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中国企业被指在欧洲倾销太阳能玻璃产品

欧洲太阳能玻璃制造商指控中国竞争对手倾销产品,此举在欧盟与中国围绕可再生能源的持续贸易争端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一批欧洲企业已向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提交一份正式申诉,称中国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欧洲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由这些欧洲企业组成的EUProSunGlass组织,寻求对中国输欧的太阳能玻璃征收逾100%的关税。太阳能玻璃通常厚度只有几毫米,用于覆盖太阳能电池阵列。它必须具有比普通窗户玻璃更高的纯净度。太阳能行业之前已然是欧盟史上最大规模贸易调查的根源所在。去年11月,布鲁塞尔方面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启动调查,此举使双方关系受到影响。欧盟委员会调查人员目前正在中国搜集证据,以求核实欧洲企业的说法,即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得到了北京方面的非法补贴,然后在欧洲倾销产品。2011年,中国对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额达到210亿欧元。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反而将矛头指向欧洲自身的政府补贴制度。太阳能玻璃一案涉及的金额要少得多——去年整个欧盟市场加起来还不到2亿欧元。然而,提出这项申诉的企业认为,这件事进一步证明,中国企图以不正当手段主宰新兴的绿色技术产业的所有领域。“中国如此一门心思地试图主宰整个太阳能行业,以至于它不仅仅直捣核心,还把手伸向配套产品,”总部设在列支敦士登、在德国开展业务的太阳能玻璃制造商英特孚(Interfloat)的董事总经理乌尔里希弗雷(UlrichFrei)表示。EUProSunGlass与提交太阳能电池板申诉的EUProSun之间并无正式隶属关系。拥有欧盟市场约28%份额的英特孚,曾在2008年向德国境内的一家工厂投资5000万欧元,以制造和提纯太阳能玻璃。该公司称,中国企业,如广东金刚玻璃公司(GuangdongGoldenGlass)和上海福莱特玻璃公司(ShanghaiFlatGlassCo.),近年将产品售价定在欧洲生产企业盈亏平衡点(每平方米8欧元)的一半左右。申诉状称,其结果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从2010年的8%,飙升至去年的27%。EUProSunGlass相信,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提供较低价格,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得到了有补贴的电力。电费在太阳能玻璃生产成本中占据大约三分之一。预计,该组织成员将在未来几周扩充申诉内容,纳入有关非法补贴的指控。根据欧盟规则,欧盟委员会现在必须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以开启一项正式调查。围绕太阳能电池板的纠纷已在欧洲太阳能行业内部引发两派意见。向中国销售太阳能生产设备的企业、以及在欧盟各国安装电池板的许多中小企业,已游说反对EUProSun提起的申诉。它们辩称,提高关税将适得其反,因为关税将推高消费者面对的太阳能产品价格,并危及数以千计的欧洲就业岗位。相关阅读:巴西对中国产品大打反倾销牌常跟风欧美阿根廷对华反倾销严重

上一条:咋抓住泰国电商28亿元商机?请要谨记这三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