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情况报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电子商务与物流、金融融合发展为显著特征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为应对全球贸易发展新变化,抢占跨境电子商务制高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据国务院李克强总理11月20日在浙江杭州视察工作的指示精神,杭州提出申报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  综合试验区是为适应新型商业模式发展的要求,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的综合试验区。  一、建立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主动应对全球贸易新格局。综合试验区是国内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全球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巨大消费市场和强大制造能力,以及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联合全球中小企业形成规模集聚效益和经济话语权,通过探索构建“网上WTO”,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二是有利于互联网时代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综合试验区运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手段,整合跨境电子商务的海量数据,有效实现海关、国检、外管、国税等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化”监管,有效实现金融、物流、仓储等线上线下融合和“智能化”服务,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创新网络时代行政管理体制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三是有利于探索建立“网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建设综合试验区旨在搭建一个与周边城市紧密经贸关系的“网上统一市场”、搭建一条与周边国家紧密经贸关系的“网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国内国外互动,共同构建内外贸统一开放格局,加快推动形成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新兴活力经济带。  四是有利于传统产业和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电商化发展,有效破解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困境及资源与环境制约,有效降低国际贸易门槛,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并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探路。  (二)必要性  一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3万亿元,但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支付、物流等核心环节主要由国外企业掌控,海量数据留在境外平台和支付机构上,不仅影响产业长远发展,更影响国家经济贸易安全。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问题堪忧,侵犯知识产权的仿制商品、“三无”产品普遍,灰色清关、避税、结汇等不规范经营问题突出,给企业健康发展留下隐患。综合试验区有利于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便利高效营商环境,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做优发展生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深化提升“跨贸试点”的迫切需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是基于一般贸易的适应性改革创新,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综合试验区把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探索建立一整套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特点的新型政策体系,是综合性、系统性、再造式的制度安排,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深化提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系统性体制性难题。  三是外贸稳增长促转型的迫切需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传统贸易增幅,是外贸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引擎和新蓝海。综合试验区有效促进传统贸易电商化,有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利于缓解外贸增长压力,为外贸转型升级提供新渠道、新途径、新动力。  四是创新解决创业就业难题的迫切需要。我国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跨境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风险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渠道。综合试验区通过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营造适合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二、杭州建立综合试验区的独特优势  (一)具有走在全国前列的电子商务产业优势。杭州是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全市共有网络经营主体47万家,2013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拥有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全国最大的B2C交易出口平台“速卖通”、全国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全国首个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菜鸟”、全国首家B2C进口大型平台“天猫国际”等全国1/3以上综合性电商网站,具备电子商务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具有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实践创新优势。杭州作为全国首批5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双试点,率先建立“清单核放、汇总申报”通关模式,初步建立海关、国检、税务、外管、电商、物流、银行等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实现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为综合试验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具有条件优越的综合配套优势。杭州拥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拥有萧山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拥有“四通一达”等大型民营快递公司(年营业收入额近300亿元,占全国快递市场总收入50%),拥有全国首家网络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拥有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和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是中国软件名城、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试点城市、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达的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及各类线下园区,为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配套保障。  (四)具有十分明显的网商网货资源优势。杭州所处的浙江乃至长三角经济圈,“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专业化市场发达,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为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近距离、丰富的网货网商资源。2014年全省出口2733.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超1/10,居全国省(市)第·3位,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贸易基础;全市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6%,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充足的网商群体。  (五)课题研究成果丰硕。自去年5月份我市启动课题研究与方案编制工作以来,经过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课题研究推进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10月份编制完成并上报了《总体方案》。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试验,力争把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以“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以“物流通关渠道+单一窗口信息系统+金融增值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关”“税”“汇”“检”“商”“物”“融”一体化,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相结合,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积极推进贸易方式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吸引全国企业和个人到综合试验区创业创新,打造全球“网商集聚中心”、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中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示范区。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物流、信用、人才、数据等综合服务,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生态。  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数据海量汇聚,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交换、整合、研究、发布中心,为全国、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强大的大数据信息服务。  (二)创新重点  综合试验区以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为基础,以“线上交易自由”与“线下综合服务”有机融合为特色,重点在制度建设、政府管理、服务集成等“三大领域”开展创新,力争在探索建立新型监管制度、金融服务体系、电商标准体系、物流服务体系、人才发展体系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三)实施范围  杭州先行先试,并逐步复制推广。以企业为边界分步推进,第一阶段为在杭州工商注册,并在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登记备案的企业和个人;第二阶段逐步拓展到全国范围内工商注册,并在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登记备案的企业和个人。  (四)运行架构  综合试验区主要任务是建立以信息为基础、以信用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监管服务模式,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其实现路径为掌握信息数据→交易真实背景→电商信用体系→简化监管流程→优化综合服务。即通过构建“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以及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建立以真实交易为背景的电商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或商品采用分类分级监管,并依托大数据分析运用,提供金融、物流等供应链综合服务。  (五)下步计划  1.抓紧制订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2.全面启动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建设。  3.加快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建设。  4.加快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  (来源:浙江跨境电商;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上一条:重塑“三链”融合“四流” 网库构建实体经济新生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