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滴咖啡、冰酿咖啡与荷兰咖啡?
2016-08-23 362
冰滴咖啡、冰酿咖啡与荷兰咖啡
首先,你必须要弄清楚三个名词的差异:冰滴咖啡(Cold drip coffee)、冰酿咖啡(Cold brew coffee)与荷兰咖啡(Dutch Coffee)。简单来说,荷兰咖啡是一种统称,冰滴咖啡与冰酿咖啡都属於荷兰咖啡製作方式的一种,同样根源於荷兰咖啡。而荷兰咖啡的定义就是:利用冷水冲泡咖啡粉。
是一种统称,只要是利用冷水浸泡咖啡粉以萃取咖啡液的咖啡製作方法,都称為荷兰咖啡。
2.冰滴咖啡(Cold drip coffee)
冰滴咖啡是利用拥有上、中、下壶的冰滴壶套组,将冰块置於上壶、咖啡粉至於中壶,等待融化的冰水经过中壶的咖啡粉,萃取出咖啡液滴漏至下壶。属於荷兰咖啡的一种。
详见:冰滴咖啡的製作步骤
3.冰酿咖啡(Cold brew coffee)
所谓的冰酿咖啡,是近年在欧美相当盛行的一种新颖咖啡製作方式,是将冰水直接倒入盛装咖啡粉的密封容器之中,接著等待12~24小时,再将咖啡粉与咖啡渣过滤掉。冰酿咖啡拥有浓厚的甘甜与酒味,酸味也比冰滴咖啡更加浓厚。由於一样是利用冰水冲泡咖啡粉,因此同样属於荷兰咖啡
荷兰咖啡的发明
而荷兰咖啡这种製作方式,确切的发明者已经不可考,但是经过国外咖啡界最新的考证,这种咖啡的冲泡方式,是由到印尼巴达维亚进行贸易的荷兰商人发明的。
大约在西元1699年,咖啡这种植物被荷兰商人带到印尼的巴达维亚,荷兰商人希望透过在殖民地的大量种植,创造可观的经济利润。而这群荷兰商人也对於咖啡这种神奇的饮料十分著迷,然而,在大海上危险而漫长的航程,让他们没有閒暇花时间冲煮咖啡。於是,荷兰商人苦思著有没有甚麼可以让咖啡长久保存的方法,因為若是利用热水冲煮的咖啡液,由於含有许多油脂,所以相当不易保存。
因此,利用冰水浸泡咖啡粉以取得咖啡液的荷兰咖啡就此诞生,确切的发明时间已不可考,但根据推测是在西元18世纪的初期,也就是大约距今300年前。荷兰商人发现,利用这种方法製作咖啡,不仅因為没有油脂而可以长时间保存,能在海上贸易与饮用,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利用这种方法製作出来的咖啡,不仅完全不苦涩,更是异常的甘甜,别有一番风味。
令人费解的是,可能是距离太过遥远,荷兰咖啡的製作方式却始终没有传回荷兰,反而随著荷兰商人的贸易足跡,传至江户时代的幕府,并且大受日本人的欢迎。
而这种咖啡製作方式日后在其他地方都失传了,只有在日本被保留了下来,并且逐渐演进成今日的冰滴壶套组,有三个壶的形式。
而随著本世纪初第三波咖啡浪潮从日本兴起,手冲咖啡与冰滴咖啡的技术也从日本散佈至世界各地,目前在欧美国家标榜精品咖啡的咖啡馆,若是没有贩卖这两种製程的咖啡便似乎落伍了。有趣的是,荷兰咖啡也随著这波浪潮终於回传至荷兰,只是隔了300年之久。咖啡的歷史与歷史上的咖啡,总是充满著巧合与奇遇。
原文来源:〈冰滴咖啡的发明与歷史〉
特色
咖啡粉百分之百低温浸透湿润,萃取出的咖啡口感香浓、滑顺、浑厚,令人赞赏;所呈现的风味更是出类拔萃。调节水滴速度,使用冷水慢慢滴漏而成,以摄氏5度低温,长时间滴漏,让咖啡原味自然重现。
冰滴式咖啡的优点为不酸涩、不伤胃,因为利用此法制作咖啡,所选用的咖啡豆多为如曼特宁的深焙咖啡豆,由于“浅焙香而酸,深焙苦但浓”因此,冰滴式咖啡不酸。选用深焙咖啡豆的另一个原因是,冰咖啡制成后会加入冰块稀释,因此必须选择深焙豆来滴滤以免不够浓郁。
而水滴式咖啡口感之所以不涩,便是因为使用冷水。其他咖啡冲煮法多使用热水冲煮,而温度太高的热水会使咖啡中某些化学物质分解出来,释出涩味,而水滴式咖啡完全以冷水滴滤,咖啡百分之百浸透湿润,萃取出的咖啡口感滑顺而不酸涩。
使用方法
冰滴式咖啡壶
1、先关闭水滴调整阀。
2、按使用人数把适量饮用冷水注入盛水瓶中,可一并放入适量冰块以泡制冰咖啡,一人标准水量约为120CC。
3、用水湿润滤布过滤器,然后把它放入咖啡粉杯中。
4、把适量咖啡粉放入咖啡粉杯中,一人标准量约为10-12g极细磨咖啡粉。
5、最后把丸型滤纸放在咖啡粉中央表面(水滴咖啡器专用6号丸型滤纸),丸型滤纸应放在为盛水瓶下落水滴之着落点上。
6、慢慢打开水滴调整阀让盛水瓶有水滴流出,水滴应滴在丸型滤纸上,标准水滴速度应为每分钟40-60滴,每隔2小时应调整1次。
7、水滴会渗透丸型滤纸和咖啡粉,成为咖啡后穿过布过滤器,最后落在咖啡液容器中。冰凉可口、百分之百原味水滴咖啡极品就此完成。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后请务必用清水冲洗所有玻璃器具及滤布过滤器。
2、使用后请立即弃置丸型滤纸,切勿重复使用。
3、滤布过滤器上的滤布在清洗干净后可重复使用,如在使用前发现滤布破损或发出异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新滤布。
咖啡壶
它发明于荷兰,又称荷兰式冰咖啡滴滤器,3-4层的玻璃容器架在木座上,摆在门口的玻璃橱窗里,壮观中还带点神秘的色彩。荷兰式冰咖啡滴滤器的上层是装水的容器,依容量有500cc到3000cc等型式。
制作流程
材料
冰滴式滴滤器;深培咖啡粉、矿泉水、冰块。
制作步骤
1、将专用冰滴咖啡豆,用磨豆机2-3刻度研磨。
2、把滤网放入萃取瓶底部。
3、咖啡粉倒入萃取瓶中,并将咖啡粉整平。
4、将萃取瓶置于收集瓶上方,再将滴盘放在萃取瓶上方。
5、准备冰块与过滤纯水,用1:1之比例倒入储水球。
6、打开控制开关均匀的将咖啡粉表面淋湿。
7、调整节流阀以每分钟约40~60滴最适合。
8、制作完成,享用。
萃取秘诀
1、咖啡粉与冰水的比例约为1:12~20,可随个人喜好而定。
2、为使咖啡粉增加与水接触面积,故咖啡粉研磨程度约在虹吸式与滤压式间为佳。
3、因萃取时间长,故适合使用深焙咖啡豆、高级纯咖啡或冰滴专用咖啡豆。
4、冰滴式咖啡先浓后淡,故需等待冰水全部滴完后才能饮用最佳风味。
5、水滴式咖啡的一个成败关键则是滴滤速度,以10秒七滴左右的慢速滴滤为佳。水与咖啡粉有较长的时间融合,咖啡口感较饱和;若滴滤时间太快,味道太淡,同时会产生积水外溢,反之,太慢会使得咖啡发酵,产生酸味及酒味。
古时候的器具跟现代的渐变
欣赏这些简化的冰滴咖啡器具吧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