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市世界超市

张周平:自贸区将对我国跨境电商带来深远影响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在接受时代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对物流企业来说,自贸区带来的更深层的影响,是对供应链服务难以预计的海量需求,甚至会间接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业发展,如此体量的市场能够提供的投资项目及其回报几乎不言而喻。张周平补充说,甚至根据总体方案,自贸区内将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这种系统是否在未来可以实现个人或企业的海外直接采购与销售?将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带来深远影响。”“而且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通常更为灵活,可以把握住很多细分领域,通过彼此间的协作,甚至是与强势大企业的联合来完善服务、占领市场。”张周平表示。“地域性优势也非常重要。”一位产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辽宁非常擅长的工业制造、工程建设和跨国港口贸易等,都可以成为本地企业进驻自贸区的发力点。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中小企业的机会在哪里》10月14日,“大家保”保险网、远时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等内外资公司,成为首批拿到上海自贸区营业执照的企业,从提交申请到拿证只用了4个工作日,自贸区注册的“神速”给想进驻的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从已经入驻的公司来看,其中多是银行、券商、物流行业的龙头,相对于实力派大企业,中小企业是否真的没有机会呢?·领域六大领域率先“发热”在日前出台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清单中,明确提及了金融服务、专业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六大领域,并涉及隶属于其的银行、证券、进出口、律师、建筑工程、通信、文物拍卖等十九个具体行业,被外界认为是有关方面对国内外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多个领域的首次明确规划。“在细则出台前后,在政策意愿和企业意愿的双重作用下,已经有不少寻得先机的中外资企业先期入驻自贸区。”在上海从事金融业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银行入驻最多,其次是券商,再就是一些房地产、物流的中外资企业,以及许多实力派外资企业。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看来,这种先期格局从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上海的地域特性。“在金融、航运、贸易领域中,上海可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因此其先热起来也是大势所趋。”下游链条回报或更多金融、航运、贸易等相对专业的领域的先期备受关注,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法从其他领域寻找机遇,事实或恰恰相反。“除了金融、贸易等核心领域,上海自贸区实际上更需要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的辅助支撑,才可以成为一个相对有机、有基础保障的发展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娟说。“比如法律领域,虽然看似离核心很远,但是进出口贸易和海关相关的事务协办、法律咨询甚至条文翻译或合约见证等,都离不开律师事务所。”李娟表示,同理,服装、饮食甚至许多结构更为简单,门槛相对更低的领域,都是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当许多企业都盯准金融改革涉及到的几个核心领域的时候,反而意味着下游链条被赋予了更多空间和机遇。”“物流业则是另外一个例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对记者说,对物流企业来说,自贸区带来的更深层的影响,是对供应链服务难以预计的海量需求,甚至会间接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业发展,如此体量的市场能够提供的投资项目及其回报几乎不言而喻。张周平补充说,甚至根据总体方案,自贸区内将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这种系统是否在未来可以实现个人或企业的海外直接采购与销售?将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带来深远影响。”·建议中小企业应主打特色“虽然机遇较多,而且政策性的优惠可预计较有吸引力,但是企业实力或许会成为进驻自贸区的隐形门槛。”前述金融人士表示,“蛋糕”是诱人的,但能否吃到全凭实力。“以最基础的工程设施建设举例,虽然目前有关方面对此并无明确门槛,如要求固定资产数量、项目数量等,但在竞标考核时,一定会重点关注实力、资质、经验甚至融资能力等标准,小企业胜任的几率必然相对小一些。”但在更多人看来,中小企业只要拥有并发扬优势,也并非毫无胜算,“尤其是在专业、商贸、文化、社会等生产性服务及其补充领域,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中小企业的取胜之道。”李娟表示,小企业虽然不具有资产或融资能力优势,但如果能在整合资源、服务、创新理念或独有技术上取得优势,也是其在竞争平台上沉甸甸的资本。“而且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通常更为灵活,可以把握住很多细分领域,通过彼此间的协作,甚至是与强势大企业的联合来完善服务、占领市场。”张周平表示。“地域性优势也非常重要。”一位产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辽宁非常擅长的工业制造、工程建设和跨国港口贸易等,都可以成为本地企业进驻自贸区的发力点。·提示盲目抢先机并不可取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无论自身扩张子公司、分公司还是单纯的资本投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与合适的热门领域对口,并不受规模、实力限制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包括不少上市公司,也并未都对进驻自贸区抱以热切的态度。“即便是包括金融、券商在内的核心领域的许多企业,仍在谨慎观望。”券商人士祁大鹏告诉记者,这些企业犹豫的主要原因是顾忌风险及回报率。“自贸区及其类似概念的提法甚至雏形,应该说并非上海独有,北京、天津、广东、温州等地也都尝试过,许多企业可能曾经也花了大力气去进驻,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如预期,因此对于上海自贸区这一新兴事物,很多企业宁可暂时观望,支付更高一点的时间成本,也不愿意贸然进驻。”“虽然自贸区很热,建议想要获利的企业也不能盲目出击。比如总部在上海,或之前就在上海有分公司的企业,当然可以首先考虑就近搬迁至自贸区内,但如果距离很远、相关度较差、实力又不是很强的企业,就要酌情考虑进驻是否有必要。”祁大鹏表示。“政策、法律、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是一定存在的。”李娟表示,这就要求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看自身方面的风险是一定存在的。”李娟表示,这就要求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看自身预期、达成预期可行性与可能的风险之间的比重,“进驻时机也是同理,是不顾一切抢占先机,还是三思而后行,都要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来考虑。”

上一条:上半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到16070亿元 增速平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