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美国的买家在亚马逊给了中国的产品一个差评,事情竟愈演愈烈

电子商务把卖家和买家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问奥克兰的Mathew Garrett就知道了。
Garrett在一家信息技术安全公司工作,上个月在亚马逊购买了来自中国卖家AuYou的产品-互联网连接的电源插座。在试用这个价值30美金的电源插座之后,他发现可以用其他人的手机远程控制电源插座打开或者关闭其他电子设备。这让他对插座的安全问题有所担心。
所以他在亚马逊上写了800字的评论并且给了一星差评。
他以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开始不断地收到一个来自AuYou员工的邮件,请求他删除差评。
在第一封邮件里,这个自称Amy Lee的工作人员写道:“刚才我的老板因为这个差评指责我,他说如果我不想办法移除这个差评,他会辞退我。请帮帮我,我亲爱的朋友。你可以把你的差评改为好评吗?不胜感激。”
在12天里,Garrett一直接收到来自AuYou的邮件。他把这件事请通过邮件告诉了《洛杉矶时报》。他一共收到了来自AuYou的八封邮件。
Garrett在亚马逊上写过评论,而且并不吝啬给予好评-他的大多数评论都是三星中评或者三星以上。但他拒绝修改关于电源插座的评论。
他的评论指出了这个产品的安全漏洞。在他的评论里,他指出如果用户在房子之外使用手机来控制这个产品,它的命令并不是直接传输到插座,而是通过中国的一个服务器传输到达。
如果任何人知道了这个的其中一个地址,其他人就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控制电源插座。而且你也不能通过设置密码来阻止。在默认情况下,这是极度不安全的,而且也没有方法能保证安全。即使找到了方法可以保证安全,它也远没有它宣称的那么有用。不要购买。
同一天,Garrett把AuYou的员工乞求他删除差评的邮件发表在推特上,不断获得关注。在一个星期内,200个人认为他的评论是有帮助的。Amy Lee又给他发了邮件:“我真心希望你可以删除这条不公平的评论,不然我会上报亚马逊平台。”
7月1号,TechCrunch报道了Garrett的这一经历。7月12号,中国的澎湃新闻门户把Garrett的这一经历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了报道。
对于Garrett一星差评的广大关注使得这个电源插座的卖家大伤元气。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不断发去邮件对公司只有带来更坏的公众形象。超过2100个亚马逊用户为Garrett的一星评论点击了“有用”。在星期三的下午他从亚马逊的最重要的评论者排行榜的第30万名火速上升到第2354名。
这一系列的邮件以Lee 同事Neolia的邮件结束。AuYou也没有对此回应作出回应。对于AuYou是否有员工因为这件事情被开除尚不清楚。按照Lee曾威胁说AuYou上报亚马逊的说法,AuYou是否有联系亚马逊也尚未清楚。但Garrett说这个公司的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进行调解。
Garrett说连续的邮件轰炸已经暂停了。“诚实的评论重要还是一些人失去工作重要,这两者很难权衡。”Auyou已经在亚马逊下架该产品。
这一事件似乎突出了买家和卖家两者不同的文化规范。在中国,线上卖家骚扰留差评的买家屡见不鲜。
根据上周中国新浪门户网站的一份报告,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称对其和Ebay类似的平台-淘宝不满的8%都是关于买家被卖家骚扰的不满。
阿里巴巴发布了新规则势要严惩恶意骚扰卖家的买家。阿里巴巴关于“恶意骚扰”的定义包括使用“侮辱和威胁”词语。6月以来,淘宝已经处罚了14个骚扰买家的卖家。
北京理工大学商业管理的王毅教授说:“中国人之所以把顾客的评论看的很重要是因为不想丢脸或者不想在其他人面前丢脸的特质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性格之中。”
潘建强,一个上海的律师,对Garrett的经历感同身受。他在淘宝上买了一条价值30美金的裤子,他收到裤子之后并没有在网上留下任何评论-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
他收到裤子的五天后,他开始接到来自淘宝卖家求好评的电话,并且愿意提供70美分的报酬。三天里,他不断接到这个电话。
“我可以理解他们只是想要个好评,以此可以挣更多的钱。但在我明确说明我不想这样做时,还关于同一个问题给我打三次电话,这已经是很无理了。”
王教授说,很多卖家不关心评论是否是虚假的。”即使有时候他们知道好评不是真实的,他们对虚假的赞美乐在其中。”
Jeffrey Towson是北京大学投资领域的教授,写过一本关于中国消费者的书。他说,来自世界其他各地的卖家和买家对中国商业模式越来越熟悉-但
“我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商人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消费者,商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在巴黎的商店里不也是每天发生着一样的冲突?”
“可能媒体和跨境电商只是放大了这一现象。”他补充道。
中国卖家对于千方百计要获得好评的执着看起来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Garrett说这次的经历让他更坚定要写诚实的评论。“我正在思考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上。”

上一条:交易量下降,跨境进口电商究竟怎么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