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洋种子风险大 或致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我国生态
2017-04-06 233
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入境邮包。
近日,广州机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一名来自日本的旅客携带物中截获数百株樱花、杜鹃种苗,毛重共约60公斤;4月6日,从来自刚果(金)的旅客携带物中截获大豆种子,毛重约80公斤笔者日前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当前正值春季播种季节,该部门在对入境邮件、快件、旅客进行例行工作时,发现非法携带、邮寄入境的植物种子种苗的数量和批次快速增长,种类不断增加。
“植物种子种苗极易携带病虫害等有害生物,携带、邮寄未经审批和检疫合格的植物种子种苗入境,具有极高的安全风险,一旦演变为外来入侵物种,将严重威胁本地物种生存以及我国生态安全。”广东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我国目前每年用于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费用多达2000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欧志葵
通讯员岳俭宣摄影吴伟洪
一季度截获532公斤种子种苗
近两年,随着网购、海淘、代购等新兴业态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内消费市场兴起对多肉植物、奇花异草等植物的消费热潮,非法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的邮包、快件呈逐年翻番趋势,检验检疫部门截获来自国外“萌宠”多肉植物等的数量更是居高不下。据透露,去年广东(除珠海、深圳)就截获来自韩国、日本等地的多批次“有害”多肉植物。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广东检验检疫局共查验出入境旅客约437万人次,其中截获旅客禁止携带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1.2万多批次,截获疫情3197批次。查验进出境邮包2477万件,其中从进境邮包中截获禁止邮寄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244批次。查验进出境快件902万件,其中从进境395万件快件中检验检疫动植物及其产品1075批次,同比增长11%。
“一季度我们共截获非法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245批次,共重532公斤,包括蔬菜、花卉等种子,以及多肉植物、苗木盆景植物等。”广东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称,其中多肉植物达2500余株,它们大都通过国际邮件快递入境,瞒报为衣物、玩具、装饰品、礼物等以逃避检疫。
据专业人士解释,非法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至中国,由于未经风险评估和检疫审批,来源、品种及卫生状况不明,存在有害生物的风险相当高,很有可能成为外来有害生物远距离入侵传播的重要载体,甚至成为下一个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像大家熟知的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植物,极易泛滥成灾,已经对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产生严重危害,也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此外,植物繁殖材料在携带过程中,存在霉变、携带霉菌真菌的风险,可能诱发人体过敏,引发皮肤及呼吸道疾病等。
对部分走私人员行政处罚
“2013年,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报告,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种类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专家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
据悉,为防范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传入,今年3月以来,广东检验检疫部门全面开展“绿蕾行动”,加强检疫,严厉打击非法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进境行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称,该部门一方面针对入境旅客人员成分复杂、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等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在旅检通道增加检疫人员,采用人、机、犬三位一体入境查验模式,充分利用X光机检查、检疫犬搜查、人工巡查、网上监督、公众举报等方式,以及进境全申报、口岸内地联合执法等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邮寄和携带植物种子种苗以及走私、逃漏检等违法行为。
笔者获悉,目前广东各出入境口岸还加大对来自重点地区、重点航班、重点旅客的查验力度。同时,对部分典型的走私、逃漏检人员还施以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
旅客行李竟藏2.4万尾鱼苗
2月9日,广州机场从来自新西兰的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70公斤新鲜樱桃,此为该口岸近年来截获旅客携带水果重量最大的一批,在全国旅检口岸也比较少见。
3月2日,广州机场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2.4万尾鱼苗。
3月10日,湛江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行李中连续截获19株火龙果种苗,重3公斤。20日,该局又从香港入境旅客行李中截获洋葱种子,重2.4公斤。
3月12日,广州检验检疫局驻邮局办事处从美国入境邮包中截获373株多肉植物,从日本入境邮包中截获28株植物种苗,重达21公斤。
3月26日,广州机场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携带辣椒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水果杀手”地中海实蝇和苹果异形小卷蛾。
3月31日,广州机场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携带物中截获近两公斤的辣木种子。
3月份,广东天河检验检疫局在入境旅客携带物中,查获两起非法携带植物种子行为。据此,检验检疫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旅客现场进行罚款,所携带植物种子已依法作销毁处理。这两起非法携带主要是洋葱、辣椒和豆类种子,重约20公斤。
1-3月,江门检验检疫局从跨境电商进境的澳大利亚邮包中连续截获10批内含薰衣草种子的小熊玩具、亚麻籽、袋鼠爪等违禁动植物产品。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