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flowerplus"毒花"风波后续:订单严重下滑

近日FlowerPlus花加毒鲜花事件在鲜花电商行业甚嚣尘上,200株全株有毒的马利筋因为生产小组未经过预处理就安排配送,波及到4000名用户,所幸仅有3名用户出现轻微过敏现象、拇指肿胀,目前就医处理已经缓解。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受毒花事件影响,花加不仅遭到用户对于安全的质疑,还面临订单严重下滑、投诉率激增等困境,导致其不得不减少甚至终止与部分花材供应商、物流供应商的合作。毒鲜花流向用户,虽然花加以最快的时间给予用户短信提醒和最大的补偿,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马利筋留下的阴影短时间内恐难以消除。毕竟,配送之前会经过几道处理程序?监督机制漏洞如何排查?这些隐藏在毒鲜花背后的因素才是问题症结所在。召回毒鲜花花加成行业首例,促销未能缓解订单下滑根据资料显示,花加现在用户已达450万左右,月订单量在200万单,属于当前鲜花电商行业的重要一员。然而,召回毒鲜花使花加成为行业独有的一家,俨然成为激烈竞争下的反面教材。为此,花加不得不承担业务下滑的负面影响。据悉,上周因为受到毒鲜花事件影响,花加近期的业务出现大幅下滑趋势,订单量严重萎缩。尽管花加在此期间增强促销力度,推出了抢红包0元领花等优惠活动,但是总体收效甚微。就连在供应端,因为花材问题花加不得不与部分花材供应商减少合作,甚至于在花加大本营上海、杭州等华东地区,也由于订单量大幅下降,和供应商合作减少。毒鲜花的背后,是花加采摘-搭配-配送等品控环节疏漏针对毒鲜花事件,有网友称订花的用户大都是只懂欣赏和简单的鲜花识别,没有花材的专业知识,花加先去面壁吧,别卖花,先把产品队伍整治好,也有网友表示用户买花是为了愉悦心情,装点生活,花加却在鲜花中加‘毒鲜花’,严重影响用户对花加品控的信任。有关品控,花加的官网如下介绍云南等鲜花原产地直送,没有中间环节一枝枝全手工采摘即摘即包即发。同步在有关花加的新闻稿件中Flowerplus花加采用‘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摸索出了C2F模式,采用反向定制,直接对接花农和消费者,构建产地直销,从鲜花供应链的下游做起,逐步渗透到中游的分拣、上游的采购种植等环节。由上述描述,花加是否有专业团队在产地进行二次把关和监督则成为一大疑点。同时,一些专家表示,网购便捷,越来越多的食物、花卉、日用品通过网购平台进入到千家万户,因此电商平台对商品质量的把关要更加严格。电商平台对相关商品的检验和配送等环节更需要认真仔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用户误食、误伤等。不仅对用户造成损害,对商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也会造成损害。上海交大公共管理系教授樊博表示。

上一条: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不合格 部分来自日本核辐射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