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神州优车陈良芸:合理的商业模式引领企业未来发展

大家都知道,投资就要追求高回报。但如何获取高回报?是不是追着市场的热点概念,投资互联网、共享经济、生态企业就一定能获得高回报?如果不是,那投资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首先还是要抛开那些如雷贯耳的流行概念;投资者最终应该关注的,是投资目标企业的商业模式,关注其商业逻辑的本质盈利预期。(陈良芸,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CFO、董事会秘书。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境内外股权融资及兼并收购经验,曾参与过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合并重组,联想控股香港IPO、中粮集团旗下包装业务香港IPO、神州租车香港IPO,以及中通服对全国13省资产收购等重大资本项目。)投资,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商业模式在一般人眼中,投行等专业人士的投资行为有时显得颇为神秘。但抛开那些唬人的数据、模型和专业分析报告,其实专业人士投资与普通人的投资从思维逻辑上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同样要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对于这个基本的投资逻辑,我们一般用三个问题概括:这是不是个好生意?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这三个问题对应的,就是投资的三大关键要素: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这三大要素是紧密关联的;而在这三个因素里边,商业模式是基础。此外,还有一个广义的商业模式定义,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包含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投行圈里有一句俗话:尽可能投资那些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商业模式的企业。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企业提供何种产品或服务,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这些内容要清晰明了。通俗地说,就是你的生意是能赚钱的。投资、做生意,都不能脱离商业逻辑和商业本质。但目前在投资圈,确实有一种盲目追求概念的投资倾向,所以外界才有了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的说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斯坦福大学统计数据显示,前1%的VC拿走了50%的市场回报,前5%的VC拿走了70%的市场回报,前10%的VC拿走了90%的回市场报,前25%的VC拿走了104%的回报市场;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一无所获,甚至还会亏损。这是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现状,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统计数据,但业内情形应该差不多。合理的商业模式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神州优车的发展轨迹,同样印证着合理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首先从外界最为关注的专车业务谈起。大家都知道,去年7月份,就在网约车新政正式出台之前的几天,神州优车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全球专车第一股。在国内网约车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神州优车为何能在资本市场独占鳌头?其奥妙恰恰就在于合理的商业模式。大家可以看到,根据神州优车财报数据,截至2016年上半年,尽管神州专车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在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之下,专车盈利会有一个明确可控的时间表,其盈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B2C模式为主的神州之所以能够盈利,规模效应是最根本的逻辑,这一点在神州租车香港上市后的财务表现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就专车业务而言,我们有非常清晰的单均成本和单均收入曲线,业务的核心还是在于定价比出租车高20%,而成本端和出租车接近。相比之下,私家车加盟的C2C模式,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商业模式不成立,解决不了盈利问题。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时间表的确定性非常重要。从时间表的可预期性来看,相比IPO六七百家企业排队的堰塞湖,新三板挂牌的确定性明显更强。而神州优车登陆资本市场,从申报材料到挂牌,三个月就搞定了,为未来的发展迎来更大的资本和想象空间。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也非常契合国内资本市场的要求。目前,神州所有业务都和汽车相关,我们会沿着汽车产业链,在垂直领域做精做深。我们每一个业务板块的盈利模式都非常清晰,接下来可能会有不错的盈利,公司全面盈利后我们完全可以用市盈率进行估值,所以选择国内资本市场很适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全球资本市场低迷,境内好企业的估值还是明显高于境外市场。所以,国内资本市场是一个好选择。一些纯粹的概念型企业喜欢去美国资本市场,是因为他们很长的时期都不能盈利,只能通过GMV等来吸引投资者,支撑其估值。此外,神州也希望投资者能同时成为自己的消费者,让消费者也有机会成为投资者,选择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以后,无论是现在待在新三板,还是未来可能去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神州优车就在大家身边,这会是一个比较良性的互动。结语:当前,资本寒冬已至,投资圈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不比实体经济更好,而是有可能更差。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投资还是企业经营,都更要冷静思考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和盈利预期。而无视风险,单纯追求一些空泛的概念,期待击鼓传花的博傻行为,是缺乏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金融诈骗。

上一条:传苹果将推出AR眼镜 或与iPhone 8一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