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借助跨境电商 促进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温州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经成为以轻工制造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化城市。温州传统产业系指:所生产的产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体,以终端消费者为直接对象的,由传统手工业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型企业群。 笔者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应该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产业置换转型升级,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必须采取淘汰出局的方法转型,必须依托高科技改造,达到降能耗、降污染的升级;二是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特别是终端消费品这类产业转型的重点是经营方式,克服生产短板,升级的关键在于塑造品牌效应和提高附加值,而不应该是抛弃或出局。 温州传统产业有其自身优势,当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四:第一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带来经营压力;第二是国际成熟市场的购销体系垄断,堵截着产品向附加值的攀升;第三是国际著名品牌的知识产权垄断,阻断了产品向高端、时尚迈进的步伐;第四是国际采购合同对国际运输物流垄断,堵截了出口市场的再开拓。 如果这类产业能够解决劳动力依赖、能够树好品牌效应、能够注入更多的时尚成份,相信还是有相当发展前景的,不宜用错误导向、运用强制淘汰的手段或生产地转移的方式,将其挤兑出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也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一种新的业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即以B2B、B2C、B2B2C、C2C等贸易方式,通过“线上交易、线下物流,线上结算、线下递送”实现贸易的全过程。其对于以终端消费品生产为主的温州传统消费品产业,具有先天扶持作用,优势就在于不需要第三方再加工,可以直达终端消费者。目前温州出口型的传统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产值不高、利润过低的现状。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二次开拓国际市场,旨在打破国际市场的三个垄断: 首先要打破成熟国际市场采购体系垄断。 由于产业聚集度高、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长期以来,温州传统消费品产业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总处于“买方”市场,贸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始终掌握在国际采购商手中。以高端制作的牛皮鞋为例:温州企业对外贸易合同出厂价约70美元/双,经过先行购销体系的全球采购商———地区批发商———超市零售商——终端消费者,流转3-4道程序后,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时,这双皮鞋价格基本上在400-500美元/双,可见中间环节占有的利润之丰厚。据温州海关统计:2014年温州市出口货值达1139.55亿元,其中传统消费品产业出口货物约占55.1%,如果这1139.55亿元之中的50%的货物,能够转为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方式直达终端消费者,即使销售价格仅翻一番,利润增5倍,那么,对生产企业而言将多获得高于300亿元以上利润。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方式,力求打破传统贸易中全球采购商、地区批发商、超市零售商的利益格局,在不增投资、不增产能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商务跨越中间环节,直达终端消费者,这种购销形式将消减中间环节高额费用,可以创造“一边让利给终端消费者促进消费意愿,一边提升生产企业自身的产值、税收和利润空间”的作用,与终端消费者互惠互利,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打破国际著名品牌知识产权垄断。 温州传统产业产品的出口加工和贸易中,都受到国际采购商的知识产权制约,产品大多以贴牌的形式出现在国际消费市场。传统产业的高品质商品却无法使用温州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品牌知名度的附加效应被外商企业所垄断。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模式直接销售包含本土品牌的产品,促温州制造向温州品牌转型,利用品牌效应使温州商品在国际消费市场上站稳脚跟,塑造美誉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再次要打破进出境领域货物运输垄断。当前温州传统出口货物量大值高,普遍获得国内外物流企业的青睐,但由于国际采购商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垄断合作,使得温州本地进出境货物运输由采购商指定,本地企业失去对货物运输的话语权,物流经营被国内大港企业垄断,国际运输被国际海运大集团垄断,温州自有的海运、空运等港口优势失去活力。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契机,发挥温州港口优势,为本地企业带来更多的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选择,也为本地海、空港口发展创造条件。 借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并通过积极地商业经营运作,是有可能打破成熟国际市场“购销、品牌、物流”三个环节的垄断,拓展发展道路的。通过绕开中间环节,直奔终端消费者,可以在不增投资、不增产能的前提下,实现产值翻番、利润翻番。当然,打破成熟国际市场的“三个垄断”,还需加大产品质量、商业品牌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改进广告的方式和强度,运用智慧,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打破成熟国际市场的“三个垄断”并不是只需一日之功就能解决,需要定立战略规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实施和长期的努力。

上一条:跨境电商渠道多 进口商品进入毛利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