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者评第三批自贸区设立逻辑:中西部省份成最大赢家
2017-09-02 190
其一,自贸试验区再落子——1+3+7。
8月份的最后一天,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入围省份终于敲定。在首轮独家城市、次轮新增三个沿海省市之后,新一轮7省份的试验区格局分布图——沿海2个,中部2个,西部3个。对此,个人的解读是这样的:
1、沿海两省,其中辽宁承担东北经济破题之任务,开放和改革的龙头意义重大;浙江即舟山自由港战略,新加坡港等自由港或许是不错的借鉴;
2、中部二省,河南重点落笔交通和物流二字,物流是亮点;湖北主要突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乃至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之重任,产业是特色;
3、西部三省(市),均围绕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展开,向西开放是重点使命。川渝均是向西开放的门户、内陆开放的高地。其中重庆还是支点及连接点。陕西同为内陆开放高地,布局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及东欧经济合作及人文交流可能会是重点。
其二,国家战略与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的逻辑
对于自贸试验区这一新鲜事物的逻辑,从2013年9月上海“首发”,到2015年4月新增津粤闽三地,再到今日新增七省。相信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加以阐述。个人如下解读,未必准确,只是希望抛砖引玉。
1、尽管以省级行政区域为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推进单元,其实,在实施过程中,仍以市级行政区为主要落脚点,但赋予省一级的协调权限以便各项改革开放举措的落地和先行先试措施的推进。参照这一逻辑,可以看到,除了上海、天津这俩本来就是直辖市行政区外,广东福建两省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仍以广州、深圳、珠海、厦门、福州等城市为推进单元。因此,此番第三批入围的自贸试验区试点省份,从大概率上讲,也应该遵照这一规律,即各个入围省份的具体城市,应该是重点予以关注的焦点。
2、按照上述逻辑继续推演,各个希望入围试点的城市必须拿出各自的亮点和特色,方能够打动当地省政府,进而纳入自贸试验区这一国家级的试验范围。即各试点城市不但要有主动承担试点的底气即经济产业基础和勇气,而且还得符合国家在战略布局上的考量。两者缺一不可。正出于上述原因,在第三批入围城市中,纵然有经济更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最后入选的更多的是中西部内陆角色各不相同的城市。这应该符合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考虑,同时也印证了前一阶段不时透露出来的信号,即自贸试验区的落子,或许从沿海转向内陆地区。
3、对照分析第三批申报中的部分热点城市。
(1)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的“青威烟日”(青岛、威海、烟台、日照)此番均不在其列。经济上应该不是主因。此次之所以落选,或许因为当前拿不出不同于当前上海、天津、广深、福厦等地实施方案的内容或者试点的必要性来,只能暂缓入列。而对于江苏省,离上海太近,估计大致同理。而类似经济强市苏州,其实已经有中新合作及开放性试验区战略落地了,其创新性不亚于自贸试验区战略;
(2)浙江省,此番入选者乃舟山,方向是自由港。在前两轮中落选,据说原因之一是军事要地而限制了开放性。不过,此次最终以大宗商品的自由贸易港入围,也算是功能圆满,值得期待。而浙江首府杭州,个人认为,重点不在于这个彩头。G20能落户杭州,已经足以说明这座城市的份量了,信息经济或许才是这座城市的未来。何况,去年国务院已经把“网上自贸区”即跨境贸易电商综试区的名头给了杭州。杭州已属赢家了。
(3)对于另一高呼声省份广西及贵州省,遗憾落选。而早在几天前,我个人已有预感。因为前不久,国务院刚刚以国函141号文件批复设立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国函142号文件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即分别以类似的名头给予试点任务。个人看法,或许是安慰或者补偿,或许也可能是国家在格局的平衡抑或是形势的综合考虑使然。
(4)对于内蒙和新疆的落选,个人的看法是,沿边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依旧是瓶颈,而相邻国家地区局势的稳定性即“维稳之需”或许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因此,这两区域目前可能更多是充当通道角色(一带一路),离政策性、全局性的改革开放或许尚有距离。
4、回到开头处,自贸试验区乃国家战略与试验田,这一点看似简单即异常重要。因为人的思维惯性使然。自贸试验区的帽子并非一省一市的特殊福利待遇,更多则体现为该省该市,勇于承担国家在某个领域某个层面某个点上的试验任务,即需要在指定试点时间内,拿出今后可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的探索经验来。因此,自贸试验区“花落”谁家,看似福利,实则任务和担当,难度不小,甚至带有风险。而这往往是习惯了地方向中央部委“要政策、要特权”等惯性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建议各级各界关注者能够多一点清醒的认识、多一点理性的期待,尤其是当前改革事业推进的脚步似乎落后于人们期待的节骨眼下。因此,不管是思维方式、观念常识,还是问题求解等等,自贸试验区“帽子”的批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摆在各界人士面前而亟待处理的事情就多了。从本义上讲,自贸试验区本来就类似于一场限定完成时间的命题作文考试,而不是优惠特权开小灶。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