的过程中,空气对这种材质起到了独特的膨胀软化作用。 PS:Muslin是一种天然棉布,通过独特的编织技法,制作出能够使空气自由流通的平纹细布。 Muslin棉质地轻盈,保暖透气,适用于任何季节。Muslin棉制纱布拥有的极致柔软度、超强透气性与可延展性帮助宝宝调节体温,确保宝宝温暖舒适。 头三个月的宝贝,睡觉只用包被(襁褓)。所以,两盒aden+anais的纱布襁褓,一共8条就足够用了。 朋友也给过有魔术贴的包裹式襁褓,但是实际使用起来,撕开魔术贴的声音较大,也不太容易撕,而且包裹得不紧实,反而不好,就放弃了。 3-6个月 身体特点:更多使用手脚感知世界、开始睡眠训练、吐奶减少 推荐:aden+anais加厚muslin棉纱布睡袋 参考价格:328元 宝贝三个多月的时候,为了大人的夜生活,可以开始给宝贝做睡眠训练。为了防止冻醒或者汗醒,要根据夜间温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搭配。温度高的时候,穿短袖睡袋。多数时候里面穿长袖短裤连体衣(不连体的,一抱就往上缩,很纠结)。很热的时候里面穿短袖连体衣。温差大的时候,半夜再加一个aden+anais的四层纱布毯子。 aden+anais经典梦乡盖被 参考价格:253元 材质是100%竹棉,吸湿性强,透气性好,符合热舒适的特点。竹棉产品亲肤性优良,触感柔软,肤感舒爽。竹棉制品蓬松轻盈,润滑而细腻,柔软而清爽,具有棉一样的柔软感,丝绸一样的滑爽感,柔软贴身,亲和肌肤,悬垂性好,给人一种零压力的舒适度。 6-12个月 身体特点:会翻身会坐、渐渐会爬、特别想站起来 推荐:英国grobag睡袋6~18个月 参考价格:389元 材质采用100%纯棉,纯植物纤维,无营养成分,不易滋生细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干爽吸汗,柔肤舒适。 包装内有一张显示室内温度的卡片,还有一个表格,告诉你什么温度穿什么睡觉,感觉逼格挺高。最实用的是睡袋屁股上有个魔术贴封口的洞,如果娃在外面睡着了,放上汽车座椅也能系好安全带。 PS:宝宝睡袋大都是无袖设计,是为了保证合适睡眠温度,防止过热危险。胳膊在外的包裹式穿法为较大婴儿提供更多活动自由外,小肚肚亦得到保暖照顾。 1岁以后 身体特点:娃渐渐会自己拉拉链、走路、上厕所 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不同触感的材质,只要安全、透气,都是好的选择。但是,从宝妈的角度来说,好洗好抱才是关键。像是蚕丝内里的床品,盖得再舒服,都不行,因为没法洗呀! 推荐:深圳Purcotton/全棉时代婴幼儿纱布长袍睡袋 参考价格:310元 孩子大了以后,信封式的睡袋是不错的选择。小时候,解扣子换尿布太痛苦。娃大了半夜不用换纸尿裤,就可以考虑信封式的睡袋,比如这款全棉时代的,袖子可拆卸,还真是蛮贴心的。 材质是100%精梳棉双层纱布面料,棉纤维的中空多孔结构让棉制品具有透气性和温暖性;含水率始终保持8%左右适应人体舒适湿度。 等到孩子再大点,分脚式睡衣就有它的优势了。孩子可以自己起来上厕所,早上起床活动也不会冷。大多数分腿睡袋是露脚的,如果家里铺地砖地板,露脚是相对防滑的。 推荐:Bernice&Martin/伯斯马丁全棉四层分腿睡袋 参考价格:165元 材质也是100%muslin棉的。 德国Sonnenstrick纯有机棉针织睡袋
-
骨瓷与其他陶瓷制品的区别
一、低骨瓷 低骨瓷,是新开发出来的瓷种,与骨质瓷有几分血缘关系。一般原料中含10%骨粉的瓷器则可称为低骨瓷,而正骨瓷普遍含40%左右骨粉。 1、骨粉含量:一般含10%的骨粉就可称低骨瓷,而高骨瓷需要含30%以上。 2、烧制:高骨瓷是需要两次烧制,而低骨瓷只需一次烧成。 3、上釉:高骨瓷在产品素烧后,通过喷枪上釉;低骨瓷只需将泥坯整个浸入釉中,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4、产品强度:低骨瓷强度高,细密坚硬不易磨损及破裂、180℃与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适合用洗碗机。 5、价格:低骨瓷价格比骨质瓷便宜不少,适用于中端酒店前厅的摆台,高档酒店的摆台和厨房。 二、新骨瓷 新骨瓷,一般叫做 New Bone,其原本是普通高白瓷的一种,成分里氧化钙的含量比普通瓷稍高一点,有一定透光性,精明的厂家就给起了一个攀龙附凤的名字,叫新骨瓷。 新骨瓷和骨质瓷(骨瓷)的区别: 原料:骨瓷中加入了40%以上的骨粉,新骨瓷中没有添加骨粉; 烧制方法:骨瓷采用2次烧成,新骨瓷采用一次烧成; 外观:骨瓷比新骨瓷白度柔和,透明度高,瓷质更轻,外观远远好于新骨瓷; 声音:把骨瓷托在手心中,拿个笔或者小棍子敲打下骨瓷碗会发出如钟声似地响声; 总之,新骨瓷不是骨瓷的新品种,而是借起名而已。 三、骨瓷和普通陶瓷 成分不同 陶瓷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骨瓷是一种高档的瓷器,它是在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瓷土中加入食草动物骨粉作为原料并以磷酸钙为溶剂烧制而成的,其骨粉含量不得低于40%。而骨粉用牛、羊、猪骨等食草性动物,以牛骨为佳。 烧制过程不同 普通陶瓷大多数都是一次烧制而成。骨瓷要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 四、骨瓷和青花瓷 青花瓷指的是瓷器的装饰方法,是景德镇的一种釉下装饰方法 骨瓷指的是瓷器的材质,指的是瓷土里面掺了动物的骨灰。 理论上来说骨瓷也可以用青花来装饰的,但是由于骨瓷本身就比较贵,烧制青花瓷需要很高的温度,容易造成骨瓷的不合格率增加,特别是唐山和潮州的瓷土,都是中温瓷,如果烧制高温肯定会破的,所以没有人用青花去装饰骨瓷。骨瓷即使是青花的也是釉中彩的,是仿的,不是真正的青花瓷。 综述: 低骨瓷:和骨瓷有血缘关系(10%骨粉;一次烧成)。 合成骨瓷:合成骨粉代替牛骨粉,可以称为骨瓷。 新骨瓷:和骨瓷没有关系(0骨粉;一次烧成)。 普通瓷:瓷土为原料;一次烧成的日用瓷器。 青花瓷:不可同日而语。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