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红酒知识介绍-AOP VS AOC
2016-07-26 380
·Appellation在英文、法文中有“称谓、命名”的含义;
·Origine表示原产地;
·Protegee法文里是被保护的意思。
一般在酒标中间庄园名称下方,只要酒标上有"Appellation + d' Origine + Protegee"三个单词出现,就是算是AOP级别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AOP标识并不代表葡萄酒的质量,它只表明葡萄酒的出处,和该红酒命名是经过法国法定产区命名管理局核准,并按规定要求种植葡萄和酿造出品葡萄酒而已。AOP葡萄酒酒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都有,现在的AOP酒是先前的AOC+VDQS,占法国葡萄酒37%左右。
·最低级是大产区名AOP:例如Appellation+Bordeaux波尔多大产区+Protegee·次低级是次产区名AOP:如Appellation+MEDOC梅多克次产区+Protegee·较高级是村庄名AOP:如Appellation+MARGAUX村庄级产区+Protegee·最高级是城堡名AOP:如Appellation+Chateau Lascombes城堡产区+Protegee
酒标中“COTEAUX DU LANGUEDOC”就是d’Origine意思是“朗格多克的斜坡山地”
上图红酒酒标解释(从上到下)
1、grand vin de bordeaux,意为“波尔多高级葡萄酒”、“波尔多佳酿”。这个称谓不具有任何法律级别上的约束力,只要不是杂牌酒,均可由生产商自行标注。
2、saint william圣威廉,葡萄酒品牌名称。
3、“COTEAUX DU LANGUEDOC”,意思为“朗格多克的斜坡山地”,它就是“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中的“d’Origine”。它既表明该酒葡萄的种植地(葡萄的质量),也间接代表了葡萄酒的质量。
4、“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AOP标识。
5、“2009”葡萄采摘时间。
6、“mis en bouteille far DMD”,是装瓶方式,DMD是酒业集团,意为公司装瓶,是次于酒庄和酒候装瓶的装瓶方式。
【法国葡萄酒等级标识的变更由来】
近年来,欧盟对农产品分级制度实行改革,为了配合欧洲葡萄酒的级别标注形式,法国法定产区命名管理局对自己的葡萄酒等级制度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原有的法定级别做出了如下调整,这个调整从2009年8月1日起生效,欧盟规定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作为过渡,在截至日期前,仍可使用原有的法定评审制度。新政策后,原先的产区名(d‘Origine--大产区,次产区,村庄,葡萄园)的标识方式不变,如此,那些名庄或者独立小产区标识的酒庄依旧可以显示自己产区的独特性。AOC改为AOP本质没有变,只是整个欧洲将葡萄酒的等级标识统一了!
AOC是Appellation Origine Controlle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原产地控制制度”,该制度来源于法国,是法国原产地名称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针对特定区域产品的一项法律证明,主要是针对的是法国农产品。
具体到法国葡萄酒,假如是AOC级别,需要限制的有:种植的葡萄品种,葡萄种植方法(种植密度,剪枝法,单位产量,葡萄成熟时的含糖量,收获时间等等),葡萄酒酿造法(发酵方法,时间,陈酿方法和时间等等)。
AOC制度,通俗点说就是我们中国经常说的某某地的特产,只是我们中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详细规定假如要打上某地的特产,就必须要满足:第一、必须是哪个地方产的,不能乱打;第二,种植方式必须符合当地规定;第三,产出来的农产品假如进一步加工的话,也必须符合当地规定的加工程序。
简单讲,就是将原有的四个级别浓缩成三个,就是:AOC和VDQS合并成AOP,VDP改换成IGP;VDT改换成IG。
优良地区餐酒,级别简称VDQS
——是普通地区餐酒向AOC级别过渡所必须经历的级别。如果在VDQS时期酒质表现良好,则会升级为AOC。
——产量只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2%。
——酒瓶标签标示为Appellation+产区名+Qualite Superieure。
地区餐酒VDP--VIN DE PAYS(英文意思Wine of Country)
——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被升级为地区餐酒。
——地区餐酒的标签上可以标明产区。
——可以用标明产区内的葡萄汁勾兑,但仅限于该产区内的葡萄。
——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15%。
——酒瓶标签标示为Vin de Pays + 产区名。
——法国绝大部分的地区餐酒产自南部地中海沿岸。
日常餐酒VDT--VIN DE TABLE(英文意思Wine of the table)
——是最低档的葡萄酒,作日常饮用。
——可以由不同地区的葡萄汁勾兑而成,如果葡萄汁限于法国各产区,可称法国日常餐酒。
——不得用欧共体外国家的葡萄汁。
——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38%。
——酒瓶标签标示为Vin de Table。
-
家有奶妈专题(一)奶妈乳房不再胀痛的秘密 - 法国DODIE手动吸奶器
升级妈妈之前,几乎浏览了所有母婴论坛搜索好用的吸奶器、奶瓶、储奶瓶、奶嘴,发现法国DODIE系列产品口碑不错,是法国药房连续七年的销量冠军,而且PP和硅胶材质也比较安全靠谱,所以在产前就买了一套。本篇主要介绍最有用的吸奶神器-DODIE手动吸奶器。DODIE手动吸奶器,奶妈乳房不再胀痛的秘密外包装正反面,全法文介绍。侧面有平台商标。打开盒盖,里面有定型盒。定型盒全貌,包括手动吸奶器和配套奶嘴、口径螺牙转换、防尘盖。全套摆放效果。先来看看吸奶器的细节。功率调节器,自由调节吸力强弱,操作简便。防尘泵盖,吸取时使母乳不受灰尘等的污染。防逆流设计,使母乳不倒流。手动手柄,人体工学设计,轻轻的按一下便能轻松吸奶,省时省力。分体式硅胶吸奶罩,底盘为圆盘乳罩,主要承接吸出来的母乳;可以取下来的是乳房硅胶,比圆盘乳罩更加柔软舒服,缓冲吸力以保护乳房。拆开后,分为Initiation系列宽口婴儿蓝绿150mlPP奶瓶,配套口径螺牙转换+奶嘴+防尘盖,吸奶器。奶瓶和配套口径螺牙转换+窄口变速小号奶嘴+防尘盖,成为一个完整的奶瓶。DODIE奶嘴分为小中大三个型号,小号奶嘴小流量,适用于口型小的0-6个月的宝宝;中号中流量,适用于吸吮量较大的0-6个月的宝宝;大号大流量,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吸奶的时候,轻轻按动手柄,感觉吸力还是挺大的,但是乳房没什么痛感,大约一刻钟,缓缓按手柄,就吸满了150ml,一个人也能轻松操作。拧下吸奶器,安上配套口径螺牙转换+小号奶嘴+防尘盖,直接就可以给宝宝吃了。
-
家有奶妈专题(四)奶妈的后备存粮 - 法国DODIE Sensation系列270ml防胀气宽口奶瓶
随着宝宝的食量大增,之前购买的150ml奶瓶显然是不够用了,因此又入手了DODIE Sensation系列的270ml容量奶瓶,本篇主要为大家带来的就是DODIE Sensation系列防胀气宽口浅黄色270ml婴儿奶瓶。DODIE Sensation系列防胀气宽口浅黄色270ml婴儿奶瓶,奶妈的后备存粮外包装正反面,全法文介绍,大象气球图案很漂亮。打开盒盖拿出来,270ml的容量还是比较可观的。依次拆开防尘盖、口径螺牙转换、奶嘴。奶嘴设计很科学,两侧扁平弧形设计模拟乳房质感而不易塌陷,灵灵喝奶的时候,嘴巴就像是靠着妈妈柔软的乳房一样。中号奶嘴现在宝宝还用不上,但是再过两三个月就应该用得上了。防胀气阀门内置在奶嘴左右两侧,据说能促进瓶内定期空气循环,减少吞咽空气、肠胃绞痛,防反胃。三角瓶身放置稳固,便于宝宝把握。270ml瓶身的容量还是很可观的,方便外出时携带,可以供宝宝饱饱的吃上两餐了。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