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上海自贸区跨境支付“在路上”

上月,关于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政策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落地。制度红利下,机构参与热情被瞬间点燃。然而,一个月过去了,较之政策落地当日的签约场面,相关业务的进展情况却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快。产业链尚未打通“现在是尝试阶段,从电商的角度来看,跨境支付还没有真正的开展起来。”对于总体实施进度,电子商务观察者、万擎咨询CEO鲁振旺这样形容。按照政策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开展人民币支付业务,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的同时,赋予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大的发挥空间,即依托互联网,为境内外收付款人之间真实交易需要转移人民币资金提供的支付服务。业务启动当日,上海银联电子支付、通联支付、东方电子支付、快钱支付、盛付通等5家支付机构分别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以及5家特约商户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并由上海银联电子支付现场发起了一笔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一时间,跨境支付的概念风生水起,一方面是上海持牌(互联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为了不与机遇失之交臂,全国范围内暂时未能参与试点的持牌支付机构也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机会加入其中,如在自贸区设立分公司等。现在,距离政策发布已经过去一个月,从业务开展的进度来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动作并不算迅速。“目前处在技术准备阶段,包括与相关银行的对接、协调等。”参与首批签约的一家支付机构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介绍说,已经有了一些明确的合作商户,但实际的操作业务还要一定时间。这并非含糊其辞。在业内看来,尽管有政策的指引,但操作层面的难点尚存。“作为一项新的领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鉴,例如用什么类型的账户来执行,开立的账户是不是能实时完成跨境支付,以及如何与企业、商户对接等等,都是业务难点所在。”瑞银信战略发展中心总监梁宪平表示。与此同时,销售结汇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跨境支付涉及商品,但目前销售商品的组织很难和跨境支付融合起来,海外贸易普遍通过国际信用卡的方式,而采用跨境支付,更多的需要与商务系统打通,解决销售结汇的问题。”鲁振旺介绍说,“很多交易还是没办法与国外的电商交易融合,因为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种类并不多,而且市场还要受制于货物流链条的影响,因此,即使拿到了牌照,要做跨境电商、跨境支付的难度也很大。”据他介绍,目前国外的一些电商平台也可以接入跨境支付,比如亚马逊,支付可通过国际信用卡完成,他们接入跨境第三方支付的动力并不大,“对于国外电商而言,需要在中文版的网页上再增加一个新的支付链接,而且将涉及关税问题、汇率问题等等,其中,海关的监管很重要。”鲁振旺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和海关打通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整体而言,“支付机构跨境支付的产业链似乎没有完全打通,生存环境还有待完善”是受访人士持有的一致看法。而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在加快推进业务进展的同时,风险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警惕业务风险业界普遍认为,跨境业务的产业链主要参与方涉及商户、支付公司,卡组织以及银行,业务大类上分为资金入境服务和资金出境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交易需求巨大,在自贸区“试点”范围之外,支付机构变向进行跨境支付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将一批小的跨境支付交易汇总起来,代理客户到银行换汇。据央行统计,2013年1-10月,上海辖内88家银行中共有78家报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业务量共计6845亿元,其中10月增量899亿元。或许是基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决策者希望引导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联手推进业务,其中,合规经营成为关注焦点。“最为关键的是真实的贸易背景。”谈到业务风险,梁宪平直言,“这是监管层的一个主要关注点,跨境支付的参与对象众多,对于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交易的合法性等方面需要严格审核。”据了解,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政策落地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旨在建立与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对此,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自贸试验区业务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要全面履行《反洗钱法》规定的各项反洗钱义务,做好客户身份识别,按规定上报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切实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同时,要结合自贸试验区特点,加强跨境业务、创新业务的反洗钱工作,完善跨境业务洗钱风险管理,建立创新业务反洗钱评审机制。而在梁宪平看来,除了落实监管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还要从自身的角度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比如制定一套完整的监控流程,从理论模型到实施过程,真实性都需要有一个考察、监测机制。”

上一条:跨境进口电商一周猛料:进口液态奶又出事!跨境电商卖家年终陷纸箱烦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