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嗖:海淘小白一键下单外国货
2017-07-07 164
这是自2014年成立以来,么么嗖最有危机感的时候。
订单量下降的原因在于普通消费者并不理解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的差别,以为“所有的海淘都要被税了”。微博上甚至有网友发图称,很多海淘商品被丢弃在机场,尽管这些图片后来被证实是谣言,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海外直邮不必经过保税仓,很大程度上能够避税。但如果海关抽检抽到了,就需要缴纳行邮税。为了稳定订单量,么么嗖开始“包税”。这一招收效很好,订单量很快回升,即便停止包税后,日常的订单量也没有明显下降。
么么嗖主打的理念是“一键海淘”,消费者可以通过么么嗖平台直接购买海外主流的购物网站、品牌官网的商品。上线近两年,么么嗖积累了300万注册用户,其中日活用户80万。
技术:打通支付一键下单
么么嗖的核心是一套即时下单系统,抓取海外购物网站的商品信息,经过翻译和编辑后同步在么么嗖的平台上,相应的折扣、库存等信息也会同步。消费者可以在么么嗖界面使用国内的支付工具直接下单购买。
么么嗖创始人兼CEO黄熀扬(Fong)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他此前的一个创业项目是集合各大商城的折扣、优惠信息反馈给消费者,早期么么嗖平台的搭建也应用了这个项目的逻辑。后来他意识到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仅仅聚合信息呈现给消费者并不够,要完成交易闭环,必须打通支付。
CFO Laura Bai曾在高盛银行任高级分析师,研究高频交易系统,副总裁李洁全曾在美林银行担任系统开发工程师,二者之前的工作经验帮助么么嗖解决了“跨境支付”的问题。目前,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苹果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直接下单,么么嗖通过自己的支付系统与海外官网结算。
么么嗖团队部分成员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么么嗖终于建立起全自动数据同步,数据自动归类以及推荐关联,自动匹配物流,自动支付系统。“这一套系统(即时下单系统)在圈子内至少领先三年,”黄熀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内也有公司做类似的事情,但购物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人工下单,即工作人员将消费者要买的东西在国外网站上再次下单;而么么嗖的系统可以让消费者的订单直接同步到国外的购物网站上,省去了中间的人力环节。
么么嗖的商品价格与海外官网并不一样。以ASOS的一条一字领连衣裙为例,美国独立日大促期间,ASOS美国官网的这条裙子是62美元,按照当天汇率折合人民币413元。在么么嗖的平台上,该裙子的价格是533元,运费由用户承担,有196元含税的标准快线和40元不含税的邮政快线。同一时间,另一海淘平台该裙子的价格是699元。
大部分消费者不会专门到国外的网站上进行对比,最多在国内的海淘平台上比价。么么嗖平台支持退货,消费者可以把商品寄到么么嗖仓库中,么么嗖负责退给官网,但消费者需要承担退货的物流费用。
Laura负责与世界各地的品牌商、电商平台谈合作、拿授权。黄熀扬此前创业接触到的品牌和Laura在投行工作时积累起的人脉资源都能帮他们快速拓展合作资源。“最初也担心跟国外品牌的谈判不顺利,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些品牌和平台实际上很愿意通过我们打开中国市场,增加销量。”么么嗖公关负责人邱慧君告诉《天下网商》。
吸引用户:丰富选品+社区化运营
目前么么嗖平台对接海外官网的数量超过300个,覆盖12000多个海外品牌,SKU数量超过两千万。么么嗖市场负责人陈松坚说:“一方面我们通过官网直邮,保证正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切入长尾非标商品,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海量的商品让用户眼花缭乱。如何帮助用户认识更多的国外品牌并选择商品成为运营团队的工作重点,运营团队的成员很多都有时尚工作背景,他们每天刷各大购物网站,发现折扣、潮流等信息,提出抓取需求给技术团队。抓取来的数据会由运营团队进行分类、编辑,呈现给消费者。
在么么嗖APP的首页上,按照服饰、鞋靴、箱包、母婴、男士等品类进行了划分,还有商品品牌、商城网站链接,也会推今日闪购、白菜价等限时折扣商品,策划美妆、箱包、潮流单品等专题,普及国内消费者并不熟知的品牌。比如美国独立日大促,运营团队会设计专题,介绍“独立日”的背景,给出各大品牌的促销链接。
运营团队尝试通过社区、社交的方式提高用户黏性。么么嗖将用户称为“小鲸鱼”,通过发放优惠券等方式鼓励鲸友晒单,鲸友晒出的单会被推在“鲸选”栏目中。“鲸选”的界面类似Instagram,图片下会附上使用心得和购买链接,其他用户可以点赞、评论,也可以直接通过链接购买。
么么嗖主要通过DSP等效果广告进行推广,目前注册用户数为300万,跟海淘明星级平台小红书2000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是么么嗖的早期投资人。他告诉《天下网商》,现在的用户体量虽然不占绝对优势,但作为一个技术导向型的公司,么么嗖能够更高效地运营,“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堆人”,而且海淘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将不再仅仅满足于购买标品,丰富的品类和商品会让么么嗖的后劲儿更足。
“尽管么么嗖的技术目前是领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圈技术的壁垒并不难攻破。”技术出身的陈松坚说,一旦有流量、资金优势的巨头切入这个领域,么么嗖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有搜索背景的网易有道旗下的惠惠购物助手也主打“一键海淘”,并在今年推出了海外直邮,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惠惠将与网易旗下的考拉海购合作。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