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没刚需的市场怎么玩?
2017-07-06 129
事实上,即便扩大到整个耳机品类,不少人对其认知还停留在随手机的赠品上,哪怕是愿意花超过300元购置耳机的人都为数不多。一些从业人士向网易科技坦言,市场一开始就小众,智能耳机成为爆品的可能性很小。
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涉足主流智能硬件领域,智能耳机这个不怎么被看好的细分市场,也迎来了一些入局者。
G-Wearables是一家不足百人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最近完成了A轮融资,他们此前做过一款类似Misfit Shine的可穿戴设备Goccia。现在他们推出的第二款产品,却锁定在一款智能运动随身听上。
G-Wearables CEO郭成毫不避讳转型的缘由,“可穿戴我们拼不过某些巨头,于是进了一个巨头可能都不屑于进来的小市场”。这个看起来似乎知足过头的创业者觉得,能把累积销量卖到20万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眼下,比起想着法儿的卖东西,他更热衷于去研究技术和“需求”。
毕竟,即使没有巨头入局,能否让这个几乎不存在刚需的市场成为一个“市场”,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智能化之前,先消灭耳机线
虽然智能耳机从业者选择的方向不同,但在“消灭耳机线”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Vinci合伙人左小鹤告诉网易科技,智能不智能是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智能耳机一定要比普通耳机体验要好,而“耳机线是影响体验的第一道难关”。基于此考虑,Vinci采用了WiFi,而“大耳机”的头戴设计的确规避了外置线材的麻烦,不过机身体积难以避免的显得稍大。
对于耳塞型耳机来说,虽然便携性更佳,但线材带来的麻烦愈加突出。包括存放、碍手碍脚的使用体验以及运动时线材晃动对音质产生的“听诊器效应”,都是使用者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使用市面上一般的蓝牙耳机,两只耳塞还是需要线连着。
于是郭成的gogo耳机直接去掉了连接耳塞的线,只留下了两个独立塞子,在他看来,“没有线”是gogo最大的特色之一,也确确实实满足了一些对体验要求更高用户的需求。
但“对体验要求更高的用户”到底有多少,并没有人知道。
而对最愿意为耳机付费的耳机发烧友来说,其关注点并不在有没有线上面,而是音质本身。据网易科技调查,一些烧友甚至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质花几百上千给耳机换线,这与智能耳机厂商“消灭线材”的目标有所背离。
对此左小鹤解释称,事实上,虽然这部分人消费力和对耳机的关注度较高,但Vinci耳机不是为了他们而设计,定位还是偏普通人一些,“我们想告诉他们,音质不差、同时没有线缠来缠去的耳机是存在的”,或者说,Vinci想针对普通消费者创造对耳机品类的一种新需求。
智能化之道,押注细分场景
去线材化处理仅仅是第一步,在完成对品类的优化后,与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一样,智能耳机厂商们需要更实际的使用场景。gogo选择了运动场景。在做gogo之前,郭成了解过运动器材的价格,“较专业的运动人群,对价格普遍没有一般消费者敏感”,如果为这部分垂直人群做好服务,很可能会为这款智能硬件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郭成明白,倘若不谈智能,运动耳机市场有着太多大牌竞争对手,如果智能化不能提供一些运动人群实际需要的功能,那它就仅仅是个噱头。
最终,郭成从他认为的运动耳机三个痛点----不缠着、不掉下来、能测心率入手:不缠着就直接抛弃线材,不掉下来可以用工业设计解决,测心率的话,加上传感器就好了。但这时候遇到的问题是,数百元的gogo由于传感器成本限制,在动起来时测心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
郭成有些无奈。他还推出了另一款售价249美元的gogo-s,用了更好的传感器,“动起来之后心率也比较准确了,同时加了IP67的防水”,贵了一些,“但没办法,一分钱一分货”。
另一款智能耳机产品Vinci,与gogo不同,主要押注的是日常出行场景。
左小鹤表示,Vinci最智能的地方在于,戴上耳机开始放音乐,取下立刻停止;用户甚至不需要关联账户,耳机根据用户此时的身体状态,会播放最合适的音乐。当然,譬如喜马拉雅这类电台Vinci也没有漏掉,各种个性化的算法处理有望让其成为“最聪明”的耳机。
个性推荐需要联网,左小鹤说,Vinci可能会走运营商定向流量。总之,会优化好这一场景下的使用链条,“努力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不摘下耳机”。
智能耳机的未来:走向融合?
不过,当前智能耳机的使用场景还是相对垂直。如果将智能耳机扩展到智能头戴设备,可能更富想象力。
事实上,近期入华的Glyph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正是一款耳机设备。当用户将Glyph的耳机横梁拉到眼前,这款耳机立刻变成一个虚拟现实眼镜。
Glyph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网易科技,Glyph瞄准的是电影视听场景下的服务,耳机+虚拟现实融合了两种头戴式设备,并在标的场景下有着胜过单一耳机或单一VR眼镜的体验。
左小鹤也认为,人的头部只有一个,耳机作为传送声音信息的设备,其实有更多故事可以讲,只是当前Vinci精力所限还得先做好眼前的事。事实上,此前Glyph的美国开发商Avegant CMO Azmat还告诉网易科技,未来Glyph有可能将横梁做的透明,最终或将其做成类谷歌眼镜的设备。
虽然有这种可能,但现在在耳机上下功夫的智能硬件厂商还是不多,即便一些厂商考虑到了声音层面,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附庸,留出一个耳机借口,并没有从声音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融合可能并不是智能耳机厂商眼中唯一的未来。
左小鹤告诉网易科技,虽然Vinci是一款智能硬件产品,但设计师下了不少功夫,公司也有意去扩展到时尚人群。“我们设计了六种颜色,起码带出去不low,这种设计感就目前来看,已经引起了一些时尚界人士的注意”,她补充道,未来Vinci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一些时尚圈的玩法。
而时尚产品的溢价高于科技产品,这一点从Vinci对标的Beats上就能看出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从业者考虑从耳机音质这一最原始的属性上去扩展太多。“音质不是软肋就好,”郭成告诉网易科技,一般消费者辨别不出专业音质和普通音质的差别,这也不是他们的强项,而发烧友人群同样也被他们排除在外。
“哪怕是将来,Vinci可能也不会是能辨别出水电、火电、核电对音质影响的人喜欢的东西,”左小鹤表示。
-
不插电做酸奶,新西兰易极优easiyo酸奶机体验
酸奶是个好东西,益生菌能够保障身体健康,是不少白领、学生的心头好。据说每个成人每日可以摄入500ml的酸奶量,但是超市里好一点的酸奶,250ml的都不少于八九元,每天的消耗起码一二十元了,月消费不低于五六百元呢,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况且,市面上买的酸奶一般都添加了防腐剂,还要经过各种渠道运输,营养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我和老公都是酸奶狂人,一天少说也得消耗500ml左右的酸奶。我们为了省点钱,就买了酸奶机来做。但是市面上流行的酸奶机一般都是要插电的,天热的时候需要八九个小时,冬天十二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成,比较耗电。而且常规的酸奶做法,是用酵母粉兑在牛奶里,要先买好牛奶、酵母粉,过程比较烦人。 前不久在一个酸奶论坛上得知,新西兰有一款易极优酸奶机自配酸奶粉,不必插电,也不需要购买牛奶和酵母粉,就能轻松做酸奶。于是立马网购了一个试试感觉。 酸奶机包装盒是这样的: 一打开盒子,就看到酸奶机了。 接着是主角登场了,比想象中的大很多。外发酵罐高度大概30厘米多一点,掂量一下大约有一斤半左右,材质是食用级PP的,摸起来感觉滑滑的。 打开盖子,构造比较简单,将内发酵罐取出来后,就看得见红色底座和下面的保温罐了。 看了一下说明书,只要用易极优自家酸奶粉,不插电就可以制作酸奶,特地配了一份老公最爱的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立刻走起! 先在内发酵罐内注入大约25度的温水500ml,将整包酸奶粉倒进去,他家的酸奶粉,质地细腻,颜色柔和。因为是凤梨椰子味道的,酸奶粉带点米黄色。他家有几十种不同成分、口味的酸奶粉,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接着盖上盖子摇匀,再将温水加到1000ml,再次摇匀。 然后在保温罐内加沸水,一定是烧开的沸水哦,因为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益生菌君们才能更活跃,做出的酸奶才更有味道!而且沸水一定要淹没红色底座哦! 最后将内发酵罐放进去,将盖子拧紧,静置8—12小时。 一早上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酸味钻入鼻孔,隐隐约约见到了淡黄色。将内发酵罐取出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 打开内发酵罐的盖子,只见酸奶表层像豆腐块状凝结,轻摇罐子也没有很大流动,比较牢固,看来首次用易极优制作酸奶就比较成功。 先把新鲜的酸奶倒在碗里,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没有吃完的放冰箱里了,常规酸奶乳酸菌活性只能保持两到三天,易极优酸奶却可以保持12天之久,我们大概一两天就能吃完,不会丢失多少营养。
-
你见过最棒的手机壳是什么? - 韩国Jacklyn Wallet多功能苹果手机壳
用手机差不多十几年了,手机壳不知道换了多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但是最近入的Jacklyn Wallet多功能苹果6+手机壳,确实一举多得、方便好用。 8*16.5*1.5cm,拿起来不是很重,硅胶材质摸起来软硬适中,有点弹性。 正面,菱形格能够稳定机身。 关键部位受手机壳保护,但是不影响使用。 从左至右:耳机、USB接口、音筒。 从左至右:静音键,音量控制键。静音键适合手小的用,大手指可能会费点劲;音量控制键因为隔着外壳,有点使不上劲。 电源键。从左至右依次是摄像头、感光孔、闪光灯。 手机壳背面可以放4—5张卡,银行卡、身份证、交通卡、读者证神马的都可以。 拿出一张卡,可以再塞一张百元大钞。 充电接头,可以连接安卓充电器。 生活中的好伙伴!
-
你和女神的距离或许只差一只马鞍包 - Martinica湖蓝色头层牛皮马鞍包
网传“你和女神的距离,或许只差一只马鞍包”,最近斜挎的迷你包确实很火,于是开始长草,知道Dior和Burberry都有十分经典款式的马鞍包,但是作为普通工薪员工一枚,价格确实伤不起。在各进口电商比了一下价,最后入手了一款意大利的Martinica湖蓝色头层牛皮马鞍包6065-PMTDM。 Martinica在意大利应该是蛮普通的一个牌子,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营时间也不算太长,所以可以相比于Dior马鞍包二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入。6065-PMTDM可能是厂家编号,具体啥意思也没弄明白。 先看看街拍效果吧。黑红色的冬日底装,配上湖蓝色马鞍包,在配色上还算抢眼。 然后看看细节。 外包装就不出镜了,内包装是塑料袋,刚收到时觉得包装还是Low了点。 从塑料袋里拿出来后的即视感。第一感觉不是宝贝页里说的湖蓝色,更接近于灰蓝色,有色差。本人更喜欢亮丽的颜色,在冬日看着也能提神,算是失策了。 打开包盖,里面有防尘袋,还有一团用来充实包型的白纸。 放空了的包包,整体上还是比较挺括的。 放在防尘袋上。 装入防尘袋,妥妥滴。 品牌商标正面:蛇形LOGO,品牌名,还有“SINCE1984”、“MADEINITALY”的字样。 反面是型号、款式标示,以及商品条形码。 蛇形LOGO也出现在环扣上。 皮质是品牌方反复强调的优势,连产品名称里都突显了“头层牛皮”。我这种普通消费者当然不是皮质鉴别专家,只能通过“望闻摸量”来体验质感了。 望:纹路比较清晰,质地比较细密,没有杂点,细看起来有细小毛孔,整体看起来还算是真皮质感。 闻:包包基本上没有异味。 摸:手感柔韧,略微带一点点硬的赶脚;厚度比较均匀;用力按下去,会有向心的皱纹;皮质比较紧密,不知道耐不耐磨。 量:掂量一下,虽然只有15x16x5cm的体积,但是净重大概有一斤。 极简接头,不知道结实与否。 极简环扣,如果是方形的可能时尚感更好。 有三个孔眼可以调节肩带长度。大概是按照欧美女性的身高来制作的,本人身高160CM,没有大长腿,即使调节到最短长度,包身直达大腿,整个视线往下拉。迷你包的长度,最好是卡在胯骨处比较好,才能突出身材比例。像我一样娇小的姑娘慎入。 肩带比较厚实,如果再细薄轻巧一点,更能衬托肩部、胸部和腰部曲线,夏天也能拗造型。 扣头做得比较简陋,皮绳扣上后,包盖还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包身贴合得不是很紧密。 手工缝线比较密实,将包包前中后三部分缝合在一起,虽然有文艺感,但是在防水方面绝对有欠缺,水可以透过缝线空隙进入包内,下雨或者是到河边湖边海边水多的地方,佩戴的可能性不大。 底部缝线使包包变得立体,可以单独直立,但也不是100%稳固。 包包内部容积十分有限,一个爱疯,一瓶香水,一个粉饼,一管口红,一串钥匙,就挤满了。个人还是喜欢类似杀手包和铂金包无所不容的秉性,迷你包实用性还是差了点,顶多玩玩搭配拍拍照装装逼。
-
玉米做成的碗也能做辅食? - 韩国vegetable baby辅食研磨器体验
宝宝已经四个月,可以吃辅食了。但是市面上塑料辅食餐具普遍含有BPA,遇高温容易分解出环境激素,对宝宝健康不太好;玻璃或者陶瓷的容易打碎,不小心还会伤到宝宝。前不久有同事说韩国vegetable baby食物研磨器套装是由玉米制成的,她家小孩吃的辅食都是用这个。之前一直在喜地上买韩国母婴产品,用起来还不错,所以率先在喜地上找,还真有,和其他网站比了一下价,价格是最便宜的,于是迅速入手。 开箱照,右上角有“BPA FREE”的标志,表明不含双酚A,不会影响宝宝健康;透视设计,可以直接看到套装的形状和颜色。 底侧,有产品韩文简介,和平台商标。 揭盖之后,不得不说内包装空间布置的很得体。顺便脑补一下品牌知识,vegetable baby隶属于韩国HOME CARE集团,整个集团产品的原料大部分来源于玉米、稻谷、松树、椰子和卵磷脂等,并通过美国FDA的认证,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品牌。 小盆友,排排坐,从左至右,上排依次为:不锈钢过滤网,研磨碗+研磨棒+汤匙,碗盖;下排依次为:方形碎食层,榨汁层,条形碎食层。整套餐具颜色偏淡雅,看着比较舒服,给宝宝用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视觉熏陶。 当看到它们时,很难相信是由玉米成分制成的。对于如何把玉米变为餐具,宝贝详情页里有图片解析。天然玉米成分制成,无污染,不含BPA、石油基、酒精、二噁英,不含生长激素,即使加入滚烫开水或粥,也不会因为受热产生对宝宝身体有害的物质成分。用过后的餐具,可在泥土中生物降解,丝毫不会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玉米制成的辅食餐具究竟比一般塑料的好在哪里呢?下面是宝贝详情页里的比较图,这里要补充一句,虽然耐热,但是也不能接近火源或直接放在火上加热,放在微波炉或者洗碗机里,不能用铁丝球清洗。 下面一个个来介绍。 研磨碗,套装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他部件功能都要在其基础上才能完成。玉米颜色比较自然,带盖的时候比较透明。 盖子细节处理比较精致,中间有方便揭拿的内凹把手,还有品牌LOGO和玉米图案。 木质捣棒质感密实,拿起来很轻巧。 碗底和下半部分带有螺旋纹,方便把食物磨碎,并且防滑,木棒和食物不会溢出碗外。 研磨煮好的紫薯,木棒在碗底很好用力,一两分钟便将紫薯研磨成泥了。 加了温开水的紫薯泥,直接就可以用汤匙喂给宝宝吃,也可以用汤匙倒在其他餐具内进食。 榨汁层正面,像一个大檐帽,粉绿颜色让人很有食欲。 榨汁层反面,立体伞状结构比较可爱。反面放在研磨碗里,便于收纳。 正面放好榨柠檬,原先以为要用很大的劲,但是非常轻松就挤干了柠檬汁。 柠檬汁顺着边沿缝隙流入研磨碗中,但是果渣残留在榨汁机上不太好看。 不锈钢过滤网,不锈钢丝细密而牢固,过滤果渣很方。 方形碎食层正面,方形漏洞边沿呈锯齿状,便于碎食。 方形碎食层反面。 用苹果试试手感,碎的比较顺手。 苹果泥通过漏洞到达研磨碗。 碎过的苹果泥比较细腻,便于宝宝进食。 收纳效果。 条形碎食层正面,锯齿状很明显。 条形碎食层反面。 碎香蕉,因为香蕉有点黏,用起来没有苹果顺手。 但是成果斐然。 加入温开水,宝宝就可以吃了。 全套收纳效果,不占地。 把榨汁层取出来后,是不是更协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