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企业信息化咨询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缺憾。导致企业信息化的效率、效能和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咨询介入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现状,找出这些问题所在,探究症结的成因,摸索相应的对策,是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走上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环。 企业信息化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协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在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产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与用户间的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严重。博弈中,用户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显,致使企业信息化非理性因素增加,风险加大,信息化规划、实施和运行的效率与效能下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用户对咨询介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在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咨询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从信息化咨询服务市场规模上看,国内咨询业还很弱小,市场运作不够规范;从咨询的内容、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看,国内信息化咨询服务还属于低水平运作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一、国内企业信息化咨询问题所在  1.信息化咨询市场发育不全  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始孕育,并在近几年呈现增长态势,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的不规范和发育不全也日益突显。缺少运营规则是制约信息化咨询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信息化咨询究竟是属于商业服务业还是属于信息服务业,国家工商部门尚没有明确界定;国家统计系统也没有建立一套准确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新闻媒体对咨询业的报道也含糊不清。以上这些因素使得信息化咨询业至今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没有自己的运营规则,没有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与职业操守。也正是由于整个行业没有运营规则,企业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同样企业也缺乏责任约束与道德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市场进入缺乏准入机制,信息化咨询顾问没有权威、规范的职业资格要求,投机行为、短期行为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许多咨询公司的服务不规范,缺乏专业理论和经验基础,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动态信息源不够,不能为用户企业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文体表达,导致信息化咨询企业缺乏企业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样就使咨询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2.第三方咨询缺位和咨询的主体异化  按照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提供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进一步分为三类:(1)系统集成、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自己提供咨询服务的市场;(2)与系统集成、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结成代理销售关系的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市场;(3)第三方咨询服务的市场。  目前,前两个细分市场仍占压倒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并存在很多问题。在第一个市场上,用户企业与信息化提供商是直接的甲方乙方关系,由于缺乏第三方,双方利益冲突常常出现且无法调停,在没有第三方帮助沟通、调解的情况下,因双方常常对项目是否完工、成功与否等问题认识不同而产生纠纷,也可能使乙方套牢在一个项目中难以自拔。  在第二个市场上,表面看,信息化提供商与咨询服务商优势互补,携手为甲方服务。但是,由于咨询服务商实际上是信息化提供商的代理商,利益驱动决定了他们共同作为乙方与甲方的合作关系,第一个市场的弊病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仍然使用户企业得不到优质、诚信的咨询服务,也不利于我国整个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将反过来影响信息化提供商与咨询服务商自身的发展。  在第三个市场上,存在着学院派咨询和咨询公司自主提供中立、第三方咨询服务两种形式。学院派咨询服务,最明显的优势是理论和思想的沉淀。但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咨询方案尽管很系统,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二是缺少真正咨询公司必备的组织体系和人力体系。  我国的第三方咨询公司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国外的大型咨询公司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咨询公司缺乏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背景的咨询专家,缺乏企业信息化及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基础,咨询服务不规范,缺乏成功案例积累,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缺乏企业品牌,本土优势仅局限于中低端业务上等。总之,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另外,具有强大实力的公司较少,大多数都是以政府信息部门或企业管理协会为依托而成立的公司,主要是国有或集体性质的企业,注册资本大约30万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的民营咨询企业发展很快,但他们的力量较弱,注册资本一般为10万元人民币,多属于初创型,短期内还很难形成规模,这些第三方咨询企业还主要采用合伙制经营,靠咨询“精英”队伍扩大来不断发展,这样不易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成为上市公司从而进入资本市场运作,制约了咨询企业的壮大发展。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仍由系统集成、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自己提供咨询服务和与系统集成、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结成代理销售关系的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占压倒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第三方咨询还难以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第三方咨询缺位或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是一种市场发育不全的表现,会给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3.咨询服务低水平运作  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咨询介入仍处于低水平运作阶段,很难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全程信息化咨询服务。咨询公司的服务不规范。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并且动态信息资源不够,不能向用户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表达信息。咨询需求方明显的感觉就是产品没有档次。在咨询过程之中双方的不信任和在时间、费用、咨询目标等方面的背离,使得咨询的成功性大大的降低。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选择咨询服务、咨询什么内容已成为困扰用户企业的又一难题。  另外,企业信息化咨询业务大部分还仅限于管理信息化咨询这一局部咨询服务范围。虽然,管理信息化咨询是对企业管理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改造,主要涉及企业管理模式设计、业务流程重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与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应用,最后还要帮助企业利用信息建立绩效分析与监控体系等等,但这些还不是企业信息化的全部。国内专门从事管理信息化咨询业务的公司还不够多,大部分是管理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中的管理咨询部在从事这方面业务,他们是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主力。这些咨询公司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是由于专业背景的制约,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造成市场空间狭窄,且只限于国内中低端服务,难以满足用户不断怎成增长的需求。  一些企业信息化咨询公司对企业信息化含义理解以偏盖全,尤其是一些由管理咨询业务转而作企业信息化咨询业务的公司、顾问或软件商往往夸大管理信息化的作用,甚至把管理信息化说成企业信息化的全部,制定的企业信息化规划不是服从于企业的目标,反而过于强调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要求企业的目标屈从于信息化目标;一些咨询公司理论脱离实际,新名词、新概念一大堆,却不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架构、基础数据建设;一些咨询公司为了眼前的利益,承接不能完成的咨询项目,匆忙组成临时项目组,项目管理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到位,咨询周期又短,咨询结果难以令人满意;还有一些企业信息化咨询公司,各方面作得都挺规范,也很到位,但对咨询资源缺乏有效积累,对用户缺乏说服力,令用户疑心重重,也难以让用户信服。  由于本土多数企业信息化咨询限于有限的经验积淀,尚没有形成与国际大咨询公司相抗衡的实力,造成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咨询业务集中在中低端。这也与我们许多本土企业信息化咨询企业自身的定位策略有关。本土咨询公司将自己定位为中低端业务上生存的小公司,考虑到咨询公司很大的经营成本都在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很多公司在规模扩张上十分谨慎,研究人员和咨询顾问较少,业务承接和拓展能力较弱,缺少高端及海外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开拓魄力和能力。  4.缺乏对咨询介入绩效度量  由于咨询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无形、动态的知识产品,而用户支付的咨询费用则是有形的、静态的。而咨询介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缺乏度量手段,使人们对信息化咨询介入的价值产生疑惑。用户寻找高质量的信息化咨询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率和效能。这是信息化咨询介入的价值体现。信息化咨询服务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决定:(1)信息化项目风险降低,对信息化项目绩效影响;(2)信息系统本身质量,与企业切合度和对外接口(3)知识转移。  信息化项目风险是否降低直接决定了咨询介入是否有效;对信息化项目绩效影响则涉及到如何度量信息化规划、实施、应用与利用,计算并解释财务赢利指标,度量和报告咨询介入的非财务性收益。信息系统本身质量,与企业切合度和对外接口说明了咨询活动是否正确实施。知识转移是要看用户学到了什么。在不规范的市场运作下,加上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度量依据,信息化咨询介入的质量如雾里看花,不仅用户说不请,咨询方也难以解释清楚。增加了用户对咨询介入效果的困惑和不信任。  服务效率也难以指标量化和测定。在信息化咨询服务中,一个方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所利用其实不仅企业没法把握,就连咨询公司也模棱两可。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服务时间不充分,更在于服务者和客户之间的知识领域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5.企业信息化用户对咨询介入缺乏正确认识  总体来看,虽然用户企业绝大部分已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咨询介入,但重视程度仍然不足,或对咨询介入心存疑虑。用户企业对咨询介入的价值认识不清,往往认为咨询介入会增加信息化项目的投入,千方百计压缩咨询费开支。一般,国际上信息化询费支出占信息化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大体在三分之一左右,而我国信息化询费支出占信息化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6.信息化咨询人才匮乏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的领域,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要求很高。目前,造成信息化咨询服务低水平运作的关键原因就是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信息化咨询人才极度匮乏,这也是困扰信息化咨询服务商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多学科领域、多专业融合背景下的信息化咨询人才应具有工业工程、企业和工商管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这类人才应该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和项目管理经验,他们应该熟悉企业内部业务和流程,了解用户企业所从事领域的技术和工艺发展特点,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结合企业特点审视企业信息化,能将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紧密结合,能将息技术技术和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咨询缺少的是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专业教育复合而成的一种人才,在掌握至少两个专业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不同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相互渗透、互补、衔接而达到融合,实现互为所用。这样的人才才是复合型人才,也正是企业信息化咨询希缺的高层次人才。  二、对策和建议  规范信息化咨询市场,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引导企业信息化咨询市场沿着健康轨道发育成长,大力培育第三方咨询市场,促进其良性发育。  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机制),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咨询顾问职业资格制度。  开展信息化咨询介入绩效度量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咨询介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化咨询质量评估和监管机制。  转变用户企业观念,正确认识咨询介入的作用和地位,发掘咨询介入的价值。  本土企业信息化咨询公司应面对机遇和挑战,调整经营战略和经营观念,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开拓高端及海外咨询市场。  大力培养信息化咨询人才。一方面应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企业培训,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成为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积极开展学科融合背景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研究,要面向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人才。(编选:中国B2B研究中心 勇全)

上一条:【B2B动态】“e路同行”暂停业务(9.2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