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与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2016-06-29 357
(1)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
(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还是要从一日三餐中获得,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 二、与药品的区别
(1)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病毒方面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品根本勿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可直接投入市场。这样,属于药品的必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属于保健品的则不然。
(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3)疗效方面的区别。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4)说明书和广告宣传方面的不同。作为药品,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
-
按形状、刷毛和功能来区分牙刷种类
1、按形状 方形牙刷:能有效清洁牙齿的每一个表面。 钻石形牙刷:钻石形这类刷头的末端较方形设计为尖,较容易深入口腔内清洁。 2、按刷毛 软硬适中刷毛 软刷毛 磨毛牙刷 3、按功能 手动牙刷 电动牙刷 电动牙刷的刷毛是采用旋转运动的方式,所以需要在每个牙面上停留一段时间,要顾及到3个牙面,才能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比较费时间。 电动牙刷只是改变了人们的刷牙方式,并不能完全代替洁牙的作用。只不过很多人在手动刷牙时,由于方式不当,刷牙力度过大,容易对牙齿和牙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电动牙刷可以减轻这种损伤,对牙床会起到按摩作用。 超声波牙刷 超声波牙刷是继普通牙刷、电动牙刷之后的新型牙刷。普通牙刷和电动牙刷是通过刷毛触及牙面与牙面摩擦来去除刷毛触及牙面上的不洁物及病菌的,而对于刷毛无法触及到地方(如:龈袋内部、牙缝等)病菌及不洁物,则无能为力,这些部位就形成了刷牙的盲区,细菌的避难所。 牙缝刷 使用人群:较宽牙缝;戴上固定矫齿器的人群
-
比活性炭强100倍的除臭盒 - 日本汉方生物纤维强力除臭盒
臭味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冰箱、橱柜、汽车、收纳空间、鞋架、垃圾桶、厕所,这些容易滋生异味的地方,都需要除臭。提到除臭,大多数人往往立马会想到空气清新剂之类的东东。 之前也用过不少,但是有不少科学研究文章表明,清新剂、芬香剂这些所谓的除臭剂,本身也含有人工化学物质,只能短时间掩盖臭味,实际上没有除臭功能,而且这些东西放久了之后,本身会产生臭味,除臭效果不太理想。 前不久到日本旅游,在一户民居住了大约一个星期,发现他家很多容易产生臭味的地方都贴着这个东东,我不懂日文,但是依据上面仅能认识的中文:“消臭”、“怪力臭”,还有“爱车内”、“化妆台”、“冷藏柜”等判断,应该是除臭盒。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贴着它的地方,包括厕所,真的没什么臭味,也没有清新剂之类的人工香味,让人感觉很除臭、很好用的样子。当时就想带几个回来的,但是后来行程匆忙,竟然忘了。 回国后,又感觉臭味多多的了,信手在各海淘网站上搜搜,凭着记忆中的“怪力”、“消臭”、“汉方研究所”等碎片文字,居然找到了,真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日本汉方研究所”这个名字或许大家都没听说过,在日本据说还是小有名气的,他家以“自然派”为宗旨,使用“自然派素材”,专门研制厨房用的天然产品,研制开发多种深受主妇们青睐的天然、健康、安全、环保的厨房用品,适合各年龄层使用。 至于它的除臭原理,主要是使用了信州大学纺织纤维学院开发的“消臭纤维",配合研究所独家开发的金属酞菁诱导体,以及可食用酵素精研而成,从而达到“怪力”抑菌除臭的效果,确保使用安全无毒,无气味。 这款由生物纤维制成的除臭盒,高活性酵素,可分解纤维恶臭物质,除臭力是活性炭的100倍,健康、安全、环保,据说可以高效除臭,长期抑菌,消臭迅速,一贴即可,想除哪里就贴哪里。 使用方法也很简便,取出产品,撕去贴纸,粘贴在除臭处即可。 厨房的水槽暗箱,因为经常有清洁用水经过,时间长了会生臭,可以贴放。 橱柜碗槽,因为碗盘经常要盛放各种菜肴,还要用清洁剂清洗,因此也可以贴放一个。 橱柜放各种佐料的地方,本来就气味厚重,可以贴一个。 冰箱门柜,放一个。 冰箱内壁更要放了。 可以看到,娇小的身量,便利的贴合,使它能适用于任何环境,车子、垃圾桶、厕所、鞋架、收纳柜、衣柜等地方都能使用,而且使用期限为1年,也不会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
-
婴幼儿衣服穿多少、怎么穿合适?
研究认为,小儿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时,身上会长出一层脂肪层,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保持自身温暖。一般地,无论什么季节,小儿穿衣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较胖的小儿还可以比成人少穿一点。如果总给小儿穿得太暖和,身体就会失去应变力,反而更容易着凉。 原则:多穿不如少穿。只要在气温变化下,能保持体温就可以了。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才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在活动后,手脚又很快可以变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 ①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 ②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 ③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西方人和日本人等养育小儿时,都很注意从小训练身体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和耐寒力。即使在冬季,小儿穿戴也并不多,并且让小儿象其他人一样到户外待上两三个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游戏。这样做会使小儿的面色红润、胃口良好、精神旺盛。 据介绍,日本近年出现“裸保育”:加强调节体温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 “三暖一寒一凉”:暖背、暖肚、暖足、寒头、凉心胸
-
中国化妆品发展史及最早进口化妆品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最早懂得和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 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虽尚未发现准确的记载,但是从考古工作发现的陪葬品、壁画、雕刻及生活遗迹中推测,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懂得化妆美容了。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殷纣王时期就产生了“燕支”即今日的“胭脂”,当时是将燕地产的红兰花叶捣成汁、凝作脂,用以饰面。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粉黛、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 汉朝时期,化妆品被广泛使用。 据记载,东汉梁冀的妻子孙寿会制备各种各样的“妆眉”,称绝一时;唐朝时期,化妆品非常流行;宋、元、明、清时期,化妆品生产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之中;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妆品作坊是扬州“谢馥春”与杭州“孔风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都是由采炼芳香物供应宫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流入中国。我国化妆品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在香港建厂的。相继流行的有“双妹牌”花露水、“旁氏”雪花膏和雪花音。1930年后,上海、云南、四川、辽宁等地出现一些专门生产雪花青之类化妆品的小型工厂,但数量少、档次低、质重差。 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都发展了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