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AI时代的产品经理:应重视产品的可演进性

我有一个好想法,就差一个 AI 了今天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人工智能产品在「演进」上的一些体会。人工智能产品一个核心特点就是「演进」。也就是说「你很难一下子达到那个地方」,这可能是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很不一样的地方。互联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在产品经理的人才积累上大概已经过 10 万的数量级了吧。对比国内人工智能的导师储备也不过数百人,国内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出来的研究生可以估算不会太多。这里面又有多少会成为人工智能工程师呢?而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就更少了。所以,在中国现在做人工智能的产品,跟我们以前做互联网的产品很不一样。单从人才供给来说,无论是产品经理、工程师,还是往上一层的架构层面的人,都只是传统互联网 1/10 到 1/100 这样的数量级。工程领域有一个原则,任何系统的架构你设计得再好,当系统面对的问题规模的数量级上升,或者下降,这个架构就会出问题。那么,我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产品设计经验是为过去的规模的问题所设计的,我们现在碰到了新问题,还可以用原来的方法来做吗?我觉得肯定是不一样的。今天就来探讨几个不一样的地方。现在很多人在谈这种焦虑感人工智能要颠覆这个、要颠覆那个。我昨天看到微软 AI 负责人沈向阳老师在说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要在 10 年之内识别所有的东西。过去我们常说「我有一个好想法,就缺一个程序员/产品经理了」,今年大家都改口「我的想法就缺 AI 了」。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颠覆其实还没有发生,并且这个颠覆也是没那么容易发生的。因为人工智能的资源是很稀缺的。稀缺资源造成现在组建一个人工智能团队,就一个字「贵」。现在一个北清毕业的博士的入门价格 BAT 能给他开到 60万*。过去我有看过其他人的团队预算,十个人的机器学习团队,初期需要投入上千万。由于人才的稀缺,决定了这个风险不但来自于业务更来自于团队本身,少了任何一个人都很填上这个坑。(编者注:具体数字有待考据)理解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其实,目前的 AI 技术并不是那么靠谱,还是不成熟的。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型 AI 寒冬了,小的冬天不计其数,我就经历过其中两次小寒冬(神经网络和语义网)。这次的热潮还会不会有冬天?有人说不会,但我已经被咬两次了,我不敢这么乐观。因为人工智能现在还是人工智障 的成分居多。我们做产品,更多是从人工智障开始做的。2000 年,我在MIT研究期间的导师 Tim Berners-Lee(注: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万维网的发明者,南安普顿大学与 MIT 教授) 曾告诉大家,未来会是语义网的。当时实验室成果让大家很乐观地认为可能 10 年之内就能在消费者领域实现语义网。2001 年他在 《科学美国人》相关领域中的描述的产品就很像是 Siri,但当我们做了 10 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远远低估了这个开发难度。现在 16 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达到他描述的对话机器人的技术水准。编者注:语义网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设想,现在与 Web 3.0 这一概念结合在一起,作为 3.0 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简单地说,语义网是一种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使交流变得更有效率和价值。语义网核心是:通过给万维网上的文档 (如:HTML文档、XML文档)添加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元数据」(外语:Meta data),从而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的事情,比如知识图谱、深度学习,从一开始的一个想法,到工程上、到产品上,最后落地到商业上是一个很漫长的历程,通常需要 30 到 40 年。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实验性的成果,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兴奋压一压,因为这中间有很多不靠谱的坑。人工智能的技术瓶颈不是要代替智人作为动物的那一部分,而在于代替我们最近几千年发展起来的那些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有了符号思维能力之后的智能。在学术上体现在,深度学习这种算法在不同领域上起到的改变是不一样的,它可以让语音和图像的识别能力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自然语言处理或是知识图谱这方面的提高只有 1-2%。比如说,假设传统的自然语言分词算法可以达到 88% 的正确率,那么深度学习算法在准确率上可能做到 89-90%。但是深度学习可以把视觉识别的准确率提升了 10-20%。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是「识别」这件事情是哺乳动物的智能,不仅仅限于人类。你家的小猫小狗会识别出你跟别人不一样。深度学习可以在这种自然能力的处理上有很不错的表现。但是语言和文字这种符号思考能力是近几千年历史上发展出来的,跟传统的信号处理能力非常不一样。所以,现在的算法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在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时候要理解它的局限性。关注路径,而非直奔目标移动时代互联网产品经理培养的直觉是:刚需、极致。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这样直奔主题的直觉未必能成功。人工智能产品由于其复杂性,其设计核心是其中间路径而非最终目标。我们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制定项目的时候,常会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怎么完成一个项目不是由目标所决定的,是路径决定的。一群老鼠开会要做风控,猫来抓老鼠之前做一个预警。怎么做呢?大家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猫脖子上系铃铛。问题是,哪只老鼠来做这件事呢?怎么做呢?这就是路径。路径有很多层含义。别人的目标不是你应该效仿的终点,别人的路径更不是你要效仿的路径。BAT 的终点不是你的终点。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别的架构师的那些架构,认真地做笔记,但当我开始认真搭建自己项目的架构时,我还是不知道这个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搭。因为整个项目的演进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最终公布出来的那些,而是没有被公布出来的。你最终学习到的都是一些切片,无论是他的终点、还是所谓的路径,其实都是他 90% 预想的路径被否定之后的一些切片。

上一条:爱普生2017创新大会专访: 爱普生期待在AR市场大有所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