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新兴市场探寻之路
2017-06-01 115
WE+ 加速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化之路
高投入、低利润、传统平台垄断市场以及消费者期待越来越高,全球电商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中国跨境电商们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团队不稳定以及过度依赖传统平台成为目前大部分中国跨境电商所面对的瓶颈根源所在。
电商竞争的本质不在于市场有多大,而在于竞争有多大,与传统优势平台相比,新兴市场所面对的竞争就小了许多。“当决定进入这些新的平台,一定要快速而精准,在别人进入之前,先占据住理想的市场份额”,在聊到新平台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时,ESG中国地区负责人陈婷婷(Christine)表示:“如东南亚的Lazada和Qoo10,日本的Rakuten,法国Priceminister,美国Newegg以及南美Linio等新兴市场的优质平台都是走出跨境2.0时代困境的最佳选择。
进入这些新兴市场,必然会面对例如本地化的支付方式、物流解决方案、退换货服务、本地化的语言支持以及平台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中国跨境电商的痛点,ESG成立了“WE+”,旨在帮助全球跨境电商卖家迅速打开海外市场渠道,真正实现货销全球,货通全球。
Christine表示:“WE+ 除了帮助中国跨境电商通过ESG特有的绿色通道快速入驻到全球各大电商平台之外,还能够为大家带来平台培训和操作、物流、支付、RMA、产品的包装及描述、品牌营销、金融服务以及所有卖家最关心的平台促销资源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东南亚市场机会巨大
年销售额10亿美金、每月独立访客5千5百万、超过1千2百万的Facebook粉丝数量,作为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霸主---Lazada这几年的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奇。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以及新加坡6大站点的共同发力,不仅巩固了其在东南亚的领先地位,且将建立的端对端电商生态系统,将快速的推动跨境电商在东南亚的发展。
互联网、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普及与线下购物环境的匮乏,使得电商在东南亚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巨大、竞争相对不算激烈的东南亚市场,对于拥有着丰富产品资源与价格优势的中国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机遇。随着物流、支付以及本地化服务等东南亚跨境电商的痛点相继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相信中国的跨境电商将会在东南亚市场迅速取得非常好的市场份额,令人期待。
探索神秘的新加坡市场
Qoo10作为新加坡最大的电商平台却不被中国跨境电商所熟知,这个由eBay和Gmarket合资的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相继推出了新加坡,日本,印尼,马来西亚以及香港等多个站点。2012年Gmarket改名为Qoo10,开始着力发展东南亚跨境电商。
在介绍Qoo10时,ESG Qoo10项目负责人Nikko说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探索”。“Q代表的就是quest(探索),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来说,不管是新加坡市场还是Qoo10平台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但是面对着消费者购买力极强的新加坡蓝海市场,Qoo10凭借着持续增长的客户数量、强大的社交媒体推广、丰富的平台促销资源、新品牌的大力扶持计划以及领先的后台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的平台优势为中国跨境电商进入新加坡市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
2015,新蛋的全球化进程
作为美国最大的3C电子类电商平台,曾多次被权威媒体评选为全美最佳购物平台,Newegg并没有受到中国跨境电商们的高度关注。在谈及Newegg在2014年取得的成绩以及2015年的发展战略时,来自Newegg的Nick表示,在2015年,Newegg要做到将更多的优质服务带到全球,实现Newegg的平台全球化目标。
“更多的本地化客户团队,更完善的物流和仓配渠道,移动端的全力布局,社交媒体营销的精准度大幅提升,更多的API后台对接,这一些列的举措都是Newegg平台全球化进程中所作出的快速应变”。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