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浅析:玉环机床企业的信息化调查、思考与建议

导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并通过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使各层次的人们了解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效益。玉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开始于2002年。经过10年政府部门的有力引导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信息化已成为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一、玉环机床行业概况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玉环机床行业注册从事机床及部配件生产销售企业200多家,直接从事机床整机生产和功能部件企业100余家,生产各类中小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球笼机床、数控齿轮机床、内外圆磨床、拉床冲床以及各类专用机床等20来个品种,170多个型号。在行业协会中,拥有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包括邮箱、QQ与协会QQ群)的企业,已经达到100%。在中国机床商务网等各类网站上建有推广平台进行合作推广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56%。在以坎门机床厂、浙江海德曼机床、浙江震环机床、中星数控机床、宝宇数控机床、台州力成机械装备公司、浙江科尔博、台州跃尔等规模骨干企业中,半数都有各自的完整网站。在百度与谷歌网上,全部都有便捷的搜索条条目。自2007年机床行业协会成立以来,理事会重视网络信息与会刊信息交流,年信息发布量,首发条达1.3条;其中协会会刊进行信息发布并网页更新的,达63期,配发网上信息1000多篇。因此,玉环作为中小型数控机床产业集聚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玉环机床”作为区域品牌,在全国网络形成了持久的影响力。  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县机床企业总体具有如何运用信息化去实现企业资源优化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现代理念。  今年9月底至11月初,协会本着了解全县机床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我县机床行业的64家协会会员企业与36家非会员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为期30多天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占87.7%,有8.5%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在短期没有什么重要意义,长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说明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普遍认可的。仅有3.7%的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对各自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  在100家企业中,40.7%的会员企业没有IT技术人员,有5名以上技术人员的企业仅占13%,技术力量十分薄弱。IT技术人员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水平,技术力量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会员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专业化服务商来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重点企业中,信息化程度越高,越需要较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员工。近5年来,我县机床企业中未对信息技术人才进行有效培养的占总数的44.4%,进行过有目的培训的,协会内占会员总数的27.8%,协会外仅0.8%。由此可以看见,机床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远远不够。  针对规模骨干企业的信息化规划的抽样了解,结果显示,仅有9.3%的企业对信息化有着长期规划的打算,而40.7%的企业只进行过短期的信息规划,一半企业从来没有进行文字形式的信息化规划。  在本次调查中,协会尤其重视信息化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仅有9.3%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多数企业感觉从降低企业物流、生产效率、竞争力、决策成本方面,享受到了信息资源带来的好处与市场机会。可见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我县机床企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我县机床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以2008年为例,74.3%的会员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超过1%,7.1%的会员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但从2011年信息化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看,达到1.35%,最高的达4%,规模骨干企业的年增长达16.4%。当然,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2%—3%之间,这表明会员企业的信息化投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规模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爱派克等设备的购买,到网络的构建、网络平台互动与合作甚至大型管理软件的配置,都离不开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否则,机床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35.9%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稳定、持续的投入。从会员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来看,会员企业硬件、软件、服务三部分投入的比重均值依次为49.7%、30.2%、25.5%。这个投入结构比例表明,会员企业信息化投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趋于合理。显然,我县机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度过硬件投入的大规模初期阶段,今后的硬件投入会向升级、换代方向发展。  从网络推广与销售的角度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五会员企业已经开展网络推广与销售的合作。网络推广与销售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不仅造成生产与商业方式的改变,甚至促进机床物流、维修与制造形态的独立进行,形成专业化细化的企业形态。  二、玉环机床企业的信息化难点与现代企业的信息化要求  目前,我县机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阻力。调查结果显示,技术人才缺乏、资金匮乏、业主不够重视、缺乏信息规划,是业内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阻力。在会员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于制造技术人才明显偏低,很难吸引和留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对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很大挑战。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信息人才不足的企业高重高达35%。资金匮乏是48.15%会员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阻力。  会员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销售市场含有过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IT软硬件设备消费成本并仍然较高,这可从以下两点来理解:一方面是指IT设备更新频率快,另一方面是指会员企业自行组织开发信息化应用软件平台,投入很大,逐渐成为企业一个很大的负担。因此,要提高有限的信息化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会员企业首先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安排进程,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其次,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应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会员企业在IT产品(硬件、软件、服务)采购时,切忌因对企业现状分析不够,一步到位地购买大量昂贵的软硬件设施,却未能有效利用甚至发现根本使用不上,导致信息系统的收效甚微、无效,进而影响企业持续增加信息化投入的信心。  从规模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看,信息化对机床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机床形态和机床制造模式。如今,机床已不再是孤立的加工设备,而是在网络环境下和CAD/CAPP工程设计系统、MRPII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相连的节点,可动态重构加工路线、远程管理加工过程及故障检修。同时,21世纪的竞争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竞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机床企业必须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敏捷制造。  此外,机床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也将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以敏捷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机床行业创新主要体现在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方法和制造技术这四个方面。机床企业需从整体上提高制造能力,以实现柔性制造和有效供应链。  就目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来看,关键在于信息的集成和服务能力方面,因此只有让企业深刻认识和掌握信息化各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才能使信息化工作成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支撑平台。为此,机床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本身和产品开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并须防止实施过程偏离战略目标。在选择管理软件时,需要与流程变革相结合。如果企业业务流程不能与信息系统相匹配,信息系统功能就无法发挥作用。考虑应对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的办法。如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客户需求发生变化,以及退货等。因为这些突发事件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涉及计划、成本、财务等,所以实施信息系统要考虑周全。  三、掌握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四个关键与一把手工程要领  第一点,机床企业要立足于信息化效益分析,确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向,通过信息化的效益分析,合理安排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骤与策略,是保证信息化顺利实施与取得实效的关键。  第二点,企业要全面制订企业信息化的规划,明确系统总目标,明确各分系统、子系统的关系以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  机床制造业是单件、会员批量、多品种生产企业,是一种高度的离散型制造。众所周知,现代企业是个复杂的系统,由多种功能部门(系统)组成,每个功能部门又由若干个功能岗位组成。只有这些功能部门、功能岗位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只有全面制订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规划,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第三点、明确企业信息化的技术路线abc  a.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优化信息流,在优化信息流的过程中必需首先优化信息源的信息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人力流……等等,这是客观存在,这几个流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安排、资金分配、物料流动是根据什么发生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合同)、产品开发、生产计划……逐步展开的,只有把用户需求变为设计图纸,根据图纸制定工艺路线、工艺规程、材料定额……计划部门才能安排生产,采购部门才能采购物料,制造部门才能组织人力加工、装配……这就是制造的信息流。所以制造业的信息流是从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开始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加工计划,及其资金分配等等都是按照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信息进行的。要想使企业的物料流、资金流、人力流优化,达到合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首先必须优化信息源的信息流,只有前面信息流得到优化,后面的信息流才能优化。这一简单的分析,说明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首先优化信息流,只有按客观存在的实际去开展信息化,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优化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是ERP取得实效的基础。  b.系统集成是提高信息化综合效益与企业信息化顺利实施的关键。系统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共享,制造业的产品数据来源于CAD与CAPP,所以CAD/CAPP必须能自动为ERP提供准确、完整、规范的数据,尤其对于多品种生产企业更为重要,否则将成为ERP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所以应该用好PDM系统解决CAD/CAPP与ERP的集成,在此基础上实施ERP就有了保证。不强调这一点,企业信息化只提实施ERP,将会重演我国以往20年MRPII/ERP应用中80%以上的企业不理想的状况,这一点必需引起各界的重视。  c.信息技术必需与先进适用制造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具有明确的创新性、渗透性、带动性与倍增性,但它代替不了各种专业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还在不断进步,所以要使信息技术在制造中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就必须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必须走信息技术与先进适用制造、管理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计算机图形学是解决CAD绘图、设计的基础,我国目前的“放下图板”就是应用了这一技术,但图纸如何设计好、在结构上做到先进、合理,既能达到一定的功能,又便于制造,这是机械设计技术,所以CAD要发挥作用,必需与产品设计技术相结合。第四点,熟练运用适合机床行业应用的软件。  通过20多年机床行业研究所、企业、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和机床行业计算机专家委员会的努力,我国已开发出一批适合机床行业应用的软件,如北京机床所开发的数控机床整机CAD,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开发的CMTB-PDM、CMTB-CAPP,以及北京机床一厂并捷公司ERP系统、济南二机床的JER-ERP系统等,这些系统除北京机床所开发的数控机床整机CAD没有企业使用外,其余都是成熟的系统。这些系统都经过行业企业多年实际应用,而且具有我们机床制造的特色。  此外,机床企业业主必须掌握信息化建设“一把手”工程的要领。在我县,机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县政府与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实施。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角,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是企业“一把手”的决策和决心。  对于企业而言,“一把手”的观念相对超前,有利于加快信息化进程。由于企业领导能够经常接触新事物、新观念,因此,他们的视野相对宽一些,“一把手”一般是率先将信息化引入到企业的人,由“一把手”把信息化的理念和具体实施贯彻始终,有助于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因为“一把手”亲自抓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所需资金、人力的及时调配,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速度。资金和人才不足常常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大障碍,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人才保障,信息化就是空谈。“一把手”亲自抓有利于信息化理念的推广,得到每位员工的认同。信息化本身会让“一把手”更高效地管理企业,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作为企业“一把手”,肩负着两大重任——  一是把握信息化的全程,认识信息化的规律,了解企业目前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捕捉的机会是什么,借鉴其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一定时期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策略、实施步骤和总体规划。  二是客观冷静地选择软件及系统服务商。企业信息化有着很多的技术系统和解决方案,它们又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和企业决策支持有密切关系;有的关注中间的经营管理层;有些是有利于操作层次的效率提高。企业“一把手”把握好一个“度”,既要参照其他企业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又要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实践,剖析这些系统的关键作用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来冷静选择这些系统。  总之,机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才可逐步形成规模。虽然政府的引导、重大项目的推进对于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十分重要,但信息化最主要的动力和主导权还是在企业自身。因此,真正实现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实则任重道远。(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上一条:中土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入驻重庆西部物流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