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和终点都是亚马逊,商家为何感叹“与恶魔交易”?
2017-05-09 174
《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称,亚马逊部分商家已意识到亚马逊创造的利润微乎其微,还会丧失品牌控制力,因此买家们正通过自建官网突围。下文由新浪科技翻译,原标题《不堪亚马逊佣金重负,小卖家引流到自建站点》
很多小企业逐渐认识到,亚马逊不只是他们的合作伙伴――还是他们的敌人。如果是快速增长的企业,或许会发现自己正在与亚马逊争夺客户。
支付高额佣金
亚马逊平台的第三方商家总数已经超过200万,较2006年的100万翻了一番。亚马逊发言人表示,多数卖家都会从销售额中抽取8%至15%作为佣金支付给亚马逊,但其实际费率却在6%(PC)至50%(3D打印设计)之间。
第三方商家的商品去年占到亚马逊商品总数的40%以上。总的来看,这些第三方卖家通过亚马逊销售的商品总数约为20亿件,较2013年翻了一番。
“亚马逊是一家科技驱动的公司,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简化亚马逊的商品销售流程。”亚马逊发言人埃里克?菲尔雷夫(Erik Fairleigh)说,“亚马逊订单履行是一项优质服务,可以让所有商家把商品存放在我们的仓储中心里。”
芝加哥牙医格蕾丝?鑫(Grace Yum)去年开发了一系列婴儿牙齿清洁产品,她6个月前进驻亚马逊平台,目前支付的佣金比例约为20%。“成本太高了,但好处是我的产品可以接触到很多买家。当你努力扩大规模时,这比额外增加的成本更重要。”
尽管也通过地方药房和儿童用品商店销售,但亚马逊过去6个月为她贡献了大约80%的销量。“我们没有幻想自己能像亚马逊那样吸引客户。”她说,她已经将亚马逊平台的销售成本融合在自己的商业计划中。
但最终,即使是,那些向亚马逊批发商品的小企业也会感受到竞争压力。“与亚马逊合作时,如何控制品牌有时会成为一大挑战。”能量棒制造商Chapul联合创始人帕特里克?克罗里(Patrick Crowley)说。
丧失品牌控制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小企业在搜索引擎营销方面根本无法与亚马逊竞争。Chapul去年的20万件销量中,只有2%直接来自亚马逊。然而,人们在谷歌中搜索“Chapul 能量棒”时,亚马逊的购买链接通常位于搜索结果的第二名,甚至排在Chapul在Facebook、Twitter和Kickstarter的官方主页的前面。
由于担心自己的品牌走向迷失,他开始将销售重点转向Overstock.com等其他电商网站,后者给予卖家更大的品牌发展余地,让他们“讲自己的故事”。
“在亚马逊很容易迷失,因为那里有海量的产品出售。”无线音箱制造商Fugoo CEO加里?艾萨瑟(Gary Elsasser)说,该公司有11名员工,去年销售额达到550万美元。Fugoo约有20%的销量来自亚马逊的批发业务,15%源自自家网站。他使用亚马逊作为一个定向广告渠道。在他看来,亚马逊在自家平台之外的广泛触角是他们所看重的关键因素。
Terapeak的诺斯对刚刚进驻这一平台的商家表示,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生态系统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远超以往。“大商家和零售商已经在网上获得了更高的曝光率,他们正在低价配送和当日配送领域展开竞争。”他说。事实上,当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找到客户。而随着国际公司加入亚马逊平台,小型第三方商家面临的价格压力还将加大。亚马逊拥有来自101个国家或地区的卖家,甚至包括多哥和列支敦士登等偏远小国。
正因如此,再加上亚马逊的高额佣金,很多小企业都在拓展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平台,包自建网店。
“卖家把亚马逊和eBay当做营销渠道,但他们真正的利润来源却是自家网站。”诺斯补充说。他指出,Shopify等公司实现了不俗的增长,这家公司可以帮助企业主创办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很显然,直销比以往更加流行了。很多在线搜索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亚马逊,所以你必须进驻他们的平台。但那是与恶魔交易。”电子商务平台Bigcommerce总裁史蒂芬?鲍尔(Steven Power)说,该公司拥有5.5万商家。他表示,无论小卖家能否通过亚马逊获得销量,但他们在那里的品牌曝光率都很低。
禁止流量导出
在林德伯格的公司里,矛盾从去年秋天开始显现。亚马逊的销售业绩团队当时向他的公司发送了通知称:“注意:政策警示。我们注意到你可能试图将亚马逊的买家重新定向到其他网站。”
在收到该通知前的一天,有人通过亚马逊的卖家账号与Lindeberg的公司取得联系,询问他们通过亚马逊出售的骨灰盒能否镌刻定制内容。林德伯格的员工通过亚马逊的消息系统回应称,必须通过该公司自己的网站Stardust-Memorials.com购买才能定制。
亚马逊在通知中威胁称,倘若他们继续提供链接、电子邮箱或其他可能将买家引向其他网店(包括其自家网店)的信息,便会撤销其销售许可。
“亚马逊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在他们的平台上销售商品,那么客户就是他们的,不是你的。”林德伯格说。
亚马逊发言人菲尔雷夫表示,这些规则是为了保护用户和支付流程。如果用户离开亚马逊完成购物后出现问题,亚马逊就很难为其提供帮助。
根据亚马逊的整体指导原则,该公司禁止任何试图引导用户离开亚马逊网站的行为。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