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现在才开始做电商 已经晚了吗?
2017-05-30 203
在高举实体店用户体验价值主张的宜家看来,怎么能够保持原有的核心价值的同时又能够发展电商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宜家今年在中国着实动静不小。
两个月前就传出宜家要做电商,当时很多媒体要我谈谈对宜家做电商的看法。从上周到这周又传出新一波宜家要做电商的新闻,于是又有了新的媒体采访。前些日子传出的宜家做电商是在温州开小型门店,这次说是从上海开始做,而且已经开始了。
总觉得采访说不清楚,恰好电商在线约稿,于是我们就从几个问题展开,分析一下宜家做电商的问题。
本是说好了后电商时代不谈电商,可似乎就是绕不过去。于是我们就在这个战略框架内来谈宜家做电商的事。
1. 宜家为什么这么晚才做电商?
谈到宜家做电商,可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宜家怎么才做电商啊?
所以我们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宜家为什么早不做电商。第一个我们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宜家的总部是在北欧,而北欧人本来步伐就比北美慢了半拍,合情合理。
第二个原因,部分西方国家的电商其实比中国电商的发展势头要逊色许多,不像中国电商那样来势汹汹。他们的传统与电商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美国前十位的电商中有九个是传统渠道做起来的。所以企业做电商可能也不像中国企业感受到的那样必要和紧迫。
第三个原因,作为宜家这样一家跨国巨头企业,电商发展战略必然是有统一步骤的。当然,这个统一步骤不太会按照中国电商发展的节奏来部署,而更可能是根据北美甚至是北欧的电商发展节奏来部署。
最后一个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宜家其实一直没有想明白到底该怎么做电商。在高举实体店用户体验价值主张的宜家看来,怎么能够保持原有的核心价值的同时又能够发展电商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宜家电商战略的对外发布中略见其影。
2. 宜家现在做电商迟了吗?
既然没有早一点做电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应该就是现在宜家做电商晚了吗?
回答应该是:不晚。当然早做可能更好,但是现在做却不晚,要比现在不做更好。原因只有一个:电商是必须做的。早做迟做总是要做。所以现在做也不晚。如果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做早了如果没有想好怎么做,反倒会把这个电商业务给做砸了,给以后的发展增加不少困难。
所以说,宜家做电商虽然姗姗来迟,却永远不会太迟。但是,宜家做电商,关键的不是早晚,而是需要搞清楚宜家为什么要做电商。
3. 宜家为什么做电商?
这是一个看上去稀松平常,但却让那些做电商失败的人可以记忆一辈子的问题:企业为什么要做电商?不知道宜家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不知宜家对这个问题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宜家做电商,当然也属于典型的传统企业做电商,所以也应该遵循俺的传统企业电商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传统企业电商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自2012年底提出来后,拿来分析各路企业电商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特别是失败的案例,屡试不爽。
这里简单复述一下“四项基本原则”,即:“一个根本目的”,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项核心业务”,电商的工作重点必须落实在推动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上;“一场组织变革”,包括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品牌战略、产品战略、业务流程、成本结构、利益分配机制等各方面的变革,而不只是在线上卖货那么简单;“一场持久战争”,这个你懂的。所以说,宜家做电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能为了电商而电商。
再多说几句,宜家的核心业务是什么?是线上还是线下?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不会像三年前那样纠结了。宜家或许原本正是认为其核心业务是线下,所以才迟迟不做电商。不过需要搞明白的是,这四个原则是企业发展电商的基本原则,不是不发展电商的基本原则。
所以说,即使宜家搞清楚其核心业务是线下,还是需要搞清楚其电商发展的核心业务在哪里:线上还是线下?如果宜家确实确定其电商发展的核心业务依然是线下,那么,宜家是否制定了通过电商发展来巩固其线下核心业务的规划呢?
或者,宜家还是为了做个电商而做电商?这是后面要聊的。
4. 宜家的电商究竟要做什么?
宜家做电商,是只在线上卖货,还是要进行一场互联网化的企业组织变革?是把电商做成一个项目,还是一场持久的组织变革?
分析到这里,我们本应该摒弃“电商”这个概念了,因为它限制了我们思考的范围,甚至可以说是误导了我们的思考方向,当然也可能同样误导宜家互联网化发展的方向。
宜家需要做电商吗?不一定,但是宜家一定需要互联网化。所以我们的问题应该更正为:宜家的互联网化应该做什么?
电商只是互联网化的一个子集。互联网化是必然的趋势,但电商未必。如果宜家互联网化发展的优化策略中需要电商,那么宜家做电商才有意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本文中六个问题中的“电商”都改为互联网化,这样我们就摆脱了电商概念的束缚。
互联网化讲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互动的中心功能,以达成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
我们说过,后电商时代不谈电商,我们需要谈企业的互联网化。从这个角度看,宜家现在来部署电商战略,似乎在观念上已经落后了。但愿这只是沿用了传统“电商”的概念,而不是真正的思维上的落后。
如果从宜家互联网化发展来说,这一步宜家早就该走了,不应该等到今天。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宜家还是在纠结线上的电商与线下的生意。
5. 宜家做电商会影响用户体验吗?
如果用传统电商的概念来分析,答案应该是“是”。因为宜家的核心价值是线下的体验体系。做电商到了线上,你怎么向用户提供实物体验?这可能正是宜家迟迟不做电商的犹豫所在。
可是,如果从企业互联网化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就显得多余了。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化发展就必然应该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
宜家未来的发展,是单纯做个电商呢?还是实施互联网化进化,以求“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或许会有人这么认为:不管宜家是否做电商,但是只要它在线上开辟了购买通道,就必然存在线上体验不如线下的问题。
在某个时间段某一个地点来看,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宜家在线上的存在和丰富,其实是弥补宜家过去在线上虚拟空间中体验不足的问题。比如说:如果你所在地有宜家,那你可以选择去宜家购物(包括只逛不买)或只在网上购物(包括只逛不买),这是根据你的用户体验的需求的优化选择。如果你所在地没有宜家,那你也能够通过宜家的线上存在在宜家购物了(包括只逛不买),当然要比过去无法在宜家购物强得多。体验丰富度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或许,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是否做电商或者怎么做电商上面,甚至不能停留在单纯的企业互联网化发展上面,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因为互联网化发展给我们行业带来的结构性的变革,以及企业如何在互联网化发展中适应这种行业结构的变革。
这个行业结构性的变革,就是我所称的泛家装结构,即围绕家装消费者的需求逻辑进行家装要素的优化组织。
这是一个由互联网化发展引起的,但是却又与互联网化发展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要比互联网化发展更为重要,因为互联网化发展只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哪天等到我们不谈互联网化发展了,我们可能依旧要谈论怎样更有效地组织家装要素。
与传统家居商场相比,宜家在家装要素的组织形式方面要有效得多。但是在这场行业结构变革中宜家要面临比电商严峻得多、重要得多的挑战:一是在目前的互联网家装的发展思潮中,竞争者的思路越来越“宜家化”,即简约化、标准化和高性价比。也就是说,原来让宜家一枝独秀的因素在行业中普遍蔓延开来,宜家与其相关竞争者的距离在缩短;二是从家装消费的流程来看,宜家目前的业务模式处于一个较为不利的态势,这就是我常常提及的“设计主导权”的战略制高点的竞争上。
如何在泛家装行业结构的变革中重新确定宜家的战略定位,可能是宜家比做电商更加重要考量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宜家能够通过“做电商”来把握其未来的战略竞争吗?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婴幼儿餐椅种类和推荐
简易款餐椅 不到100元,堪称性价比之王。最善于压缩成本的宜家公司,只保留了餐椅的最简单功能:底座宽、带餐盘,很多妈妈说坐的倒是也舒服、可拆卸椅腿随车携带。 缺点:不可调整靠背角度、没有座套,坐着的舒适度会稍差。餐板没有可调节的空间,要是胖宝宝慎选,使用时间不够长。 拼装可拆卸木质儿童餐椅 200-500元不等,餐椅是安插在底座上的,底座可拆卸。这种餐椅购买时要注重两点: 1、木制餐椅,选购之前要确保材质的安全性。 2、椅子与支架拼接处要卡牢,宝宝坐上去不能摇摇晃晃的。 多功能餐椅 300-500元爱音,是宝妈们第一想到的品牌,它胜在性价比。餐椅座套做成了PVC爬行垫材质,脏了容易打理。 除了当餐椅,在宝宝6、7个月的时候还是哄觉利器,宝宝放在上面,来回推,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五点式的安全带还能固定宝宝,便于一个人照看孩子的时候离开一小下(当然这只能孩子小的时候,大点会爬会翻了就不行了),底下有个储物篮,口水巾围嘴尿不湿什么的都能放里面,总而言之一句话,买回家觉得简直太实用了。 为了延长使用期限,15年爱音推出了新款餐椅,有了更实用的突破:可以作为餐椅使用,宝宝3岁后可分开当小桌椅使用,这样使用的时间更长,性价比更高。 便携餐椅 不一定所有餐厅都能配有宝宝餐椅,而且餐椅有助于帮宝宝培养良好就餐习惯,坐上去就像开启了“本宝宝要开始吃饭了”的开关。 价格:200-500元不等。 便携餐椅是外出的好选择,野餐出游,携带方便、轻松折叠、可以单肩背。 可以坐一辈子的椅子 号称“可以用到一辈子的餐椅”,颜值很高。小宝宝可以当摇椅用,大了可以做餐椅,座椅宽度为50厘米,胖宝宝也适用。 价格:1500元左右。 座套是卷轴,很好清洗。踏板有多挡可以调节。桌脚有防翻倒闭锁器,再也不用担心宝宝会翻。如果家里是日式或中式实木风格,这款餐椅的颜值会很搭。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