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跨境电商通关后续新政博弈“正负”清单

跨境电商新政中对企业造成极大困扰的通关单暂缓执行,行业迎来一年缓冲期。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企业最难提供的原产地许可、相关授权证明等单证一年内无须提供,消费者依然可以购买到受通关单限制最严重的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等跨境电商热销产品。从4月8日新政实施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行业哀鸿一片。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税率调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预期中大,反而是正面清单和通关单让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望而却步。新政实施后,订单量和出货量都下降了50%左右,原来准备投资这部分业务的电商无法进入,资本市场也放慢了投资速度。一位保税区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专家表示,此番政策推迟执行在预料之中,但一年后的政策走向如何尚未可知。制定仓促通关单的矛盾点在于海关的监管,税收政策的研究花了2年时间,但海关监管等配套政策的出台则较为仓促。通关单暂缓一年执行,也给监管政策留出调整期。一位熟悉跨境电商新政制定的权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征收行邮税,而是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此后,财政部公布两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按照清单要求,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选货物核验通关单,二线出区时免于核验通关单。化妆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货品首次进口时需要首次进口许可证、注册或备案。新政意味着原先只需提供订单、支付、物流三单即可报关的保税进口模式停止,更为复杂的报关流程将企业推向困境边缘。所谓通关单是指入境货物通关单制度,属于传统一般贸易监管方式。货物在进入中国向国检申报时,除检疫环节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原产地证、卫生证、销售许可、动植检证、质检报告等文件,审批流程长、复杂,无法满足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的跨境电商对于时效的高要求。新政最大的问题就是通关单的问题。没有给企业过渡期,而且不符合跨境电商B2C(企业对个人)的特点。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部副主任张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的商品是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很多东西提供不了单证,不是难度大,是根本做不到。张莉补充道,还有检验检疫备案,化妆品保健品备案需要两年,这对企业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等备案完成,消费者需要的化妆品类别可能已经变了。按上述要求,以进口保健食品为例,首次进口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须向食药监总局备案。据了解,目前在食药监总局备案的品类不过700多种,每个品类审批时间为1至2年,检测备案费用在50万~100万元之间。复杂的备案流程、漫长的备案时间,以及由于B2C商业模式下,跨境电商无法提供的原产地许可相关授权证明等问题成为一道道跨境电商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方面了解到,清单包括的1240个税号商品中,如果按照一般贸易监管,则有644个税号需要满足前置审批条件,特别是奶粉、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需要复杂的注册备案程序,对一般贸易进口形成巨大的障碍。企业这两年都是按照物品来监管,不太适应新政策,需要一个过渡调整期。这几方面来说,新政实施推迟一年也是预料之中。张莉分析道。冲击巨大新政实施后,我们的订单量下降了50%~70%,进货量是原来的一半,出货量是原来的20%~50%。有些客户已经下了采购订单,但是因为不能发货,款项要不回来,又不能退货,损失惨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4·8新政后行业受到很大影响。上海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有几家电商企业想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本来都谈的差不多了,‘4·8’新政之后,这些电商就开始退缩了。出货量大幅减少,人员也减少了近一半。尤其是一线员工,没活可干,有些公司只能选择裁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提到,企业用工大幅下降。以郑州综试区为例,区内电商企业一线员工从新政前的最高6000人急剧减少到700人左右,大企业包装线从4条减少到1条,小企业基本停工待业,配套的快递、仓储、运输工人处于半歇业状态,整个综试区从新政前的车水马龙变得无比萧条。受通关单限制,绝大多速食品、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短期内无法进口,占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总量90%以上的商品受此影响。上述负责人表示。新政带来的意外冲击也许是监管部门始料未及的。5月25日,财政部关税司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含第二批,下同)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日前已通知实施。这对解决现有库存或在途库存比较有利,企业暂时活了下来。一位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博弈持续新政延后一年执行,我们认为不是松绑,而是缓刑。对于明年的预期尚未可知,电商依然有不可预期的担忧。前述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财政部关税司负责人表示,在2017年5月11日前(含5月11日),对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福州、平潭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验核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缓刑之后的政策走向,是业界更为关注的焦点。我听说一年后会严格执行,那我们不如转做直邮或一般贸易。一位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新政执行后订单量急剧下滑,与受制于通关单所限有关,但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企业联合抵制,有的企业从保税进口改成了直邮。张莉表示。业内对正面清单和通关单充满质疑,认为新政并不适应跨境电商的行业特点。专家表示,这次暂缓执行,不仅让企业松口气,对政策的调整也是利好。可以有时间让监管部门考虑行业特点对政策进行调整。张莉认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进口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进口渠道打通,整个跨境电商也会在进口的时候进行出口,因为供应链渠道、通关等是共同的,反方向来做亦是相通。此外,进口产品的设计、分层理念也能激发创新。一位了解政策制定过程的权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正面清单对未来进口产品的影响更大,因为不断有新产品出来,却不在清单范围内。有关部门也在探讨清单的调整还需要增加一些负面条款,是不是可以利用负面清单的模式,而不是正面清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月13日刚刚发布《关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通关单政策的说明》,这是质检总局首次针对跨境电商新政发话。但现在新政暂缓执行后,质检总局的文件可能也将推迟执行。张莉表示。一位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受多部门监管,目前监管还是蛮乱的。据了解,有关部门仍在对新政进行探讨,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新经济、新市场的了解和适应。

上一条:盘点:天猫迷局下商家的九种活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