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浅析: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新风口

我国检测认证行业起步很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检测认证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据国家认监委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检测认证行业的交易规模达到2105亿元,2015年预计将超过2574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检测认证行业市场规模将呈高速增长趋势。同时,从2014年初我国检测认证行业开启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国有、民营、外资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竞争态势将日益加剧。  伴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变革传统行业,提升传统行业的交易模式、运营效率和组织形态。检测认证行业,无疑也将搭乘上这班高速列车,打破行业原有的行业交易模式、管理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切入,提升行业整体运营效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成熟的技术和模式,不断加速检测认证行业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程度。  一、检测认证行业的“阿里巴巴”  2013年7月,阿里巴巴筹划已久的检测认证平台上线,陆续和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德国莱茵TÜV集团(TUV莱茵)、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德凯国际检验集团(DEKRA)、中检集团(CQC)等国内外知名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各机构可自行上传和调整相关服务。阿里巴巴检测频道服务范围涉及产品检测、产品认证、体系认证等服务,虽然和几家检测认证集团合作,但是能够提供的服务却十分有限,整个频道的交易量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服务的广度:阿里巴巴检测频道,主要以阿里平台上聚集的中小制造型、外贸型企业为主,主要面向纺织品、电子电器、玩具、机械、医疗保健等产品,平台服务的广度有限,服务价格也相对较高;  2.服务的深度:阿里巴巴检测频道,目前主要解决检测认证服务的购买问题,检测认证服务的事前咨询、事中沟通、事后评价等环节缺失,很难有效的维系和客户的关系,服务的深度不够;  3.服务的模式:阿里平台上的企业在购买检测认证服务时,可通过阿里旺旺和电话沟通,即使是国际知名检测机构,也很难有专业客服人员,实时在线解答企业的问题,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很难保证。  阿里检测认证平台的初衷,是在相对透明的情况下,缩短的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在购买检测认证服务的决策周期,让企业更高效的完成检测认证服务。但一直以来,阿里检测认证平台缺乏有效的运营,合作的检测认证机构数量、可提供的检测认证服务、已产生的检测交易服务的体量都很小。  检测认证行业也有相关从业者试图去打造检测认证行业的“阿里巴巴”,但一直以来,很少能有所突破。整体而言,我国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种形态:  1.行业门户:检测认证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中认网,是国家认监委旗下的专业门户网站,主要还是以发布行业的政策法规、实时热点资讯、检测认证知识为主;  2.行业论坛:检测认证行业最大的论坛-检测认证网,主要以行业资讯和技术交流为主,同时收录了大量实验室信息和实验室人员常用的专业数据;  3.黄页类电商平台(电商1.0版本):黄页类电商平台,主要还是以展示各个检测认证机构基本信息为主,内容涉及行业资讯和电商1.0时代的交易服务(委托检测认证服务),仍未从根本上提升检测认证服务的交易效率和服务水平,这是检测认证行业网站的主要形态。  4.交易类电商平台(电商2.0版本):全国首家检测认证全行业服务平台-有测网,成立于2014年10月,其以检测认证深度交易服务为切入点,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专业化的检测认证咨询、交易、评价及技术咨询服务,未来将全面覆盖产品检测、产品认证、体系认证、计量、检验检疫等服务。  基于检测认证深度交易服务的电商平台,无疑将成为检测认证行业的“阿里巴巴”,这是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一大风口。行业电商2.0化、产业互联网化,可以从根本上打破检测认证行业渠道封闭的现状,提供专业的检测认证咨询服务(包含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缩短检测认证服务决策周期、提升行业交易效率、提升检测认证服务满意度,推动检测认证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  二、云服务,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加速器"  笔者认为,一切不以提升产业链效率的“互联网+”都是耍流氓,在我国的检测认证行业尤为如此。  单纯的解决检测认证服务的交易问题,只能缩短检测认证服务的决策周期和提升检测认证服务的服务质量。基于弱关系、低频次、强服务、去中介化的检测认证行业交易类电商平台,仍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检测认证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首先,检测认证服务交易流程长,涉及环节多,依靠单一电商平台,很难有效保障检测认证的周期和服务的透明度,其次,低效率的检测认证内部管理,极大的降低了检测认证服务的满意度和行业整体运营效率。检测认证云服务平台的出现,将成为检测认证行业产业链提升的"加速器"。  那么,目前我国检测认证行业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主要有哪些类型?  1.区域性服务平台:这类平台集中体现在各省市的科技部门的“检测认证(科技)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各省市的企业,初衷是解决各类企业的产品检测认证服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等。但是笔者观察下来,这类平台基本上就是个摆设,鲜有企业在此类平台上寻找相关服务;  2.功能性内部管理系统:这类系统主要以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主,基本上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检测认证机构均具有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各家的情况不一而足,但基本上是封闭的内部系统,不对外部企业开放。外资检测认证机构的管理系统明显优于民营检测认证机构;  3.从产业链角度切入的云服务平台:目前国内检测认证行业鲜有该类云服务平台。检测认证云服务平台,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切入,充分顺应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趋势,从检测认证机构和检测认证服务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有所突破,目前有测网正在做这方面的布局。  从我国检测认证行业的行业现状来看,提供基于检测认证机构内部管理、设备管理、客户管理、交易服务、知识仓库、证书查询、数据分析、业务上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检测认证行业云服务平台,才能深入检测认证行业产业链,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检测认证机构内部管理能力,提升检测认证机构服务能力。检测认证行业云服务平台,无疑是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  三、大数据,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新未来  目前各个国家的产品检测认证,还是依托各个国家或地区指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协会标准来执行。各个国家的标准很难统一,且目前部分国家的检测认证标准并未和其他国家互认可,这其中就包含中国。未来依托大数据技术应用,完全有可能颠覆传统检测认证行业,无论是各个检测认证标准的制定,还是产品检测认证的结果。未来检测认证行业的检测标准完全有可能是依据检测认证行业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行业/协会标准。检测认证行业也从原来静态的“强制”标准,变成动态的行业数据结果,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从产品原材料采购、产品原材料检测、产品设计、产品改进、产品检测、产品售后、产品质量监测、产品抽检等各个方面的大数据采集和处理,将成为未来影响检测认证行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国内外各类检测认证标准、检测报告/认证证书数据、检测认证服务交易数据、检测认证实验室分布数据等等,是检测认证行业大数据化的很好切入点。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认证,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质量监测,基于大数据的实验室业务布局,基于大数据的产业链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新未来。但是在目前的检测认证信息化程度、互联网化程度和市场诚信体系的缺失的情况下,还很难做到。  基于深度交易服务的电商平台,基于提升产业链效率的云服务,基于产品质量安全的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云)服务、(大)数据,将成为我国检测认证行业“互联网+”的风口。从电商平台到云服务,从云服务再到大数据,渐次递进,检测认证行业急不来,也很难跨越式发展。(来源:B2B行业资讯 文/有测网联合创始人阿木;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上一条:千年紫砂魅力启航 网库集团喀左携手共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