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跨境这么热,品类很“失衡”怎么破?

跨境从去年开始,实在是热的离谱。不仅类似于蜜芽宝贝、洋码头、贝贝网等,纷纷上亿美金风投外,拿下天使融资的跨境项目更是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以说,现在中国互联网两大热,一个是O2O,一个就是跨境了。然而,真的很好做吗?
1、业务类型雷同。一个海淘题材,就足足有几十款同类产品。而且都是移动端,都是号称各种噱头。现在国外的中国买手真的好吃香,本来去留个学的,结果干这副业挣得还挺多。(当然,人家也冒着分分钟被遣送回国的风险)
2、商品同质化。现在做跨境,没有花王尿不湿、没有驱蚊贴、奶粉,似乎就真的搞不起来了。之前某网站68元一包的花王,直接把小卖家干傻了。不卖这个吧,GMV做不起来;卖这个吧,又一点赚不到钱。#之前有某上市公司欲收购个每年5000万元净利润的跨境电商公司,就被大家笑话很久,因为,根本找不到!#
3、政策始终还是不稳定。今天海关给力,国检其实就不开心。政府在推进,扎进去你就会发现配套还不完善。有些东西,千万不要跟着政府走。成为先烈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喝头汤发洋财的概率。
4、人才还是偏少。之前俺们公司面试过一个混了半年所谓跨境电商公司的90后小伙子,开价翻3倍,张口闭口保税仓啊什么的,细细一翻工作背景和学习经历,俺就觉得,这个行业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电商职业经理人热”。浮躁的跨境人才圈。都疯了吧,俺们随便找个人去海关问问,不就是1、2个月的事情嘛。再不济,找专业公司合作啊。
不好意思,俺一不小心就陷入吐槽模式了,接下来,俺继续吐槽跨境“品类失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中国人民为什么要买洋货?根本原因在于——国货不给力!细细研究跨境的发展,前几年可属于冷门啊,但自从(1)中国人民富起来了;(2)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产品牌全线崩溃了;(3)国家也在不断放开国门政策,默许进口商品化整为零;(4)海外旅行暴增,对海外商品的好感度和使用程度迅速扩散。在这四大要素之下,中国人的消费欲望彻底被激发了。部分“先锋人群”从海淘转运开始,不断扩展代购、进口一般贸易、小件包裹清关之后,终于形成滚滚洪流,不可逆转。
2、都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在买什么样的货呢?答案是:大部分的妈妈在买母婴用品。如果你傻乎乎的被那些日本智能马桶爆卖结果就进货在网上卖这玩意儿的话,死不足惜啊。跨境电商的热门品类,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是母婴用品。因为“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影响下,家里就一个娃,不买这个买啥啊!而且国外商品确实好很多!
3、母婴这么大,畅销的又是哪些呢?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您,二八定律在跨境电商里完全体现,尿不湿、奶粉两大件几乎就占据跨境进口的大部分销售额。而且还就是那么几个品牌。国外的一线品牌,源源不断的通过跨境进口,而他们的国内分公司却几乎没法反抗,这也是个奇葩景象了。而国外的二、三线品牌,几乎没有机会扩大在中国的份额。因为,中国人,不!认!识!你!
最后,来讲讲怎么破“品类失衡”这个怪圈。因为这个是俺们的吃饭家伙什儿,就不展开写了,要探讨的可以继续。
1、全链路的销售渠道支持。
2、品牌传播解决方案。
3、口碑营销及联合活动。
4、多种销售联营方式。
5、分销及线下渠道拓展。
6、团队综合实力提升。

上一条:亚马逊或成为国际家居城?海外购国际家居正式上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