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浅析:衢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思考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和城市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把“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作为重点推进的六大消费之首。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巨大、商机诸多,正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加快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阵地新重点。为更好地抢抓机遇,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商务局、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市电子商务协会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近年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据统计,2013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达3.1万家,农村网民达1.8亿,占我国网民的30%左右。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向农村延伸速度加快,潜力巨大。  (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运行呈现新特点  一是交易活跃,交易额不断放大。2013年,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夏冬两季农产品网上交易会,交易额达839.33亿元。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三部门举办的各大交易会中,农产品网上交易总额约占总交易额的二分之一。  二是农产品网络零售模式不断创新,生鲜农产品异军突起。2013年,生鲜农产品成为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203.9万个,交易额超过500亿元。京东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按照阿里集团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生鲜农产品交易前景广阔。  三是农产品网上交易领域不断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的范畴扩大到酒类、农产品、林产品、牧渔产品等10多个行业。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逐渐成熟,交易品种跨越多个领域,交易市场不断增长。  四是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成为新亮点。期货交易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品种在不断增多,交易额也在节节攀升。2013年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品种达到16个,交易额达31.53万亿元。  (二)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导向更加清晰  国家层面:2014年7月,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选部分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探索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浙江省层面:2014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今后“电商换市”的中心任务,在资金安排、工作指导和日常服务上予以充分体现。2013年4月,浙江省商务厅、财政厅、共青团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13〕44号),对电子商务进万村的思路、目标和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不断向好  电商巨头纷纷涉足农村农产品领域。阿里巴巴是典型代表。马云表示,阿里集团下步重点是推动海外业务和农村业务的发展。2014年10月,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将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计划在今后几年以推动农村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1/3强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公司内部已成立农村业务领导小组。阿里巴巴的动作,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正在将战略眼光投向农产品领域,也预示着农产品电商的巨大市场前景。  二、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农产品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潜力巨大。从调研走访情况看,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势头喜忧参半。  (一)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张,但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我市加强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45家,各类农民合作社5564个,家庭农场2456家。通过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切实提高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水平,有效改变了传统农业“低、小、散”的问题,有利于推进农业与企业主体对接,极大地便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从实际成效看,我市农业企业电商化进程迟缓,企业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足,“电商意识”亟需强化。    据调查,截止今年10月,我市在国内较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网店数在15000家左右,其中涉农网店数为2400家左右,涉农淘宝天猫店数共42家(其中旗舰店34家,专卖店2家,专营店6家)。2400家涉农网店中,多数仅把农产品销售作为店铺附带产品。这一点与相邻的丽水市存在较大差距,截止今年10月,丽水市涉农网店已达5500多家,其中月销售额达百万以上的企业有72家,年销售额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网店)达380余家,而我市月销售额达百万以上的企业仅27家。  (二)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产业标准化水平距离电商要求有差距  我市农产品主导产业资源丰富,全市已建成绿色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基地101.6万亩。已形成粮油、蔬菜、柑桔、畜禽、竹木、食用菌、茶叶、蜂产品、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拥有“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蜜产品之乡”等19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行动计划,已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浙江省著名商标32个、浙江名牌33个、无公害农产品209个、绿色食品77个、有机农产品32个、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农产品17个。    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以江山猕猴桃和蜂产品、柯城柑橘桔、衢江竹炭、龙游莲子、开化山珍、常山菌菇等为代表,全市已开始网络销售的农产品达275种,占69%,成效明显。据统计,在淘宝网上,我市涉农产品共有40000件左右,其中竹炭产品类6571件,水果蔬菜/水产肉类/蛋类10231件,坚果/土特产/粮油米面类4407件,滋补食品/干货类5711件,茶类/酒类共9051件(一件为一个链接)。农产品中,江山猕猴桃是最热的一款,淘宝销售网店已超过200家,其中皇冠店9家、钻级店67家、天猫店4家。    2013年,猕猴桃网销量达2.2万吨,销售额超2亿元,从今年情况看,销售量比去年增加30%。“江山猕猴桃”已经成为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一大知名品牌。但总体看,我市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种类偏少,与高标准、高品质的电商经营趋势尚有差距,龙头产品依旧过少。标准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产品编码化,并具有一定品牌效应。而我市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等制定不够,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索赔机制建设不够,交易各环节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三)基础平台基本建成,但服务体系建设功能性配套不完善  我市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基本建成。全市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65个,农业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产业(专业)技术服务联盟等也相继建成。电子商务平台方面,淘宝•特色中国衢州馆顺利开馆,成为以衢州为概念销售农特产品、旅游产品的互联网综合平台;茶业电子商务平台“搜搜茶”、粮食综合电子商务网“中国网上粮食市场”和菜价365-衢州网上买菜网、衢州农味网、衢报生活体验馆等,形成了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但与丽水市等兄弟市相比,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依然单薄,表现在:一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大量的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更新和普及,特别是乡镇一级网络传输线路不畅,出现信息传播断层现象,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    二是各涉农部门之间资源共享能力差。重复建设严重,对所收集、传播的农业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地区无法直达。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而且成本过高。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与损耗每单均价高达40元。四是本地农产品电商领军企业缺乏,像江山思远贸易、江山健康蜂业这样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带动当地农特产品开展全网营销,提升地方农特产品在网络品牌影响力的电商领军企业偏少。  (四)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但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为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各县(市、区)也分别安排5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出台了“电商换市”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电子商务发展。2013年度市本级兑现补助金额达800多万元。但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依旧极度缺乏。做电子商务不仅要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还要有营销手段,如网店美工、产品摄影、产品介绍、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活动策划,以及在QQ、微博、微信、论坛传播产品信息等等,都需要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人才,当前此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因衢州地域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待遇、企业文化等各种因素,技术人员流动频繁,造成广大电商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许多专业人才流向周边其他较发达的地市,尤其向杭州、金华流向的占多数。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对高级美工、优质客服人员的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领军型专业人才几乎没有。虽然我市的几家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的相关专业与课程,但课程内容设置、师资配备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  三、加快衢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能否抢抓机遇,加快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事关我市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坚持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电商换市”的中心任务,完善一个政策,构建两大体系,实施三大抓手,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提升壮大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完善一个政策,即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议市委市政府参照省里的“实施方案”,尽快制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好政策的推动力和引导力。因农村电子商务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市政府要理顺体制,部门联动,统一部署,进一步明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牵头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政策保障、服务保障和环境保障。  首先要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根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电商产业基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及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者通过开设网店等方式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业经纪人等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支持涉农网商进一步转型发展。对电子商务企业向农民直接购进农产品进行销售的执行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等相关政策,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网店建设、仓储物流、市场推广、代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发挥农信机构的金融服务作用,对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简便办理手续,并延长贷款年限。要加大对农村青年,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电子支付应用带头人的授信及贷款支持,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切实发挥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其次要给予项目优先支持。优先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仓储物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利用闲置厂房建设网商创业园,为当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等电商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功能,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网商进行重点孵化,努力培育一批在农村扎根的电子商务企业。鼓励电信运营商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产业基地、电商企业、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宽带资费给予优惠。  (二)构建两大体系,即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和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  1.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一是整合用好现有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淘宝特色中国衢州馆”、“淘宝特色中国龙游馆”建设为主要载体,扩大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龙游馆自2013年8月开馆以来,80%店铺以地方名特优农产品销售为主,仅今年3月份当月销售额420万元,位居全国特色馆第2位。另外,大力扶持衢州本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如搜搜茶、中粮网、农味网、365菜价网等发展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  二是积极创新生鲜农产品网上营销模式。引导我市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订”,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向电子商务化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引导电商企业和社区便利店等传统商贸企业合作,提升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客户体验度和服务水平。目前,浙江左邻右舍便利店已开展社区生鲜配送和衢州日报社“衢报生活体验馆”已开展相关业务。  三是策划开展季节性农产品网上促销。依托第三方网络团购促销平台、各大网络旅游平台,开展季节性特色农产品网上团购促销、组织发动网友线下走进特色家庭农场的旅游活动,“以游促商,线上线下互动”打造我市旅游电商特色,促进我市季节性特色农产品销售,培育一批季节性、固定式的家庭农场观光旅游项目,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影响力。  2.完善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快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实施进度,认真抓好工程的实施,全力建好市、县两级综合平台和区域中心建设。到2017年,各县(市、区)均建成150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市级层面建好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县级层面建设区域性运营服务中心,村级层面主要是依托“万村千乡”农村便利店、农信联社服务点、村邮站和农村创业青年,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另一方面,要尽快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光纤进村入户,支持农村电商创业园区提升带宽。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依托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银行卡助农服务点,为各类农村电商主体提供全程电子支付服务。  (三)实施三大抓手,即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平台建设和电商人才培训。  1.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抓好四个层面:①努力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面,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中全面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力争到2017年,80%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5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②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按照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名企、名品、名家”目标,实施电子商务农业“百强企业”工程,全市重点培育70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龙头企业。③加强衢州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围绕茶叶、山茶油、竹炭产品、蜂产品、旅游产品、蔬菜、水果等深化网络对接融合。④建立完善衢州农产品追溯系统,开发衢州农产品追溯页面,通过在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标签,消费者可进入页面,了解该产品的生长环境、生长记录及种养殖农户个人介绍。  2.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平台。一手抓电子商务村培育。选择一批条件具备的村,借鉴外地创建“淘宝村”经验,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网络创业,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产品质量管控、提供仓储物流等公共配套服务,促进网商在农村的集聚发展。一手抓乡镇电商创业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利用闲置厂房建设网商创业园,为当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摄影、仓储等电商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功能,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网商进行重点孵化,努力培育一批在农村扎根的电子商务企业。    3.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强化业务培训,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市、县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针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专业化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兼有电商理论和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针对知识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鼓励创新,示范带动。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吸引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回乡创业,鼓励一批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在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创业园和创业青年中树立一批典型,培育一批示范单位和个人。加大宣传力度,相关新闻单位、媒体要进一步梳理典型案例,将农村青年创业故事、企业发展经验、产业基地运营模式等进行大力宣传推广,积极营造农村电商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加强电商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强化电商行业内部沟通和互相学习,促进共赢发展。(来源:衢州市外商务局计财处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上一条:中国机床产业网落户沈阳 网库助力东北工业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