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爆炸声犹在耳畔,平衡车行业如今是否已“转危为安”?
2017-06-25 166
时隔一年,中国卖家如何看待“平衡车”,电商平台对其又是报以什么样的态度呢?
回顾:利益驱使安全隐患突显,库存滞销损失难以挽回出口电商品类开发是个持久战,一个好的热销品的出现往往令卖家趋之若鹜。以2015年大火的“平衡车”为例,由于其在海外一时兴起,国内部分嗅觉敏锐的卖家早先一步赚得盆满钵满,紧接着不少卖家开始重金布局海外仓,畅想圣诞购物季带来的另一波销售热潮。
然后,现实往往残酷。平衡车从“大火”到“大祸”似乎就在一夜之间。由于利润趋势,部分质量未达标的平衡车被推向市场,导致海外发生多起爆炸或是电池过热导致自燃等危险事件,引发了以电商平台为首的第一波禁令。紧随其后,线下实体店,航空公司,甚至于政府的“逐客令”接踵而至,其严重性不亚于今年三星Note7事件。
那么当时的卖家又是处于怎样水深火热的境地呢?某卖家告诉,自去年12月12日开始,其亚马逊美国站上平衡车的listing遭全部下架,仓库里有5000多库存,直至今年9月才收回尾款,损失惨重,而这仅仅是众多受影响卖家的简短缩影。
现状:行业标准推出,平台政策渐明在事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欧美相关组织机构对平衡车采取了更为严厉的质检措施,召回、销毁、二次禁令……行业以及跨境电商平台也在这一系列动作中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及行业标准设立。
据了解,目前平衡车行业多数以UL2272为安全质量标准,只要是满足该标准的几乎能代表其安全性,这也从各大平台的招商政策中可以体现。
了解到,作为第一个“封杀”平衡车的出口电商平台,亚马逊自今年6月开始就逐渐允许合规的平衡车上架,而根据目前官方后台显示(下图),只要满足相应的标准,提交资质是可以上架平衡车的。
除了亚马逊之外,速卖通、eBay和敦煌网对平衡车的态度与之前并没有做多大的调整。
速卖通:要求提交相应安全认证,企业资质,营业执照,平衡车商品使用的全球标准认证证书和签署承诺函。
敦煌网:资质认证,必须具有自主品牌或授权证明,或是相关专利证明,包括外观、商标、版权和技术实用新型等;其次,至少提供三项相关资质认证,包括CE、电池MSDS证书、UN电池认证和UL认证;必须海外备货,责任月纠纷率不高于6%,月退款率不高于9%。eBay:根据不同国家的准入标准制度而异。比如,安规测试认证标准:美国市场,FCC、UL、CEC(加州能效)、DoE(能效)、CP65(有害物质)、CPSC(有害物质);欧洲市场 ,CE LVD(低电压)、CE EMC(电磁兼容)、CE MD(机械)、CE EuP(能效)、CE R&TTE(无线电及通讯终端)、RoHS(有害物质)、REACH(化学物质)、WEEE(回收)、BS、GS;澳大利亚市场,SAA、C-tick、GEMS(能效)等。
针对平衡车类目,Wish则稍显慎重。平台相关人士表示,建议卖家不要销售,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有安全隐患类的产品,Wish平台是不允许销售的,比如儿童背带。不过该人士也表示,若是符合行业标准的,也可以申请入驻上架,但需要提前报备审批。
跨境电商平台已逐渐表示善意,行业是否也已跟着回暖呢?根据唯轮网5月调查的数据,以及“平衡车在线”老谢的介绍,目前整个平衡车行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老谢告诉,目前中国平衡车行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生存环境恶劣的局面,这与去年的多起安全事故不无关系;除此之外,同行低价劣质商品存在,恶意打击等不良行为也制约行业发展;同时,运营成本的居高不小,以及专利问题的存在和海外消费者对平衡车质量的无法判别及售后不健全等也是重要原因。据其介绍,目前全国仅20家左右的企业申请了UL2272认证。
上述卖家也表示,虽说外界环境显示该品类仍可继续销售,但她已选择放弃。她告诉,不做是因为担心市面上流通的不良品过多,且买家方面如果因此而产生“不行就退咯”的心理,造成高退货率也是没办法长期做下去的。”
在采访过程中,多数卖家也都表示,损失资金不少,在政策不明确前会选择不尝试该品类,或现阶段不考虑,待处理完海外库存后会转向其他品类的销售,甚至有可能转行。
未来:吃一堑需长一智 ,产品安全应高于一切虽然绝大部分卖家都已是“惊弓之鸟”,但仍有部分卖家表示继续坚持平衡车品类。其中绝大多数是资质达标,同时对该品类及市场做过一定风险评估的卖家。他们表示,更愿意尝试不稳定但存在机遇的行业,而有的是专注于做好产品,不惧外界变化的企业。
“我们更多的是深入研发节能安全的平衡车,并且,我们以海外分销的方式在目的国市场发展,因此去年的事件其实对我们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某专注意大利市场的中国卖家告诉。
同时,老谢也告诉,平衡车品类的卖家要有所突破,首先,产品应符合行业标准;其次,将安全问题重视起来;第三,尊重专利并争取突破;最后,该品类的发展也离不开各项法规的支持。他谈到,2016年注定是平衡车行业不平衡的一年,但古人有言,“无咎者,善补过也。”唯有不断地吸取教训,并进行改正,才能使该行业走向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