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借中新合作将启动铁空联运 海淘运费或降低
2017-07-04 144
此次交流会,是由重庆市政府、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主办。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共同出席并做了主题演讲。陈振声所率领的80人政商学访问团,以及国内相关专家、重庆相关市级部门、区县主要负责人、相关企业等参加了交流会。
在3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双方围绕中新合作示范项目,开展了“运营中新与互联互通经验分享”、“多式联运与交通物流”、“创新金融服务”等3大主题展开了互动交流。
海淘欧洲商品运费或将降低
交流会中,重庆市政府方面宣布,重庆正依托中新合作示范项目,加紧跟新加坡樟宜机场方面的合作,计划于今年启动“渝新欧+空运”的铁空联运的新物流通道。
在此之前,中国与欧洲一直没有开通邮政班列,而随着渝新欧铁路物流大通道运营的日趋成熟,渝新欧率先开通往来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邮政班列,改变中欧之间邮政往来主要依靠空运和海运的现状。
根据测算,同样一个邮包,走航空运输比铁路运输贵5倍,而走海运又比较慢。渝新欧铁路全场12000公里,恰好综合了这两者的优势与不足,要之间铁空联运,既实现了时间上的相对节省,比起空运而言又降低了运费,同时满足如今海淘邮包满天飞的需求。
就此而言,对重庆及其周边消费者、企业而言,“渝新欧+空运”物流通道的启动,或将降低邮包运费。同样的,在这些福利驱动下,新加坡、重庆周边的邮包,也将借此通道发往欧洲,实现互通往来。
重庆或挑起亚欧转口联运重担
德国的邮包货物通过渝新欧12天到了重庆,而如今的重庆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班数,已经从3个月前的每周5班,增加到了每周12班,飞行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基本实现朝来夕返。
依托中新合作示范项目的大数据云计算合作平台,重庆或将担起亚欧转口联运新重担。
举个例子说,德国的一个邮包,目的地是新加坡。如果走空运,运费大约是渝新欧铁路运输的5倍,而走海运,时间则远比渝新欧抵达重庆的时间长得多。若是走“渝新欧+空运”总时间也就十三四天,运费则只有空运的五分之三。
同样,重庆到香港、台北、东京、大阪、吉隆坡的航空时间也在5小时左右。
陈振声在发言中为“渝新欧+空运”物流通道构想点赞,他说,这一通道一旦启用,且能依托大数据云计算通讯平台快速运转,若是重庆自贸区申请获批准,势必会吸引众多企业改变欧亚邮递货物现行通运方式。
互动
如何打通物流金融任督二脉?
4月16日,在“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流会”中,陈振声将重庆与新加坡,比喻为两只小松鼠,而以国宝大熊猫代表中国,以中新合作示范项目,探索引领大熊猫,打通“任督二脉”,激发新增长潜能。
两只小松鼠将如何探路、怎样配合?大熊猫的潜能又在哪些地方?双方如何借助示范项目打通“任督二脉”?
围绕这些问题,双方的政商学界代表各抒己见,谈思路、拿行动、提建议。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中新合作要达到“哑铃效应”
4月15日,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职工总会秘书长陈振声抵渝,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来重庆。短短3个月,连续造访重庆,折射出这位部长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急切心情。
这次随他一起来的,还有30余家新加坡企业。
陈振声说,今天开这个交流会,围绕中新合作示范项目来做思想碰撞,这个项目叫互联互通,我们要打通物流、金融任督二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要在思想上先进行互联互通。
他说,今天的重庆不只吸引到国外的投资,重庆也有能力把国内的融资延伸到国外去投资。如果将新加坡和重庆的合作达到一个所谓的“哑铃效应”,把两地的优势凸显出来,就更能带出重庆跟中国西部,跟东盟的一些优势。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靠外销,那么中新合作示范项目,就是要争取把重庆乃至中国的基金衔接到东盟,铸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引擎。
在这方面,新加坡非常向往与中国金融界一起合作,把这两个“哑铃效应”凸显出来。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管理非常不容易,你有新的政策,在实行的过程中,可能有风险,可能走得比较慢。如果中国要走得快,新加坡怎么帮助它呢?
陈振声说,新加坡可以通过中新合作项目的模式,在政策上作为先锋,去做实验,去做考察的话,去探索新的领域,去探索新的政策,做得好的话,让这些新的政策,好的政策辐射到重庆以外的地方,辐射到整个中国,中国就走得更快。
陈振声说,如果接下来的几年里面,能把“哑铃效应”突出,围绕中新合作示范项目所提的经济目标数字,就一定会一一的达到。
新加坡贸工部前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新加坡三大中心带动重庆
相隔15年,新加坡贸工部前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再次来到重庆,重庆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把重庆国际化。”
李奕贤认为,作为一个西部内陆的重要城市,重庆有这个能力和动力跟市场需求,来驱动周边的发展。
但重庆跟沿海城市、国际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怎么通过这个优势,把重庆作为中新合作的运营中心带动起来?”
李奕贤认为,要达到国际化的目标,把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经验参考来说,在政策和机制上的创新是非常重要。
比如,要成为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是一个法治环境;要作为一个物流中心,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效率;作为贸易中心,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的流通。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新加坡经验助力重庆打造中亚融资中心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认为,重庆可以开展对中亚“一带一路”的项目,以及对中国西部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而这些项目最终的融资办法,以人民币的形式来进行,重庆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中亚融资的枢纽。
他分析,美国的货币中长期收紧,中亚、南亚、东亚和新加坡市场,新兴的市场很难吸引到长期的资金来投资,这个趋势使新加坡和重庆融资的地位更加重要。
“作为亚洲基础设施融资中心,新加坡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分享经验,帮助重庆发展成为中亚跟中国西部的融资中心。”
互联互通不光是物流,还有监管制度的、运作模式、商业模式都应该联动起来,把新加坡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愿望结合起来。
“两降、两增和四有,作为衡量互联互通是否成功的标准。四个有,第一个要有高效的运作机制,这个高效的运作机制一定是和国际接轨的。”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十大重点功能区,引进100个项目
重庆两江新区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两江新区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核心功能区,除了争取落实一批有利于支撑这个项目的国家性政策外,还要抓住机会,推出一批功能区域,不仅使项目能够单个的受益,更要形成聚集性、辐射代表性,使中新双方的企业能真正做到最大化的互利共享。
现在,两江新区推出了十个重点的功能区,包括江北嘴金融平台,包括保税港平台、寸滩港、果园港,多式联运的物流平台江北机场、国际货运的平台,也包括悦来会展城、智能城、智慧城,水土的云计算、离岸数据中心,礼嘉的商务中心,照母山科技创新中心,龙盛的核心聚集中心。
引进了100个合作项目,有30个是金融性的项目,有20个是物流性的项目,有10个是航空的项目,有10个是电子信息的项目,还有30个是医疗、教育生产性服务类的项目。
总之这批策划的项目都能够做到让中新双方的企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儿玩具种类,婴幼儿各类玩具功能
一、0~3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发展头部控制,身体渐渐可以滚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想要抓东西。 适合的玩具类型:视觉、听觉上有刺激性的玩具,比如:颜色透明度高、对比强烈的。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音乐床铃 在保证牢固安装的情况下,可以悬挂在婴儿床侧或者婴儿床之上,在床脚位置悬挂床铃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会掉落到宝宝身上。 2、摇铃和玩具钥匙环 这些玩具有宝宝喜欢的颜色和简单的形状。据研究,红色、黄色以及黑白漩涡高对比度的图案,是对宝宝特别有刺激效果的。当宝宝感受到玩具光滑材料,块状外形,听到咯咯或者咔嗒声,可以用嘴咬玩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有舒缓音乐的玩具 宝宝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不论是从音响中播放出来的声音,还是父母们自己唱的。 二、4~10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发展反射能力,并用触摸来探索世界。他们不时会玩自己的小脚丫,尝试抓住物品,并双手互换物品。他们先是想要站立,慢慢开始爬行并不用支撑地坐着,腿部已能够承重。他们开始牙牙学语,并会寻找周围声音的来源。 适合的玩具类型:可以抓握,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吊架游戏垫 这些小玩具有的可以发出声音,播放音乐,并且手感非常的好。在游戏垫里玩耍时,宝宝能探索周围的环境,锻炼精细动作的能力,活动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沐浴玩具 有塑料杯子、小动物等专为沐浴设计的玩具。 3、铃铛 内部可以发出声响。 4、音乐玩具 三、9~12个月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绕着家具四处走动,喜欢晃动、撞击、投掷和扔东西。他们也喜欢寻找藏起来的物品,将物品从储物箱里面拿出来,把小手指戳到小孔里,喜欢推叠和嵌套的玩具。他们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见到陌生人会害羞。 适合的玩具类型:推叠和嵌套玩具,可推动和拉动、可以晃动的,带音乐的玩具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可以推动和拉动的玩具 2、嵌套和堆叠块 有原木色的,也有色彩丰富的 3、轻便的球 可以投掷,扔的球。 4、音乐玩具 包括塑料和绒布材质。 四、1~3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开始喜欢清空、转移和重新排列他们周边的环境和物体。他们用灌装和倾倒来培养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会继续享受堆叠,就像9~12个月时的那样。当宝宝到达2~3岁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跳跃和攀爬。同时,开始学习基本的绘画,玩简单的乐器以及拼图。 适合的玩具类型:球、积木、画图用具、乐器、拼图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堆块各种积木 2、书籍 适合1~3岁宝宝的图书 3、击打乐器 可敲打玩具 4、装填玩具 五、3~6岁玩具 宝宝的身体特征:宝宝们开始与其他人互动,并且喜欢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的想象付诸于现实。 适合的玩具类型:画图用具、乐器、书籍、户外游戏等 可以参考选购的玩具 1、电子玩具 有学习或者互动游戏功能 2、粘土、画笔 无毒的艺术用品 3、书籍 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 4、自行车 带训练轮的自行车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