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世界大战,谁是黑马?谁将掉队?
2017-08-12 174
京东是正式进入海淘业务最晚的电商大平台,直到2015年4月才上线全球购业务。与京东自营模式不同,京东全球购是自营+平台混合模式,商家入驻要缴纳最高1.5万美元的保证金和1000美元的使用费。京东全球购在上线2个多月的时间内,法国馆、韩国馆、日本馆、ebay海外精选等频道相继上线,杭州、宁波、广州三个保税仓同时投入运营,发展速度很快。据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邱煌表示,目前接入商家近千个,有超过80万的SKU,但是京东全球购直营比例偏低,搜索自营商品结果仅有239款,第三方卖家仍然是销售主力。
作为海淘一战的发起方,京东全球购大战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并没有如以往的气势如虹。与京东其他业务线相比,京东全球购得到的支持明显有限,导致其价格优势并不明显,无法甩开竞争对手。如刚刚重点引进的联合利华全球购旗舰店,因为上架产品和国内销售的差别不大,成交量就非常一般。京东全球购目前更多的还是依靠之前平台积累的流量红利,要想突破发展并不能完全复制以前模式,还需要在境外供应链上痛下苦功。
天猫国际:规模领先背后阴云密布
2014年2月上线的天猫国际上是最早涉足海淘业务的电商大平台,与天猫业务一样奉行的是平台模式,商家入驻要缴纳3.5万美元左右的年费和保证金以及3%-6%的佣金,但在2015年之前的表现被外界普遍质疑。外媒评估表明,天猫国际约70%的商铺几乎没有成交量,仅有30家店铺销量过千万。2015年天猫国际开始发力,马云频频走访,全球五大超市入驻、韩国馆上线,年中大促更是发起进口总动员专场,挽回不少颓势。
作为“海淘一战”的主攻手,天猫国际本次大促的销售规模无疑领先其他对手。但是这种领先更多是因为体量优势,只是以行业第一的SKU总量保证了基本的销售规模。天猫国际目前的服务水平跟不上其招商的步伐,推广流量也有限,使得大部分不熟悉中国市场的国外商家销售惨淡。本次年中大促上,以最热门的德国爱他美奶粉为例,天猫国际2015年重点招商的德国本土连锁超市Inferno旗舰店销量就非常一般,总销量破千的单品寥寥无几,重招商轻服务将为天猫国际的发展蒙上阴影。
考拉海购:异军突起的最大黑马
网易考拉海购是网易这个老牌互联网公司在跨境电商领域的风口进击之作,凭借直营自采的模式,一上线就以低价、正品、极速的用户体验抓住海淘族的痛点,成功站稳脚跟。考拉海购在供应链上投入惊人,目前考拉海购在杭州、宁波保税区的仓储面积都是当地最大的,2.6万㎡宁波仓更是罕见,郑州保税仓的面积也超过一万平米,仓储面积已经是跨境电商第一。考拉海购走的是小而精路线,聚焦母婴、美妆两大品类,每月两次大促使得低价常态化,凭借明显的价格优势市场销量领先其他竞争对手。
网易考拉海购延续常态促销战的传统,6月再度发动两次大促,6月16日-6月22日推出“万券齐发”主题的年中大促专场。在母婴、美妆各大爆款上,考拉海购依然拥有价格优势,其他家居个护、进口食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等品类,考拉海购也是抄底价,赢得用户认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低价正品便捷的海淘服务,考拉海购6月线下体验活动频频,先是联合UBER打造海淘专车,近日有启动进口纸尿裤免费换购活动,一时风头无两,可以说考拉海购是本次海淘一战的最大黑马。
聚美优品:重金投入却力不从心
聚美优品进入跨境电商更多是出于业绩压力的逼迫,其赖以发家的美妆业务因为正品问题业绩下滑严重,为了寻求突破而转型自营跨境电商。聚美优品走的是先美妆后母婴的品类扩张路径,为了把美妆积累的女性用户导入到母婴消费上来,不计亏损投入母婴,CEO陈欧更表示要投入十亿来补贴。目前聚美优品供应链投入有限,主要依靠郑州仓、深圳前海两个保税仓进行仓储配送,美妆类优势逐渐在缩小,而重点发力的母婴类商品数量还远远不足。
本次海淘一战,聚美优品仍然重金砸向母婴,不惜亿元补贴拉高业绩。但是目前来看,其力推的进口奶粉、纸尿裤并没有足够的价格优势。而且随着市值的不断缩水,美妆品类被唯品会、网易考拉海购步步紧逼,聚美优品并没有多少现金储备再来几次补贴促销战,在愈演愈烈的海淘战中,很快将力不从心。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