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欧:海淘今年最核心业务要赔本赚吆喝
2017-06-28 172
澄清假货质疑
“聚美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韩妆渠道,我们的韩妆产品全部是品牌商直接供货,很多化妆品的价格甚至做到比韩国本土销售的价格还低,这是因为我们对化妆品进行了补贴,目前对聚美最重要的是用户规模,我们判断海淘是新的风口,因此愿意通过亏损的方式快速获得用户。”在谈及外界对聚美平台上低价化妆品的质疑时,陈欧做出上述表示。
2月4日至2月8日,陈欧带领产品副总裁戴雨森,高级副总裁刘惠璞拜访了包括skin food,婵真,KOREANA在内的多家韩国化妆品品牌商,并由对方会长出面亲自接待聚美高管一行。陈欧希望这些品牌信息拿出来之后可以获得更多支持与信任,打消用户对聚美低价正品韩妆的疑虑,但谈及效果预估时,陈欧只表示:“我们能做的是尽100%的努力打消消费者的质疑,我们已经把自己能做的做到了极致。”
在拜访韩国品牌商的行程中,陈欧反复建议他们进入中国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聚美而不是线下店,理由是品牌商的线下实体店多处于亏损状态,聚美的线下店也是处于亏损中,线下店的更多功能是用于展示,而不是去库存。
说服韩妆厂商
“通过聚美的极速免税店来销售,并通过韩剧植入的方式来扩大品牌认知度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我们打算帮韩妆厂商一起来做这块。”陈欧透露,过去因为各种壁垒,韩国化妆品很难第一时间进入中国市场,而随着自贸区的兴起,在韩国热销的化妆品可以通过电商渠道第一时间进入中国市场,这对韩妆品牌商而言充满着诱惑。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化妆品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达2000多亿元,仅次于美国,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0.8%,是全球增长最快市场之一。
刘惠璞在与韩妆品牌商接触时也一直强调几组数据:1、聚美目前在中国拥有2000万用户,这相当于韩国女性人口的数量相当;2、占领了中国市场就相当于重新开拓了一个韩国市场;3、聚美的极速免税店是目前中国增速最快的化妆品电商平台。
一方面向国内的用户证明聚美的货源全部是品牌直供,一方面向韩妆品牌商证明聚美有一整套成熟方案帮助他们快速占领中国市场,或许是陈欧带领高管团队与韩妆品牌商深入接触的两个主要目的。
聚美的这些努力获得了部分韩妆品牌商的支持,在2月5日拜访婵真集团时,该集团会长金光石直言聚美是婵真进入中国市场最便捷的渠道,并希望双方能够进行更深层面的合作。与此同时,金光石还在陈欧访问当日举办了盛大的生日Patry,由此可见婵真对聚美优品的重视。
未来挑战
陈欧透露,由于利润不是目前最主要的追求目标,因此今年聚美会暂缓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
不过,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通过牺牲短期利润的方式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是否会降低财报的盈利预期,同时股东是否认可管理层的这一战略?这可能是未来聚美管理层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陈欧对此的回答是:虽然在极速免税店业务是通过亏损换份额,但是让聚美整体亏损很难,聚美盈利能力很强,目前只是降低盈利水平,最后未必真的亏损,而规模起来后毛利和净利反而会增加。
除了盈利外,未来的欧美、日本化妆品市场是否能如韩国市场一样在短时间内顺利拓展下来,是聚美未来需要面对的另一大挑战。
目前聚美的韩妆品牌渠道已经完全打通,接下来3月会铺到日本市场。不过日本的品牌更为分散,对外部市场的探索也更为保守,韩国的经验无法适用于日本市场,因此开拓难度更好。此外,虽然聚美已经有团队专门攻坚欧美市场,但是欧美品牌为了平衡线下销售渠道,一直对电商渠道有所保留,这些市场的拓展难度显然比韩国市场要更高。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