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认证鞋靴服饰知名品牌
2016-07-21 334
皇室认证的意义
在英国的所有品牌认证中,英国皇室认证(Royal Warrant of Appointment)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早在1155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就向名为Weavers的公司颁发了第一份“皇室御用委任状”。从那时开始,英国皇室认证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无数品牌梦寐以求的殊荣。 而想要获得英国皇室认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甄别。首先,这家公司必须连续五年定期提供商品或服务给这三位皇室成员之一;其次,这些品牌必须获得皇家商人认证委员会(Royal Household Tradesmen’s Warrants Committee)主席以及宫务大臣(Lord Chamberlain)的推荐,相当于国内的提名了;在此基础之上,几位皇室成员筛选甄别,考虑是否授予其御用委任状。
那是不是一旦获得英国皇室认证就万事大吉,代代相传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英国皇室认证每五年会被审核一次,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维持高品质且值得信赖。如果该公司被出售,所持有的皇室认证也会被再次审查。
因此,能够取得皇室认证代表了这个品牌的品质非常好且值得信赖,也被企业视为是莫大的荣耀。
和普通的品牌赞助一些活动以获得冠名权或独家标记不同,无论捐多少银子都是无法买到皇室认证的。申请皇室委任状基本上不需要费用,而且皇室成员从这些皇家特约供应商手中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也是照常付款的。
英国哪些品牌拥有皇室认证 英国皇室认证是从15世纪开始,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这个制度开始被推广。当时取得维多利亚女王皇室认证标志的某些企业,直到今天还在继续提供产品给皇室成员,并持有皇室认证,例如Penhaligon香水中最畅销的男士香水Blenheim Bouquet(柑橘香味)在1902年就有皇室认证了。Fortnum & Mason 高档食品百货公司也拥有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室认证。
皇室成员所需要的产品也因为时空而有所不同。过去的例子包括:查尔斯二世的皇家剑刀、维多利亚女王有展示用的蜡花製造商。今天,许多精品品牌持有皇室认证,例如在Bellavita有设柜的手工鞋John Lobb、珠宝品牌Garrard,全世界最早的珠宝商,最着名的作品包括在伦敦塔裡面展示的维多利亚女王珠宝皇冠,以及威廉王子在订婚时送给凯特的蓝宝石订婚戒。 许多皇室认证商品因为品质高又值得信赖,也深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人喜爱,例如格蕾丝·凯利(摩纳哥王妃)、麦当娜和格温妮丝·帕特罗都曾购买过Smythson的豪华文具。而曾经穿过Hunter雨鞋的名人包括黛安娜王妃和凯特摩丝,甚至在史密斯夫妇电影中,安吉丽娜·朱莉都曾经穿过Hunter雨鞋入镜呢。
皇室成员也需要日常生活用品,例如茶叶Twinings,也提供给维多利亚女王、零食如Cadbury巧克力和Carr’s的饼干、以及Boots的化妆品等等。如果你在英国,可以就近去拥有皇室认证的百货公司分店例如House of Fraser、John Lewis或Waitrose去购买拥有皇室认证的商品。
英国王室的雨衣及外套供应商,Aquasutum和Burbery已经为我们所熟悉,只有Barbour还没有进入中国。Barbour最为骄傲的是其结实耐久的品质,许多近乎于传奇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某位钓鱼者在海上与狂风搏斗了十几个小时,又漂流了十几个小时,最后被找到的时候Barbour外套里面的衣服还是干的。某件Barbour外套被遗失在野外风吹雨淋达一年之久,被找回来还能够继续正常使用。 Barbour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提供修补和重新进行防水处理的服务。一件Barbour的外套穿上三十年五十年再传给下一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历史和传统,这也正是王室贵族们一贯引以为傲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品牌的蓝黄花纹与Burberry的经典黑黄红格子花纹比较相似,千万别以为是在抄袭Burberry的风格。这是另一个王室御用品牌DAKS,同样创建于十九世纪的伦敦,从一家为男士订制服装的裁缝店起家,已经发展成为今天英国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
同样是由裁缝店发展成为一个经典的英国奢侈服装品牌,Austin Reed同样也为好几代英国王室所喜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的军服就是Austin Reed出品,邱吉尔首相率先穿着的连体外套Siren Suit也是Austin Reed为他所发明的。和Gieves & Hawkes等著名的英国品牌一样,Austin Reed以传统男装著称,而且提供订制服务。 相对以上几个为人所熟知的品牌,在国内则不那么为人所知。这个以订制服装见长的品牌价格十分亲民:一件衬衫从人民币800元起,一套全订制的西装则约合人民币15000元。从这个价格水平来看,丝毫看不出Thrsher & Glenny是连续持有王室委任状时间最长的品牌——从1783年开始,每一代英国王室都会给它颁发委任状。
另一个很小众的王室品牌是Tumbull & Asser。这个品牌同样是以高品质的男装及订制服务而被口耳相传的传统品牌,最最经典的产品是衬衫和领带,当然店里也找得到其他所有男士能够穿得上身的东西。顾客名单上除了查尔斯王子这样的贵族以外,也有007这样的男性精英代言人。
可惜的是,因为Tumbull & Asser在全世界也不过只有伦敦两家店和美国两家店,要想享受真正的高品质服务必须得亲自去,至少需要亲自去量身体的尺寸和试穿。
Tumbull & Asser的旗舰店坐落在伦敦的杰明街(Jermyn Street)上。如果要去,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条街上其他的店,简直就是英国王室御用品牌总动员,各家店所拥有的王室委任状加起来数也数不清:DAKS的服装、John Lobb和Tricker’s的手工订制皮鞋、Floris的香水、Wedgwood的茶具、Paxton & Whitfield的奶酪、Fornum & Mason的食品。
多走几步可以走到隔壁的邦德街(Bond Street)上,同样是有不少王室御用品牌,尤其是几家最顶级的珠宝商,其中最老资格的当数Asprey,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家一直代表英国最奢华的风格的珠宝品牌,近些年来才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电影《泰坦尼克》中的那条“海洋之心”项链,就是Asprey的作品。 Cartier(卡地亚)珠宝在几年前皇室大婚上,凯特王妃所戴的皇冠让卡地亚再一次出尽了风头。被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卡地亚,在1904年时,爱德华七世就委任卡地亚为英国王室的珠宝供应商。此后,卡地亚开始声名远播。英国王室一共在卡地亚定做了27顶王冠,而凯特王妃结婚时所戴的王冠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借给她的,皇冠名叫Halo,这是1936年伊丽莎白女王18岁的生日礼物,由卡地亚设计。
此外还有Launer(劳纳)的手提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现在公关场合经常挎的经典黑色小皮包就是来自劳纳。他们从1968年开始为英国王室供应,并在1981年赢得女王徽章,开始为女王制作皮包、皮具以及小饰品。
-
英国瓷器文化及英国骨瓷茶具
软文化 “当下午钟敲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停止。”这是在英国流行的一句话。尽管瓷器发明于中国,但英式午茶却将瓷器茶具发扬光大,令全世界一想到英式午茶,必要配备最正统的英国产茶具。“以茶开始每一天,以茶结束每一天”,这是英国人的作息规律,英国人每天造成起床之后,都会有一杯“床前茶”,而在早餐之前,也会有“早餐茶”,又名开眼茶。 骨质瓷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高档瓷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庭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瓷器之王”。 威廉王子访云南村落:品茶吃粽子回赠英国茶具 硬件条件 英国日用瓷生产占据了欧洲的四分之一,骨质瓷的初始产地在英国。英国骨质瓷价格昂贵,其著名品牌皇家道尔顿和威奇伍德一套20件左右的餐具要卖到3000欧元,产品也是美伦美焕,让人叹为观止。 英国陶业各具体产品销售情况如下: 餐具等:销售额为5.4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29亿英镑; 卫生洁具等:销售额为1.99亿英镑,其中进口占0.67亿英镑; 陶瓷地砖等:销售额为1亿英镑,其中进口占2.34亿英镑。 近几年来英国陶瓷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在20亿英镑左右,陶瓷进口份额不断增加。具体陶瓷产品其销售情况不同,例如餐具、耐火材料和工业用品出口较多,其出口占到年总销售额的50%左右,而砖、瓦、管道等建筑材料的国际交易量较小。 英国的“景德镇”——瓷都斯托克 中国的瓷器世界闻名,尤其是景德镇更被称为“陶瓷之都”,英国也有一个像中国景德镇那样闻名遐迩的陶瓷之乡——斯托克(Stoke-on-Trent)。正如中国人谈瓷必提景德镇,斯托克也是英国陶瓷史中的都城。在这个陶瓷之乡,从著名的斯波德到韦奇伍德,从明顿到道尔顿,各种享誉世界的陶瓷品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很多欧洲王室使用的精美瓷器都产自这里。在斯托克城里穿街过巷,随处可见有着百年历史的制瓷工厂。经过两百多年的积淀,陶瓷文化已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绕市中心Hanley的路又名“陶瓷路”,市博物馆叫作“陶瓷博物馆”,还有市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被命名为“陶瓷购物中心”
-
英国家居用品知名品牌介绍
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国家,其家居制造历史悠久,是欧洲家具生产的大国之一。英式家居造型典雅、精致富有气魄。往往注重在极小的细节上营造出新的意味,尽量表现出装饰的新和美。几百年过去了,英国家居依然以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展现出其动人的一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几个知名的英国家居本土品牌。 1、Paul Smith 有句出名的话这么说:英伦时尚有两大标志,如果Burberry(博柏利)代表了英国的传统经典,那么Paul Smith(保罗·史密斯)便是英式趣味细节的表率;如果Burberry的格纹已经成为品牌的标识,那么一看到彩色条纹,Paul Smith的流畅签名便会在脑中浮现。 Paul Smith是以时装设计师Paul Smith直接命名的品牌。其品牌标示为鲜艳的彩色条纹,加上流畅的“Paul Smith”手写体。Paul Smith早期以男装设计起家,1970年于诺丁汉开设店铺,在全球的时装领域不断扩张与延伸其时尚品牌的特色。 Paul Smith品牌的设计理念以朴实、简单为主,注重色彩在其中的应用。Paul Smith从初期单纯的衣着时装领域,到今天,Paul Smith已将其时尚王国扩展到香水、手表、钢笔以及家居产品,甚至连mini copper上也出现了Paul Smith的彩条图案。 2002年,Paul Smith更联同Cappellini公司推出家具系列“Mondo Collection”及于翌年与Maharam家具合作设计布料,这是Paul Smith相对早期涉足到家居产品的行业。如今Paul Smith的家居系列命名为Paul Smith Furniture and Things。 Paul Smith家居产品大多以Paul Smith原有的标志性设计风格与别的品牌的家居技术结合为一体,家居产品涉及的范围有家居布料、靠垫、壁挂、地毯、沙发等。 Paul Smith Furniture & Things主要以装饰性家居产品为主,其设计风格延续Paul Smith时装特点,游走于古典时尚与现代艺术之间。简洁朴实的家居结构与多彩流溢颜色搭配,而其品牌的五彩标示更是其家具装饰上特殊的亮点。目前,Paul Smith仍以小件家居,或收藏性、装饰性家居产品为主。 2、Timothy Oulton Timothy Oulton由其创始人Timothy Oulton开创的英国家居品牌。Timothy Oulton为英式新古典主义家居的代表品牌,以现代人的审美与生活的需求与习惯,融入经典的英伦设计风范。 Timothy Oulton早期跟随其父亲的商店Halo Antiques,经营古董生意。后来,Tim在美国成功销售了修复型家庭用品后,与其弟弟在英国开始扩展业务。直到Tim接管Halo后,开始将单一的古董生意重新定位,转型成考究的艺术家居精品。 Timothy Oulton讲究其产品的工艺价值,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高超的细目雕刻工艺,以及时尚个性的设计理念。其家居产品,无论是皮革家具还是“再生”系列,其所有生产程序都严格遵循手工进行打造,给人呈现一种古朴而华丽的英伦气质。 如今,Timothy Oulton市场已进入中国,且在北京居然之家家之尊国际馆设立了中国区首家旗舰店,这也是Timothy Oulton全球旗舰店中的第六家。 3、Christopher Guy Christopher Guy,简称CG。以性感家具著称。其创始人与首席设计师为英国奢华家具设计师Christopher Guy Harrison命名。 Christopher有着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使其设计的眼光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与建设性,家居设计风格游走于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产品在设计的特点上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体现了当代的情绪与经典的价值。 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式设计的体现,使得许多名人富贾都对Christopher Guy的产品深得厚爱。比尔盖茨、贝克汉姆、舒马赫等都对Christopher Guy情有独钟。其家居富有品位的造型与高档的气质,在电影《皇家赌场》、《穿PRADA的女王》、《欲望都市》等电影都曾出现过Christopher Guy家具的身影。 Christopher Guy的奢华家居身影在中国立足已有多年,如今,Christopher Guy的中国总部设立在杭州高端家具商场第六空间,而在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均有其产品展示间。 4、laura ashley Laura Ashley是1953年创建于英国伦敦的品牌。LAURA ASHLEY(罗兰爱思)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英国优雅品牌,以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布类,提供人们优雅又具有独特品味的生活品味。LARUA AHSLEY以其浪漫、充满女人纤细感性特质的印花图案与色彩,且深具英国传统特色与高雅气质的设计风格,渲染出一片英伦气氛。曾入世界顶尖品牌100强。它的产生源于著名英国演员"奥黛丽·赫本"。在1953年上映的《罗马假日》中,同格利高利·派克一起出场的奥黛丽·赫本佩戴了一条美丽的丝巾。由此很快这款丝巾就风靡了全球。就在此时,年轻的Laura&Bernard Ashley夫妇在他们位于伦敦Pimlico的家中,也开始手工制作这款丝巾。他们只投入了10英镑,用于购置亚麻布、染料等原材料。而他们的制品在英国最高档的百货店JOHN LEWIS和老牌家具商场Heals销售,并获得了大量的好评。由此Laura Ashley开始走上了向知名国际化企业发展的道路。 5、Wedgwood Wedgwood 的创办人Josiah Wedgwood(乔舒亚玮致活),1730年出生于英国Burslem的陶工世家,世代都以制陶为生,Josiah Wedgwood从小便在自家习陶,于1759年创立了Wedgwood陶瓷厂,开始生产以Wedgwood为名的瓷器。Josiah Wedgwood于品牌创立初期发明乳白瓷器(Queen’s Ware),Wedgwood带来丰厚的利润,美丽的外观与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促使Wedgwood乳白瓷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商品,也是英国瓷器史上的一大成就。1765年Wedgwood荣获英国皇家选用,夏绿蒂皇后特许他以皇后御用瓷器(Queen’s Ware)为名,这项殊荣让Wedgwood在上流社会中崭露头角,全欧洲皇家贵族竞相以拥有一套Wedgwood的餐具宴客为荣。 6、DESIGNERS GUILD Designers Guild是由英国著名设计师Tricia Guild在1970年成立的家居品牌,如今,已经成为英国奢华家居品牌的代表。为之风靡的名人除了英国皇室之外,还有好莱坞名人。Designers Guild从自然之中汲取设计灵感,技法轻柔而简洁,甚至带有乡村俏皮感。 最近,Designers Guild更与克里斯汀·拉克鲁瓦 (Christian Lacroix)合作推出包括抱枕、地毯、墙纸等在内的一些列家居用品。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的设计充满激情和奔放色彩,这位被称为巴黎时装界的“调色大师”更是把玩色泽和图案,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运用在家居设计上,让抱枕、坐垫、地毯等处处张扬出印花与色彩的趣味。 7、Designers Guild Designers Guild由英国著名设计师Tricia Guild(特里西亚·吉尔德)于1970年在英国成立,如今已进入世界著名生活家居名品行列,为英国奢华家居品牌代表。 Designers Guild家居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布艺、壁纸、床品、香薰、皮包、瓷器等一系列家居产品。产品风格涉及多样,从古典主义的家居装饰风格,到现代简约风的家具,甚至融入了东方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多样性与高品位的家居设计理念,深受室内设计公司,百货公司与酒店的欢迎。 Tricia Guild为英国著名的设计大师,是唯一一位接受过英国女王授勋的设计师,其设计风格以别致的图案和大胆的色彩而著称。Designers Guild产品特点整体融合了Tricia Guild的设计风格,以洛可可装饰风格为主调,结合现代生活的理念去延展其设计的风格。 Designers Guild在20年内迅速发展,如今,Designers Guild已逐渐覆盖全球市场。除了在英国本土的市场外,如今Designers Guild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厅已超过60家,覆盖了欧洲、北美、亚洲。2011年,Designers Guild进驻中国上海吉盛伟邦虹桥家居中心。
-
瑞典家居家纺用品产品品牌
NO.1 Bsweden Bsweden是一间座落在瑞典南部的设计公司,以生产制造适合居家生活的现代北欧风格灯具为主,Bsweden非常重视灯具的细节及其功能质量,并且赢得许多设计奖项。这款黑色电镀铝板弯折而成的桌灯名为Glasgow,简明的线条设计让它在 2006年获得了the Elle Interior Design Award,简约优雅的造型,几何与线条的结合运用,充分展现摩登时尚的空间感。另一款2009年的立灯Peg,灵感来自于晒衣夹,用压克力材料制成,单纯的外型反而更添新意,Peg立灯也在2009年获得了the Good Design Award。 NO.2 IKEA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38个商场,其中有7家在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南京和大连。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它在全球设立了16个采购贸易区域,其中有3个在中国,分别为:华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采购量已占到总量的18%,在宜家采购国家中排名第一。根据规划,至2010年,宜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商场将达到10家,所需仓储容量将由现在的10万立方米扩大到3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已成为宜家最大的采购市场和业务增长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在宜家的全球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NO.3 Swedese 瑞典经典家具品牌Swedese兼具简洁设计特征和北欧传统自然的品牌精神,充分展现北欧现代设计风格。这家位于斯德哥尔摩Swedese的品牌形象店,将零售店和展厅的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挂在墙上的家具和线条简洁装饰树相映成趣,如果从远处看的话整面墙就是一张精彩平面设计。 NO.4 Gense 拥有150年历史的瑞典餐具品牌Gense是欧洲最大的餐具供应商,以精湛的工艺和出色的造型著称,相信使用过Gense产品的人们一定印象深刻。跟不少北欧家居品牌一样,Gense跟北欧著名设计师合作推出产品,因此其产品不仅实用,而且造型独特,吸引眼球。其餐具产品的主调除了工艺以外,还注重传统造型的延续和出新,因此给人经典优雅的感觉。来欣赏这组产品照片吧。 NO.5 Rörstrand 瑞典最有名的瓷器品牌Rörstrand创始于1726年,当时是为了建立瑞典本土的家用陶瓷制品生产,以便能够与当时从中国进口的瓷器竞争。Rörstrand令人着迷的品牌发展史是与瑞典的制陶产业史交织在一起的,同时也反映了瑞典已经过去的三个世纪的历史。Rörstrand不仅是仍在运营中的欧洲第二古老的制陶工厂,也是自十八世纪瑞典历史上自由时代(Age of Freedom)以来,从未间断过的瑞典本国最古老的制造业品牌之一。 NO.6 Playsam Playsam于1984年成立于瑞典,是木制玩具设计的领导品牌之一,至今仍是瑞典设计界著名的Excellent Swedish Design奖项的得奖常客,是新一代北欧设计不可遗漏的品牌。 强调「色彩」、「形状」以及「功能」的Playsam,核心精神在于创造视觉以及触觉不同于一般的感受,提供消费者在感官经验上的一种新的挑战与热情。它的设计,不在素描出特定车型,而是一种强调简单意象的美学观点。 Playsam特别之处,在于「简单」(simplicity),瑞典的设计师绘制出铅笔的草图,透过不断的沟通,才进行打样与生产。创办人Mr.Zedig说:「一般人无法从playsam的作品中看出这是那一款车,它是一种想象力的延伸,我们把这样的乐趣留给消费者。」事实证明,这些原本是为了孩子所做的设计,反而大受成人欢迎,成为独树一格的作品。 NO.7 OFFECCT 瑞典家俱品牌OFFECCT为大众提供简洁明亮的办公会议空间、休闲居家环境已长达二十年之久,OFFECCT与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和瑞典当地的工匠合作,从设计概念开始到成品出炉均透过严格的把关与测试,制造高品质的家俱。 OFFECCT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性,设计能够增进开放式沟通的家俱,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温暖关怀、创意、热情融入工作当中,打造更轻松、惬意、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OFFECCT和许多国际知名的设计师联手,打造出和谐且富有创意的空间环境,将北欧简约的气息融入现代感十足的家具中。
-
澳大利亚家居饰品的好牌子
NO.1 Sheridan Sheridan喜来登公司和它拥有的品牌—Sheridan、Actil、Contempo在澳大利亚超过60年的家用品制造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六十年间,Sheridan公司通过营造卧室、浴室的时尚空间,而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耀。Sheridan喜来登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创造了一种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 Sheridan喜来登公司的前身Actil公司,创立于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了积极的作用,提供了生产绷带、军服、军裤、毛巾布所需的大量棉纱。它是澳大利亚第一家以国产或进口棉花为原料,生产床上用品的纺织品公司。同时,也是以澳大利亚国产的棉花为原料,开发生产出第一个包装精美的枕套、床单系列产品的公司。 NO.2 Jaspa Herington JASPA HERINGTON是澳大利亚的知名品牌。JASPA HERINGTON羊毛被只在澳大利亚的大型商场如MYER和DAVIDJONES才有售,如果你去澳大利亚旅游,不防去看看,只不过尺寸不同。被芯是ExcelWool®(有专利权的精细羊毛),非常柔软舒适,被套是纯棉面料,尺寸是为中国定制的200x230cm,与在澳大利亚品质一样,享有5年的保质期。 NO.3 BlueStar Bluestar是澳大利亚AYL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专业致力于羊皮毛制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历经多年,现拥有先进的工艺设备、高素质设计团队以及领先的品牌理念。 Bluestar羊毛被产于澳洲,100%纯天然羊毛填充。充分倡导“天然、绿色、健康”的睡眠理念。 NO.4 Gainsborough Jiggle&Giggle是一个澳大利亚的本土品牌,“咯咯笑”是该品牌在国内的中文名称。Jiggle&Giggle是1971年由John和Mary Pilbeamd Abbotsford,Victoria AUSTRALIA成立的,是一个有着15年历史的成熟儿童用品品牌,专注于婴童及儿童整体家纺产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有100多家实体店面,有专卖店、加盟店和一些母婴连锁超市等。Jiggle&Giggle主要的品牌特色是儿童屋整体家纺,即儿童卧室里所需要的全部家纺产品从床上三件套到配套地垫、毯子、靠垫、书包、浴巾等全部齐全。并且,每一个完整系列串起来都是一个独立的童话故事。 NO.5 Onkaparinga One of Australia’s oldest companies and now brand, Onkaparinga started in South Australia in 1869 in Hahndorf and then moved operations to Lobethal, situated 40 kilometres from Adelaide in the picturesque “Valley of Praise”. Migrating from Germany, two brothers, Heinrich and Edward Kramm, both weavers, purchased and brought with them some machinery and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Hahndorf in a mud hut. Their original plant consisted of one carding machine, one spinning mule of 30 spools and 2 hand looms. The spinning mule was horse driven, the others all hand operated. This beginning was not so successful and in 1873, Mr. F.W. Kelinschmidt bought the machinery and the brothers’ expertise and relocated in his disused brewery at its present location in Lobethal, situ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western arm of the Onkaparinga river. The wool was washed by hand and dried in the sun then teased by hand. Despite a government contract for US$10,000 for supply of 10,000 yards of cloth, Kleinschmidt’s new venture could not survive and in 1877, a syndicate was formed with F.W. Kleinschmidt as Chairman. Extensive upgrading and building programs were undertaken and on 9th July 1877, the Lobethal Woollen and Tweed Company was opened for business. However the trouble was not over, for 1878 saw South Australia in severe drought conditions and trade depression together caused yet another forced temporary closure of operations in “Tweedvale” as it was known. 1883 saw the efforts of Mr. David Murphy come to fruition with a new company name, "The South Australian Woollen Factory” which was formed with US$20,000. More buildings were erected to house 16 new looms on the 10th November 1885,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Mr. J.W. McGregor, later to become one of Australia’s largest wool brokers, 30 employees on a payroll expense of US$50 were off and running. This continued successfully into the next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