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分析:跨境电商:价值与特色的比拼

阿里巴巴集团上市之后的三大战略之中,跨境贸易居于首位。如果能迅速采用新技术激励中小企业发展,将前景无限。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未来世界经济将向小而美的方向发展,企业的跨境贸易不再是价格与规模的比拼,而是价值与特色的比拼。隔空喊话的跨境品牌的跨境贸易究竟是不是伪命题?通常情况下,品牌的出现是从一个小的区域开始,当在这个小范围有了名气之后,再通过媒体全国铺开,这是因为企业对区域的市场环境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对市场动向也较有把握,然后再向国外发展。笔者认为,不管是中国本土的品牌借助电子商务攻城略地,还是有代工背景的外贸企业转型做跨境电商,抑或者一些技术出身的海归和极富营销背景的产品销售企业,其在境外注册的商标和主打境外当地品牌是一个新的途径,也是未来的方向。可是到了国外,市场的复杂性与可控性都是未知的,其海关政策与不同地区政府的法规截然不同,品牌的境外延伸以及塑造上就会增加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往在国内的品牌运作的思路与方法未必适应境外的环境。通过电子商务虽然能够方便地将产品信息快速地传播到境外消费者的电商类屏幕或者手机屏幕上,但是最值得信任的是亚马逊、eBay等平台的品牌威慑力。况且当前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相比,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整个市场销售线下市场比重较大。网络传播的媒体效果依然不如传统渠道的品牌塑造效果好,所以仅仅靠谷歌的关键词推广进行品牌的跨境延伸和境外品牌的塑造是不具备优势的。一个品牌要在境外销售市场的成功落地,需要获悉与进入境外本土主流的销售渠道和主流的传播渠道,这样才能有机会成为境外本土品牌。笔者在广州和义乌采访时获悉,多数做跨境电商的企业在境外除了有海外仓之外,还和境外当地的传统销售渠道和当地最为有名的电商平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品牌传播效力。但是绝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都属于草根阶层,很难有较多的资源和渠道为品牌在境外市场上的崛起铺路,所以在欧美品牌全球强势的情况下,去专心打造品牌无疑是一次风险极高的豪赌。品牌融合到产品、技术、创新、服务和文化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次创牌过程,都需要通过这些方面去了解市场,并提升技术做出适合市场的产品,通过创新和服务来博得消费者的信赖,并用独有的文化占领区域化的市场,通过营销手段和强势的媒体渠道实现品牌的扩张。虽然不能按照国内的创牌方式将品牌镶嵌在境外的市场上,但是可以根据区域创牌的思路去思考境外市场,最起码要去了解在境外市场中的品牌的发展,学习、借鉴、模仿、创新,然后实现品牌扎根。另外,在国外,品牌对于区域授权控制很严,特别是在欧美,只要是未经授权的销售一般都会被举报,不管是自建平台还是在平台上的店铺做分销,只要没有得到授权就是侵权,店铺或者分销渠道就会面临被关掉的风险。这个方面飞利浦就做得很好,它的很多产品都不是自己销售,就是给某一个公司做某一类产品品牌授权,让他们专门去经营。品牌出海的风险

上一条:凡客死了?不,他这样活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