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电商“格格家”获A+轮亿元融资雷军跟投
2017-07-09 177
2016年10月9日,格格家宣布已完成A+轮由广发信德领投,顺为资本(雷军创办)、平安创投跟投的约1亿元人民币融资。
格格家成立于2015年3月份,定位高端用户、中产阶级,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格格家app、环球捕手等,是国内少有的专注于食品细分领域且可提供超过5000+SKU的食品公司。格格家上线一年多以来已经获得超过1000万优质用户,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300万,客单价超过230元,60天复购率超过50%。
格格家创始人李潇表示,在获得经纬创投天使轮融资、顺为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之后,格格家加强了食品产品品类的拓展、用户运营及团队建设,半年内月销售额增长超过400%,上述有效的措施使得格格家再次以自身成绩和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格格家联合创始人莫红辉表示,新一轮的融资将会主要用于建设更加完善的上游供应链,加强团队建设并优化产品结构,推出自有品牌以提升用户体验。
依托供应链优势,打造互联网高端食品公司
格格家专注打造食品一站式平台,目标成为渗透产业上下游闭环发展的互联网高端食品公司。“电商只是我们的一个渠道,格格家未来并不只是局限于打造一个电商平台,我们不是一家电商公司,我们是一家依托互联网发展的食品公司。未来我们将是自己掌握供应链资源、拥有自创或控股的核心品牌、有着大量内容制作与传播、以及拥有自身渠道的深度渗透产业上下游发展的互联网高端食品公司。”格格家创始人李潇在发布会上表示。
格格家依托优势的供应链资源,自身掌握供应链,并通过自创品牌或者控股品牌的方式打造品牌,包括自有品牌燕格格的打造,以及明星张亮合作的轻食补品牌和起泡酒品牌的控股,同时联合大量的内容制作与传播,以及公司三大核心渠道共同发力。格格家并非简单的以食品为切入口的电商平台,而将打造成一个超多亮点、拥有多个竞争优势的高端食品公司。
重心服务于26-35岁的中产女性,定位为高端食品平台的格格家月销过亿,平台用户超过1000万,月活跃用户数在300万以上。准确的平台定位,公司强大的团队实力还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是格格家成功的关键。格格家创始人丰富的海外供应链资源积累及公司招商团队的培养建设,促使格格家在产品方面拥有突出的供应链资源和竞选空间,有能力进行200:1的SKU挑选,并且保证有充足的货源支撑。
同时,致力于打造品牌人格化的形象,格格家超强IP——格格形象的打造为格格家获得了强有力的用户支持。格格拥有的26万高质量个人微信粉丝,以及格格家多平台1000万+的用户量。格格家+环球捕手+网红模式,这些构成了格格家高活跃度的有力保障。
同时,面对广阔的进口食品蓝海市场,李潇表示,庞大的市场需求并不能只依赖于某家电商平台,平台联合才是当下最正确的战略。在李潇看来,现下跨境电商平台竞争激烈,并不是一件坏事,恰巧有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规则建立,平台间更应该促进联系和交流。格格家清楚认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增强同行业的合作联系,完善市场机制,共同解决行业问题,打造良性生态循坏,是平台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品牌LOGO全新升级
格格家的众多用户中,超过90%为女性群体,成立之初沿用至今的格格动画形象深入人心,在初期为公司的品牌建立和提升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多拓展,已有的LOGO无法准确传达公司的形象,此次发布会格格家推出全新的企业LOGO。
新版logo去掉了原有的格格形象,改为形状色彩简洁的文字变大,更加直观、清晰。此次更换全新LOGO是格格家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品牌升级,通过推出全新品牌LOGO,格格家将围绕新的品牌文化进行全方面的系统调整,更改格格家LOGO和页面产品设计,传递格格家的核心理念。
业务优化升级,着重发展B2B与网红项目
品牌LOGO升级的同时,格格家业务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升级。格格家创始人莫红辉立足于公司现状,从平台供应形式、B2B业务规划、供应链技术输出以及网红供应链及代运营服务模式这四个角度进一步剖析公司未来规划。
未来,B2B与网红店都是格格家发展的重点。通过B2B平台打造,将格格家塑造成“吃货必备神器”以及“品牌商市场拓展通道”:未来能够为吃货提供多少食物,为商家提供多大的平台、以及为多大群体的网红实现变现,都是格格家在努力发展的目标。
对此,莫红辉介绍:“基于我们现有的强大供应链,我们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B2B和网红店将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我们将把格格家打造成为商家和网红们的一站式供货平台,为网红店提供一件代发无缝对接,提供实时平台库存同步查询,实施第三方平台订单推送和导入,同时提供供应商技术研发及产品供应链整体输出服务。网红需要的商品图片和资料都可以通过平台一键下载。”
同时关于格格家全方位发展的格局,莫红辉还介绍道:“未来格格家将会是掌握供应链资源、自有品牌、结合大量内容制作及传播渠道、以及自有三大核心渠道平台的全产业链发展的互联网高端食品公司。我们不仅和网红公司合作,拥有众多网红资源,在平台开展网红店业务,同时我们还有格格这个拥有26万高质量个人微信粉丝的超级IP,增加平台用户质量。同时我们接下来会加强明星跨界合作项目,除了现在已有的与谢霆锋、赵薇、那英、杜海涛、林依轮、蔡澜等明星的合作,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加强明星合作项目。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侧重点。”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