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原装进口产品的独特文化
2016-06-17 424
芬兰,有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或许很多人还不了解芬兰,它是国土三分之一都在北极圈的国家,是拥有上千湖泊的国家,芬兰就是这样的安静美丽。
芬兰经济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
芬兰的玻璃工艺制造世界闻名,金属处理工艺也相当精细。由于盛产木材,芬兰的家具设计和制造业在世界享有盛誉,20世纪初芬兰设计的家具现在看起来依然非常现代
爱上芬兰设计
加拿大摄影师和作家Karen MacKenna曾说,“芬兰设计不光光是你眼睛看到的物件,而是你所体验的一切。它从你走下飞机踏到赫尔辛基万塔机场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然后无处不在地跟随着你,甚至在你离开之后还和你长久同在。”
芬兰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物品。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设计被无缝编织到日常生活中,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与你如影随行。
芬兰独特文化
芬兰人发明了桑拿浴,号称芬兰的国粹。芬兰谚语说:先建桑拿,再搭房屋。桑拿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
国内外评价 (1)
-
来自shijiechaoshi.com的白萌王
2016-06-25
推荐!
-
Iittala - 来自北欧芬兰的玻璃工艺品牌
芬兰近几年在国际上的能见度大为提升,除了行动通讯品牌Nokia的科技成就享誉世界,在艺术与创新领域也不断发光发热。到过芬兰旅游的朋友一定知道芬兰知名设计品牌Iittala,Iittala成立于1881年,在芬兰是重量级的精品,网罗芬兰和北欧国家的新锐设计师,生产锅具、各式餐盘、无铅水晶杯、家饰品等,除了芬兰人是死忠拥护者,观光客必买的纪念品,更营销北欧诸国。由于旗下分支品牌众多,产品依设计系列变化丰富,拥有相当多的设计经典作品,例如Grcic水杯、Alvar Aalto花瓶、Aino Aalto水杯、Toikka玻璃鸟等。 Iittala最让我惊艳的就是由设计大师Oiva Toikka创作的一系列玻璃鸟,托伊卡(Toikka)1931年出生于芬兰,年轻时在赫尔辛基学习瓷器工艺,也曾在表演艺术界工作多年,经过歌剧、戏剧、芭蕾的丰富洗礼,使得托伊卡拥有不凡的创造力,而能在往后的玻璃艺术专业里,展现惊人的成就。托伊卡的玻璃鸟颠覆了北欧设计的主流美学,取材于大自然的水鸟生态,用色大胆,线条与姿态栩栩如生,高难度的玻璃吹制技艺,展现玻璃工艺的极致,因此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有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Lunning Award、Kaj Franck Award、以及象征最高荣誉的芬兰奖章(Pro Finlandia Medal)。 托伊卡的玻璃鸟系列,已成了收藏家的最爱,许多限量款已不再生产,当然经典款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在芬兰时,赫尔辛基市区百货公司Stockmann每年有两次周年庆,通常iittala系列商品会有折扣,还曾推出玻璃鸟限量特价的抢购活动,因为玻璃鸟的促销几乎绝无仅有,连芬兰人也疯狂抢购,所以我错失两次机会后本想再接再厉,没想到2005年后玻璃鸟的促销已停止不再办,去年还全面调高价格,加上欧元升值,想要拥抱大师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提到Iittala系列的经典,必须要说的就是Alvar Aalto的花瓶以及Aino Aalto的玻璃杯。Aalto这对夫妇为其注入了活力,同时奠定了Iittala的经典作品的构思基调——源自大自然的启示,将自然无缝编织到它的设计中,成就了世代传承的经典。到现在这两款玻璃水杯与花瓶,还在官网的首页上销售,是直到今天仍然在产的历史最久的设计。 Tapio Wirkkala是芬兰设计界多才多艺的天才,他为Iittala设计的极冻系列,犹如被急速冻结的杯身,带着自然本身的奇幻魔力,在冬天用极冻系列的杯子喝带颜色的伏加特,非常耐看。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著名伏特加品牌Finlandia瓶子的设计师。 Klaus Haapaniemi与Iittala联手创作“Korento”系列 著名芬兰插画家Klaus Haapaniemi与Iittala联手创作“Korento”系列餐具用品。以繁复的蜻蜓罂粟图案为主题,意在探讨当代视觉设计在传统瓷器上的应用。在色调搭配上也充分考虑与其他系列用品的环境融合。该系列包括杯子、碗、盘子、浅碟等用具。 设计师Heikki Orvola为Iittala设计的Kivi烛台。 Kivi为芬兰湖泊名,烛台器形亦如流水般柔和圆润。烛光透过不同色调的容器,营造出冷暖各异的室内氛围。 无论Iittala推出什么新品,紧扣着的基本品牌概念始终如一。简洁的线条使人们易于搭配,每一个餐具都可以依个人需要有多功能用途,看似简单的餐具,伴随着的是无尽的可能性。这也是让这个在现代化大生产下的玻璃品牌,始终保持高品质的特色的中要坚持。
-
为什么这个芬兰玻璃制品品牌比“Nokia”更伟大?
芬兰玻璃工艺品牌-Littala 1、托伊卡的玻璃鸟系列 到过芬兰旅游的朋友一定知道芬兰知名设计品牌Iittala,Iittala成立于1881年,在芬兰是重量级的精品,网罗芬兰和北欧国家的新锐设计师,生产锅具、各式餐盘、无铅水晶杯、家饰品等,除了芬兰人是死忠拥护者,观光客必买的纪念品,更营销北欧诸国。 Iittala最让我惊艳的就是由设计大师Oiva Toikka创作的一系列玻璃鸟,托伊卡(Toikka)1931年出生于芬兰,年轻时在赫尔辛基学习瓷器工艺,也曾在表演艺术界工作多年,经过歌剧、戏剧、芭蕾的丰富洗礼,使得托伊卡拥有不凡的创造力,而能在往后的玻璃艺术专业里,展现惊人的成就。托伊卡的玻璃鸟颠覆了北欧设计的主流美学,取材于大自然的水鸟生态,用色大胆,线条与姿态栩栩如生,高难度的玻璃吹制技艺,展现玻璃工艺的极致,因此屡获国际设计大奖,包括有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Lunning Award、Kaj Franck Award、以及象征最高荣誉的芬兰奖章(Pro Finlandia Medal)。 小贴士:托伊卡的玻璃鸟系列,已成了收藏家的最爱,许多限量款已不再生产,当然经典款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在芬兰时,赫尔辛基市区百货公司Stockmann每年有两次周年庆,通常iittala系列商品会有折扣,还曾推出玻璃鸟限量特价的抢购活动,因为玻璃鸟的促销几乎绝无仅有,连芬兰人也疯狂抢购,所以我错失两次机会后本想再接再厉,没想到2005年后玻璃鸟的促销已停止不再办,去年还全面调高价格,加上欧元升值,想要拥抱大师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2、花瓶和玻璃杯系列 提到Iittala系列的经典,必须要说的就是Alvar Aalto的花瓶以及Aino Aalto的玻璃杯。Aalto这对夫妇为其注入了活力,同时奠定了Iittala的经典作品的构思基调——源自大自然的启示,将自然无缝编织到它的设计中,成就了世代传承的经典。到现在这两款玻璃水杯与花瓶,还在官网的首页上销售,是直到今天仍然在产的历史最久的设计。 Tapio Wirkkala是芬兰设计界多才多艺的天才,他为Iittala设计的极冻系列,犹如被急速冻结的杯身,带着自然本身的奇幻魔力,在冬天用极冻系列的杯子喝带颜色的伏加特,非常耐看。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著名伏特加品牌Finlandia瓶子的设计师。 3、玻璃烛台 设计师Heikki Orvola为Iittala设计的Kivi烛台 Kivi为芬兰湖泊名,烛台器形亦如流水般柔和圆润。烛光透过不同色调的容器,营造出冷暖各异的室内氛围。
-
婴儿睡袋、宝宝睡袋种类你知道哪些?
婴儿睡袋是为了防止婴儿睡觉蹬被而使用的包裹婴儿身体的睡眠用品。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发展,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半边天。全天候的照料宝宝,看管宝宝晚上睡觉的任务已成为年轻妈妈不可承受之重。并且,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自己的睡眠空间。宝宝拥有自己的婴儿床和自己的睡眠用品。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年轻父母们的青睐。 1、信封式 外观:长方形如信封样,相当于一条小被子对折,底部,侧边拉链。绝大部分设计成可以打开成被子的两用型,既可以当小被子使用,也可以对折后拉上拉链变成成睡袋。该款式优点是结构简单,一般使用双头拉链,底部可以打开,方便更换尿片等。由于被子睡袋两用型,增强了产品的实用功能,空间大,宝宝活动自由,不受束缚。缺点:宝宝容易整个人钻到睡袋里或溜出睡袋。所以,该类款式很多配有护肩设计,能防止宝宝溜出睡袋。 2、葫芦式 外观:形如葫芦,上窄下宽,一般为圆底设计。可以看成是信封式睡袋的改良,颈部收窄,可以防止宝宝溜出睡袋或钻到睡袋里,底部圆大,让宝宝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增加了宝宝的舒适度。缺点:由于尺寸的改动,这款睡袋打开后无法作为一条被子使用,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3、衣服式 外观:形如衣服,有袖,有的也有帽等。不用担心宝宝睡觉时的活动会影响使用,妨碍宝宝睡觉。现行款式大多配有加长袋,可以随宝宝的身高调节睡袋的长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 缺点:该款产品由于做工相对复杂,一般价格比较其他款式更高。上下尺寸一般相差不大,对于宝宝的双脚活动还是有束缚。并且,由于产品辅料较多,多根拉链,钮扣等,需要防止擦到孩子娇嫩的皮肤或被孩子拉扯下来误食。 4、背心式 外观:状如背心。可以看做衣服样睡袋的缩减版,去掉袖、帽、加长袋等东西一般适合夏天等季节用。 5、蚕茧式 外观:像蚕茧一样贴身紧裹着宝宝。一般做成卡通式,如蚕宝宝,青蛙,小熊的样子等。 优点是贴身,保暖好。 缺点是对宝宝束缚太大,一般需要用弹性面料做,或作成弹性结构。 6、袖被式 外观:和普通被子类似,在被子上多出两只袖子。这款产品介于睡袋和被子之间,既可以有盖被子样的舒适和活动自由,又防止了宝宝睡觉时乱动导致的露被着凉。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