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淘品牌研究】韩都衣舍:供应链如何跟上互联网节奏?

▌领教导言互联网时代的服装行业近年来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目不暇接的变化和冲击,而韩都衣舍这个电商新秀在不断地给这个行业的传统卖家各种惊喜(小编注:多数惊喜恐怕都令传统卖家咬牙切齿)。这次他们带来的惊喜让我这个在IBM集成供应链事业部工作了11年的人直呼大胆和过瘾。这一场倒逼改革的玩法绝对值得关注,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因为它与行业无关,它是一场运营的创新。作为一个终端消费者,在个性化这个标签越来越受到喜爱的今天,我极度期待它的到来。在传统服装加工厂,一件衣服的生成由若干生产线组成,包括打版、裁剪、缝制、后整等工序。可作为一家互联网快时尚的服装品牌,韩都衣舍却欲在2015年推行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工业变革:将传统的生产线模块化切分,一个工厂只负责一个工序,届时一件服装的生产将由多个工厂共同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韩都衣舍CEO赵迎光近期公布了一个让其所有供应商感到震惊的计划2015年将切分生产线、构建完全适应电商需求的工业柔性供应链。在他看来,尽管现有传统加工厂尚能满足电商需求,但本质上仍是按照传统工业模式设立运营的,追求规模经济。而电商短平快的模式却决定了其需要多批次、少批量的生产支持。由此,线上线下迥异的运营模式延生出传统工业大产能与电商小订单的巨大矛盾。传统供应链越来越跟不上互联网商业快速多变的节奏。于是,赵迎光决定在2015年率先掀起一场切分传统产业链、以现代工业实现消费个性化需求的全新变革。而这也给每一个供应商出了一道难题。▌高效电商互联网不只是多了一个渠道,而是一场革命,会颠覆太多的东西。赵迎光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拜互联网教徒,他把互联网比作海洋,传统市场比作陆地,在温室效应日渐加重的新时代,互联网必将占据主导地位。当赵迎光把他的改革思路说给供应商听时,供应商老板们普遍陷入了沉思如果要适应未来电商更快的需求,服装加工厂老板们就要面临改变生产流程,改造生产线等未知的市场风险。可不这样做,现有产能要想跟上电商更多批次、更少批量的要求就会越来越艰难。实际上这种变革在电子等产业早已展开,但在服装行业还绝无仅有。而规模越大、体系越成熟的服装工厂,变革起来就越艰难、越痛苦。互联网与传统的服装企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玩法,基于传统模式建立起的生产线、供应链无法适应未来电商批次更多、批量更小的需求。赵迎光认为,传统服装产业日渐萧条,互联网销售却逐年暴增,切分生产线、重建供应链,正当其时。传统服装品牌是如何运转的呢?企业要做大,必须线下大量开店,一个全色全码的款式在几百家店销售总共需要几万件。可是,一个款式却并不一定会卖这么多量。以夏装为例,每年10月国内企业开订货会,确定数量款式,后两个月生产,周期总共3个月。实际上,传统企业完全是在赌加盟店和直营店老板的眼光。押对了就赚了,押错了就赔了。实际上,一个品牌推出的70%到80%的款型只能保证成本与赢利持平,盈利的永远只有少数款型,但传统企业却要为大多数款型支付巨额的库存。企业规模越大,门店越多,库存就越多,资金占用越大,运营风险就越大,李宁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产品滞销、库存过多而导致的。而作为运转最快的电商,韩都衣舍却完全是另一套玩法。高银媛是韩都衣舍旗下最大品牌HSTYLE产品一部的主管,她向记者讲述了电商运作的独特模式。仍以夏装为例。线上线下同为每年10月确定第一批款式,后两个月生产,次年3月上线。不同的是,线上服装首单更多是在试销,每款订单量只有300-500件。上线后,高银媛根据点击率、收藏率、销量三个指标决定是否追加订单。如一款服装被认定为畅销款,三五天后即可追加订单,批量仍是300-500件,可反复多次追加;滞销款则立刻打折抛售。如今,韩都衣舍每天高达近百款产品上线销售、平均每款服装订单总量为800-1000件,一年超过3万件,每款服装从设计到上线平均只有30天。▌倒逼改革传统品牌每款铺货上万件,就类似于拳击手打出的一记重拳,力道虽大,可一旦落空,风险极大;而电商少批量、多批次的销售更像咏春的贴身短打,一旦击中数拳跟进,一击不中立刻改换套路。传统工厂3月份已在生产秋装;电商供应链一直到5月还在生产夏装,第一批畅销款还在追加订单。传统品牌剩下的是恶性的滞销款,今年卖不掉,明年卖不掉,最后成为呆坏账;而电商的滞销款因首单量少,会在4-6月销售旺季被抛售。韩都衣舍所剩存货只有5%,可在第二年售罄。线上线下迥异的模式,使电商呈现出独特的优势。传统品牌一年最多两三千款,韩都衣舍每年上线3万款左右;前者产品从设计到上架需3个月以上,韩都衣舍只需30天;传统企业售罄率均在50%-60%,韩都衣舍可达95%。然而,电商最初却遭到了传统工厂的冷落。韩都衣舍创始人之一、董事杜廷国就清楚地记得,五年前他带着十几件样衣到一家大型服装厂洽谈合作,可当对方得知十几款服装每款三五百件时,没等样衣箱子打开就把杜廷国送出了门。原来,中国服装厂从全球市场接到的外单每款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件,周期最长可达半年。为了与之匹配,中国工厂不断扩充生产线、追求规模经济,工厂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人。部分大型生产厂难以对接电商源源不断的多批次小批量的订单。直到2014年,韩都衣舍还托关系找到青岛某大型服装集团希望合作,但两个月后就因生产频率与电商需求不吻合而暂停。2012年前,电商明显处于弱势地位,都是求着干、哄着干,还要打30%的预付款。生产企划部总监王广颂回忆道,传统大厂单款起订量起码三四千件,电商最多只有一两千件。大厂不愿接,小厂我们又不放心。2012年后,服装电商的拐点到来了全球经济持续萧条,外贸内销每况愈下。如今,中国服装总产值3.6万亿元,内销1万亿元,外销1.2万亿元,过剩产能1.4亿元。东莞市嵘康服饰公司每个月产量达一万件,3年前所有产能都在生产外单,如今却几乎再也拿不到了,只能全部接电商订单。老板李静介绍道,外贸订单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件,生产周期长达数月;电商订单只有数百件,期限仅仅两三周。从大单到小单,企业生产从头到尾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改变。不过李静也坦言做电商订单的好处,传统企业订单周期长、回款难,有的没等催款企业就倒闭了;而电商订单短平快,单件利润高,呆坏账少,回款也及时。电商以需求为导向,追加订单具有突发性。为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李静把原来数十人组成的大流水线打散成由三五个人组成的若干小组。他感觉,如果说过去企业生产外贸大单有点像兵团化作战,电商时代企业小组制则更像一个个快速反应部队。

上一条:中国手机业第二次反转 OPPO VIVO靠什么超小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