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进入大众视野,中国制造呼唤“匠人精神”
2017-06-18 174
如今,通过购物网站和代购平台,再经由国际物流购买海外商品,这些被称为“海淘族”的购物人群在我国逐渐庞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地“海淘族”规模已达到1800万人,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60万人。
与此同时,购买品种也随着海淘人数急速扩展。2012年淘宝网发布的国内首份《网购奢侈品行业解析报告》称,海外代购已从奢侈品到保健品、美容品甚至日用品的全面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
看到如此巨大的海外购物需求,国内电商纷纷打起国际牌,将海淘作为集中发力点,阿里巴巴上线天猫国际,亚马逊开通海外商品直邮中国业务,京东推出海外购,上千种海外商品登台唱戏。海淘成为风险投资最新关注领域,相关电商、转运商生意兴隆,国外电商网站也纷纷开通中文版及中国信用卡使用通道。
那么,中国制造面对这场“压力测试”,是否准备好“大考”?又应如何答卷、破题?
消费升级发问“世界工厂”
浙江杭州“海淘族”於淑芳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除了一些急需用品会在超市买,剩下的东西基本都海淘,占总消费额的70%以上。”於淑芳不仅自己海淘,而且带动身边朋友一起加入海淘。如今她成了海淘代购,可以让其代为购买指定的国外商品。
杭州白领孙小君这样形容自己“亲子”的一天:把新西兰奶粉装在美国奶瓶里喂养孩子,再用日本洗涤液清洗餐具,出门散步把孩子们装进德国产的童车,回家则为他们浇上法国浴液洗澡。
孙小君说,她所在的一个育儿群有几百名妈妈,每天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哪些国外的婴儿用品好用,如何购买。对很多父母来说,“全球采购婴童商品”成为喂养孩子的“必修课”。
“海淘一族”迅速扩大的原因,绕不开的是公众日益提高的质量安全要求和目前国内质量水平现状的矛盾。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2年,该组织受理儿童用品投诉4038件,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投诉占93.8%,特别是在婴幼儿奶粉投诉中,78.2%的投诉与质量问题有关。
有意思的是,孙小君所在的杭州市,先后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婴童产业基地”、被国际信息发展组织评选为“中国婴童之都”,婴童企业的数量、年营业收入及总资产均居中国之首。巨大的消费人群在超量的供给面前,钱却花在了国外。
国内市场商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很多,这可能也是海外代购如此红火的原因之一。
对于较高端的化妆品来说,进入中国市场,要收3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以及进口关税。进口关税的税率取决于消费品来源国,如果享受最惠国待遇就是10%的关税,其他国家可能达到20%~30%的关税税率。所以即使是来自享受最惠国待遇国家的化妆品,其三项税的总税率也在57%左右。
有专家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高端奢侈品,其他消费品进口环节税收有必要调低。
拉动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努力的方向,然而各种刺激政策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此相反,“海淘一族”、线下海外购物发展迅猛。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的同时,巨量的中国消费能力正在外流。
观察人士指出,不同于以往我国对国外高新技术产品的渴求,近几年出现的海淘热,体现了国内民众对于优质生活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海淘热的兴起,也反映了普通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消费的升级。
如果我们回到海淘兴起的起点,或许对如何激发、留住消费能力看得更加清楚:国产消费品在急速增量的同时,忽略了质量问题,而消费者却早已从消费短缺走出,更看重产品质量。
制造业大国何以非制造业强国
有人感叹:一只马桶盖打败了中国制造。尽管在代表、委员眼里这样的说法言过其实,但也不得不承认差距。“这其实是个有点悲哀的事情。”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狂飙猛进、看似无所不能的“世界工厂”为何难获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在优质、中高端产品面前,为何“失了一城又一城”?
——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核心技术、人性设计阙如。全国人大代表瞿佳说:“我们的企业不缺乏生产能力,多好的东西都能做出来,但核心技术比较匮乏,往往宁愿交专利费也懒得自己研究。”“马桶盖”热起来后,不少“山寨”同款产品已经在网购平台出现,不过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全国人大代表张华明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制造解决的是短缺问题,对优质产品探索、研发、生产刚刚起步,但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经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产生裂痕。
——有些企业“等、靠、要”,创新企业遭“山寨”。“中国市场巨大,粗制滥造的东西也有市场,不少企业‘等、靠、要’,在中低端徘徊。”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黄作兴说,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并不缺乏创新能力,但是创新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被“山寨”了,仿冒的成本太低,劣币驱逐良币,几轮下来,投入大笔资金精力做创新做自主研发的企业反而面临生存压力。
——品牌“叫不响”,服务难到位。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我们国家特别是浙江的制造业水平和能力,不少层面已达到了先进国家水平,但从立法、标准、市场监管以及消费宣传引导等层面来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品牌‘叫不响’是一大问题。品牌引导消费倾向,人们普遍会觉得欧美日的产品更好些,那么自然而然会去买。”南存辉说,“现在并非是卖一个或一套产品的问题,而是要做整体工程和服务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工业1.0”“工业4.0”并存,质量这个“制造业之基”被忽视。浙江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王青说,现在中国制造高端低端并存,但整体来看,核心的质量、标准问题仍旧缺失。“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建立在坚实的质量、标准引领之上,因此可以稳步跃升。”王青说,中国制造夯实基础的工作还没完成。
10多年专注做好一根吸管的“吸管大王”浙江义乌双童日用品公司董事长楼仲平说,与日本制造坚定信仰的“匠人精神”不同,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将互联网营销视为救命稻草,把像匠人一样追求产品品质的精神抛在脑后。
正视差距,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
“‘中国制造2025’让人充满畅想。”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马桶盖”事件不啻为一种警醒、鞭策,让“世界工厂”正视自身差距,向创新研发这一制造业“皇冠”迈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期间谈到“出国买马桶盖”问题时说,中国的企业要升级,如果国内也有相同质量的产品,应该更有竞争力。“起码能为消费者省下机票钱!”“我一直说,中国经济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这一过程将会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何迈向中高端?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去日本买回的马桶盖的确是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也是中国生产的,但现在是创新研发者“通吃”的时代,代工生产只有微薄的利润,唯有提升自身的创新研发水平,才能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政府要做好制度建设,让创新者有力前进、山寨者寸步难行。”黄作兴说,只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到位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创新和产品升级中去。
产品好不好,让百姓用钱来投票。“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德国、日本企业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注态度。”张明华说,支持德国、日本制造业领先的动力源是专注、匠人精神,中国企业只有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为中国制造正名。
南存辉认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商家,在品牌宣传上,长期形成了一个高科技、高质量的形象,这就是制造业附加值。“中国企业也只有日拱一卒,以质量、标准为引领,构建自身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关注。”南存辉说。
一只马桶盖背后是中国制造遭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面夹击”的双重挑战。中国制造业亟须从旧有的格局中升级转型、变大为强,在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重塑形象、获得认可。
-
不插电做酸奶,新西兰易极优easiyo酸奶机体验
酸奶是个好东西,益生菌能够保障身体健康,是不少白领、学生的心头好。据说每个成人每日可以摄入500ml的酸奶量,但是超市里好一点的酸奶,250ml的都不少于八九元,每天的消耗起码一二十元了,月消费不低于五六百元呢,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况且,市面上买的酸奶一般都添加了防腐剂,还要经过各种渠道运输,营养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我和老公都是酸奶狂人,一天少说也得消耗500ml左右的酸奶。我们为了省点钱,就买了酸奶机来做。但是市面上流行的酸奶机一般都是要插电的,天热的时候需要八九个小时,冬天十二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成,比较耗电。而且常规的酸奶做法,是用酵母粉兑在牛奶里,要先买好牛奶、酵母粉,过程比较烦人。 前不久在一个酸奶论坛上得知,新西兰有一款易极优酸奶机自配酸奶粉,不必插电,也不需要购买牛奶和酵母粉,就能轻松做酸奶。于是立马网购了一个试试感觉。 酸奶机包装盒是这样的: 一打开盒子,就看到酸奶机了。 接着是主角登场了,比想象中的大很多。外发酵罐高度大概30厘米多一点,掂量一下大约有一斤半左右,材质是食用级PP的,摸起来感觉滑滑的。 打开盖子,构造比较简单,将内发酵罐取出来后,就看得见红色底座和下面的保温罐了。 看了一下说明书,只要用易极优自家酸奶粉,不插电就可以制作酸奶,特地配了一份老公最爱的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立刻走起! 先在内发酵罐内注入大约25度的温水500ml,将整包酸奶粉倒进去,他家的酸奶粉,质地细腻,颜色柔和。因为是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带点米黄色。他家有几十种不同成分、口味的酸奶粉,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接着盖上盖子摇匀,再将温水加到1000ml,再次摇匀。 然后在保温罐内加沸水,一定是烧开的沸水哦,因为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益生菌君们才能更活跃,做出的酸奶才更有味道!而且沸水一定要淹没红色底座哦! 最后将内发酵罐放进去,将盖子拧紧,静置8—12小时。 一早上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酸味钻入鼻孔,隐隐约约见到了淡黄色。将内发酵罐取出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 打开内发酵罐的盖子,只见酸奶表层像豆腐块状凝结,轻摇罐子也没有很大流动,比较牢固,看来首次用易极优制作酸奶就比较成功。 先把新鲜的酸奶倒在碗里,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没有吃完的放冰箱里了,常规酸奶乳酸菌活性只能保持两到三天,易极优酸奶却可以保持12天之久,我们大概一两天就能吃完,不会丢失多少营养。
-
单身狗圣诞餐的江南Style - 韩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体验
身狗如何过圣诞?对于吃货来说,饱食一顿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还有一套精美餐具相伴,日子美得呢! 最近又从喜地入手了一款韩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六件套,深深的觉得是专门为单身狗量身定制的。 说到骨瓷,在我印象中基本上属于白富美的概念范畴,具有耐高温、材质轻、硬度高和纯白表层,而且便于清洗和放置。但是LIVING HANKOOK进一步提升了我对骨瓷的观感。 LIVING HANKOOK经研究证明,天然骨粉制作的骨瓷日用餐具容易碎裂,于是在全球首次使用了半导体材料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在1300度高温下烧制成的骨瓷,有高出于一般骨瓷数倍的硬度,还可用于烤箱、微波炉、洗碗机以及热水直接冲泡等,堪称日用陶瓷的典范。 外包装,正上方是隔热垫图,前后两侧是整套收纳效果图,设计较有大牌品质感。 左右侧面,一边是6件套拆分示意图和平台商标,一边是品牌简介。 开箱程序图,层层叠叠,厂家还是费了一些心思的(嫌啰嗦的可以跳过)。 揭开盒盖。 将第一个碟子取出来后。 一碗端,最底下是隔热垫。 全部取出来叠放在一起,时尚、小巧、简约。五个碗只占用一个碗的空间,节省空间,放置方便。 六件套全家福,一大一小两个碗,大碟子一个,小碟子两个,隔热垫一个,满足单身狗的日常餐饮。 至于尺寸,下面是从宝贝详情页的截图,依次为隔热垫,小碟子,大碟子,大碗。 下面依次亮相。 首先是大碗,俯视图,容积还是比较可观的。 侧拍图,碗沿表面上端周身的海波纹淡雅,较有文化感。据说,LIVING HANKOOK拥有世界上日用陶瓷器企业唯一的独立设计研发中心,负责更多创新的图案设计,符合欧美、东南亚和中日韩各国的欣赏审美,更善于融汇东西美学文化精神,曾经聘请过本国的安德烈.金、英国的Rachel barker担任设计。 海波纹较多的出现在我国明清瓷器以及日本瓷器中,LIVING HANKOOK大碗上的这个图案算是向邻邦致敬了吧!同时,碗表面下端有红色的品牌LOGO。 倒扣图,碗底部也有品牌LOGO。 小碗的外形与大碗一样,容积大概是它的三分之二。碗沿表面上端周身的海波纹,碗内侧边沿,碗表面下端、碗底有红色或灰色的品牌LOGO。 隔热垫,据说由竹子高强度压缩制成。 正面,小孔便于水汽向中央流动汇集并方便排出,不必担心隔热垫会潮湿,可防止碗的温度过高,烫坏桌面。 竹制纹理清晰可见,较有质感。还有黑色品牌LOGO。 反面,有红色品牌LOGO。 大碟子,碗沿内侧和碗底分别有红色或黑色的品牌LOGO。 LIVING HANKOOK的骨瓷餐具之所以光洁度、透明度极高,是一般为加入了50%以上天然奶牛骨的骨粉,具有珠圆玉润、细腻饱满的质感,比一般的骨瓷的保温性能与隔热性能更好。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制作成本远高于大部分所谓的骨瓷,使用寿命是普通碗的三倍以上。 两个小碟子,碟双飞,碗沿内侧和碗底分别有红色或黑色的品牌LOGO。 LIVING HANKOOK对所有陶瓷面进行银纳米粒子喷涂的尖端NT技术,具备杀菌抗菌功能,使用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健康。 单身狗的圣诞餐,荤素搭配,红绿相间,冷热兼具,LIVING HANKOOK骨瓷餐具的质感进一步得到彰显,红格子桌布很有节日气氛。 大碗:翡翠白玉汤。 小碗:白绿兰花香菇木耳蔬菜什锦 隔热垫:本来应该放汤,但是质感太好,放一块红薯比较应景。 大碟子:红椒烧鱼块 小碟子之一,海带丝 小碟子之二:番茄切片 竖排放置效果,单身狗的圣诞不寂寞!
-
你和女神的距离或许只差一只马鞍包 - Martinica湖蓝色头层牛皮马鞍包
网传“你和女神的距离,或许只差一只马鞍包”,最近斜挎的迷你包确实很火,于是开始长草,知道Dior和Burberry都有十分经典款式的马鞍包,但是作为普通工薪员工一枚,价格确实伤不起。在各进口电商比了一下价,最后入手了一款意大利的Martinica湖蓝色头层牛皮马鞍包6065-PMTDM。 Martinica在意大利应该是蛮普通的一个牌子,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营时间也不算太长,所以可以相比于Dior马鞍包二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入。6065-PMTDM可能是厂家编号,具体啥意思也没弄明白。 先看看街拍效果吧。黑红色的冬日底装,配上湖蓝色马鞍包,在配色上还算抢眼。 然后看看细节。 外包装就不出镜了,内包装是塑料袋,刚收到时觉得包装还是Low了点。 从塑料袋里拿出来后的即视感。第一感觉不是宝贝页里说的湖蓝色,更接近于灰蓝色,有色差。本人更喜欢亮丽的颜色,在冬日看着也能提神,算是失策了。 打开包盖,里面有防尘袋,还有一团用来充实包型的白纸。 放空了的包包,整体上还是比较挺括的。 放在防尘袋上。 装入防尘袋,妥妥滴。 品牌商标正面:蛇形LOGO,品牌名,还有“SINCE1984”、“MADEINITALY”的字样。 反面是型号、款式标示,以及商品条形码。 蛇形LOGO也出现在环扣上。 皮质是品牌方反复强调的优势,连产品名称里都突显了“头层牛皮”。我这种普通消费者当然不是皮质鉴别专家,只能通过“望闻摸量”来体验质感了。 望:纹路比较清晰,质地比较细密,没有杂点,细看起来有细小毛孔,整体看起来还算是真皮质感。 闻:包包基本上没有异味。 摸:手感柔韧,略微带一点点硬的赶脚;厚度比较均匀;用力按下去,会有向心的皱纹;皮质比较紧密,不知道耐不耐磨。 量:掂量一下,虽然只有15x16x5cm的体积,但是净重大概有一斤。 极简接头,不知道结实与否。 极简环扣,如果是方形的可能时尚感更好。 有三个孔眼可以调节肩带长度。大概是按照欧美女性的身高来制作的,本人身高160CM,没有大长腿,即使调节到最短长度,包身直达大腿,整个视线往下拉。迷你包的长度,最好是卡在胯骨处比较好,才能突出身材比例。像我一样娇小的姑娘慎入。 肩带比较厚实,如果再细薄轻巧一点,更能衬托肩部、胸部和腰部曲线,夏天也能拗造型。 扣头做得比较简陋,皮绳扣上后,包盖还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包身贴合得不是很紧密。 手工缝线比较密实,将包包前中后三部分缝合在一起,虽然有文艺感,但是在防水方面绝对有欠缺,水可以透过缝线空隙进入包内,下雨或者是到河边湖边海边水多的地方,佩戴的可能性不大。 底部缝线使包包变得立体,可以单独直立,但也不是100%稳固。 包包内部容积十分有限,一个爱疯,一瓶香水,一个粉饼,一管口红,一串钥匙,就挤满了。个人还是喜欢类似杀手包和铂金包无所不容的秉性,迷你包实用性还是差了点,顶多玩玩搭配拍拍照装装逼。
-
三款果蔬洗涤剂PK实验 - 韩国BEX、Crinable、VegeAQUA果蔬洗涤剂
加量优惠装,加送258克,6大功效 平时吃水果的时候,总担心水果表层有农药、果蜡和细菌,吃之前用果蔬洗涤剂洗一下是必须的。之前家里有两款常用的,最近听说贝壳粉清洁水果特别好,特地买了一款。但是究竟哪款清洁能力最强呢,有空做了一下对比。 从右至左依次是BEX蔬果专用环保杀菌清洗液、韩国Crinable天然贝壳果蔬洗涤剂、立白洗洁精。苹果都是从大超市同一果篮里买来的。 用水果刀轻刮每个苹果,都有果蜡出现。 依次将三种果蔬洗涤剂加水浸泡苹果,并用筷子充分搅拌,使每个苹果充分接触到洗涤剂。 三分钟之后的情形: 五分钟之后,经过BEX蔬果专用环保杀菌清洗液喷洗、浸泡后的苹果,依然有些果蜡残留。苹果表层颜色变化不大,但是触摸起来比原先柔滑些。 被韩国Crinable天然贝壳果蔬洗涤剂浸泡过的苹果光洁嫩滑了不少,没有刮出果蜡来,水溶液浮出一层油。 被立白洗洁精浸泡过的苹果,果蜡残留比第一个洗涤剂的要少。 最后各水溶液的情形:韩国vegeAQUA果蔬喷洗剂水溶液无色无味;韩国Crinable天然贝壳果蔬洗涤剂水溶液底层是贝壳粉沉淀,上面浮着果蜡油脂;立白洗洁精水溶液泡沫较多,香味较重。 综合比较一下整个实验的效果,如下图: 另外,不少人说贝壳粉去除水果表层果蜡、农药和污渍是夸大其词,因为贝壳粉本身溶于水的时候就有油污,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特地做了一个只把贝壳粉单独溶于水的实验。 将1g贝壳粉单独放入硅胶碗中。 在碗中放入水。 充分搅拌,静置5分钟之后的情形,没有油污出现,充分说明:贝壳粉本身不会产生油污,油污来自于浸泡在贝壳粉水溶液里的水果表层,贝壳粉具有去除水果表层果蜡、农药和污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