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爆买”象印电饭煲的理由
2017-08-25 149
我要3个”、“这个给我5个”,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大阪MINAMI商业街依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大多都是来自中国的游客。
爱面子的中国人在挑选特产时,总会关注这个产品是否排在第一位。象印之所以会成为爆买商品,是因为它在日本占有30%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的宝座。
电饭煲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老年人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开始追求“吃美味的米饭”,电饭煲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
几年前,畅销电饭煲仅1~2万日元,现在5万日元左右的卖的最好。电饭煲的市场规模也从2012年的1040亿日元增至2014年的1100亿日元。电饭煲市场一直是以象印和虎牌等生活家电厂商为主,但近年来三菱电机和松下等也开始投入新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印为何能守住冠军宝座呢?
象印的高级电饭煲有个鲜明的特色,锅的内胆侧面采用一周“羽翼”状设计。在中国被翻译为“豪热羽釜”的设计在加热时可将热量传递至整体,使其均匀受热。象印第一事业部经理后藤让说:“我们要做的就是100个人用就有100个人说好吃的东西”。
“豪热羽釜”诞生于2010年。当时象印的高级电饭煲事业起步较晚。在危机感的驱使下,象印从技术开发、营销、宣传、客户服务等各个部门挑选出14名年轻员工组成企划小组,走访日本各地用灶煮饭的餐厅,追求“理想中的米饭”。
最终他们来到了位于堺市的“Ginshariyagekotei”。组员们“拜师学艺”,测定了煮饭过程中锅的15个部位的温度,发现了均匀传热的奥秘。
于是,组员们参考了Ginshariyagekotei使用的广而浅的锅形设计,并提议侧面采用“羽翼”结构,以达到从底部和侧面同时加热的效果。此后,在经过以毫米为单位的反复测试和调整后,确定了“羽翼”结构的位置,“豪热羽釜”最终成形。
尽管其他厂商也效仿象印采用“羽翼”设计,但象印在加热方法上也下足了工夫。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煮饭温度,象印不断地重复试吃活动。有时甚至会同时使用10个电饭煲,一天内煮7次饭,不断地进行试吃。试吃过程中所消费的大米将近1吨。
在应对不同季节水温变化的加热温度管理等方面,象印多年来生产电饭煲的丰富经验也发挥了作用。从业人员通过不断试验,进一步挖掘出了大米的美味。
象印社长市川典男称,“电饭煲竞争力的核心是美味,这是数字和说明书无法体现的。因为煮出的饭美味,所以下次还会想买象印的电饭煲,想买象印的其他商品,循环往复就造就了象印的竞争力”。
对于“豪热羽釜”的成功,象印执行董事经营企划部长宇和政男表示,“即使技术部门生产的商品价格昂贵,营业部也会拼尽全力推销。”对美味米饭的追求创造出优质的产品,进而带动市场份额的增加,最终成为“爆买”对象。这就是创造良好业绩的方程式。
然而,经营者似乎并不欢迎访日游客的“爆买”。执行董事宇和认为,“象印在海外也有销售点,但游客还是愿意来日本大量采购,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
由于在中国销售会产生流通成本,所以即使是同种商品,在日本购买也会更便宜。但宇和分析:“再过5~10年,等中国流通业走向成熟,差价就会消失”,认为“爆买”现象可能会不复存在。
为此,象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象印在中国开设了多家零售店,让中国顾客亲自体验电饭煲等产品,并开展了料理教室等活动。此外,象印还使用本公司吉祥物的玩偶装推广“大象体操”,采取了独特的营销方法。为了攻下东南亚市场,象印还于2014年在泰国设立了销售点。
市川社长表示,“不是一味地追求本土化,而是把高品质产品销往国外”。然而,很多怀着“高品质就能卖得好”心思的日本企业都遭遇了挫折。要想在海外创造好业绩,就必须从其他企业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